工業用紙產業第一季表現進入低潮,根據臺灣區紙器商業公會統計,受到大陸市場磁吸效應影響,一至三月各項包裝紙箱訂單比去年同期衰退,上游的正隆、永豐余及榮成等工紙廠在國際漿價持續上揚的壓力下,第二季起紛紛采取各項措施,以強化本土公司上下游整合,或強化大陸市場銷量來增加各公司競爭力。 臺灣區紙器商業公會臺北總干事丘朝安表示,國內廠商持續外移,反映到今年內外銷產業所需紙器更是明顯縮減,以不同縣市來看,各縣市業者出貨量分別較去年同期衰退一五%至二五%間。 市場指出,國際紙漿原料自去年底至今年四月份兩度上揚,預料五月份將繼續成長。但相對的,本土廠商年初至今,工紙價格始終無法順利反應,各廠追求每公噸一萬○五百元的價位,但目前仍能看到九千五百元至一萬元價位的產品在市場上流通。
為了維持工紙廠生存空間,正隆、永豐余等公司不斷強化工紙外銷比重,榮成則不斷透過上下游整合以達到預期的銷量。以工紙月產量二十萬公噸的規模來估計,去年下半年銷量曾達到七萬公噸,比前年五萬公噸大幅成長,今年前三月外銷量在單月六萬公噸之間,業者擔心以臺灣目前的環境,外銷量很快將會突破每月八萬公噸的規模。
正隆自今年初宣布投資大陸山鷹紙業公司,以最大外資身份介入該公司四十五萬公噸工紙產能,及五座二千五百萬平方公尺紙器產能規模。另外上海中隆造紙廠去年底開工后,目前月產量已達兩萬公噸;永豐余方面,今年大陸目標則以十二座紙器廠為據點,強化大陸本土客戶訂單;榮成則自去年起透過投資二級廠一○%的方式,藉此與下游客戶建立策略伙伴關系。
另外,丘朝安透露,部份二級工紙廠商甚至以調整紙器重量比例,其中原生漿用量較高的面紙,由每捆一百七十五磅調降至一百六十五磅,被扣減的重量改由廢紙用量較高的芯紙來負擔。
榮成紙業總經理郭秋季表示,今年第一季國內工紙市場雖然不如去年,但這只是短期因素影響,受到氣候轉熱,飲料市場將進入旺季,飲品包裝需求提升,將使五月后工紙市場有所好轉。
郭秋季表示,第一季工紙紙器市場不如去年,主要因素是占紙器訂單三成的飲料食品旺季延后來到,原本四月份已開始大量出貨的飲品市場,受到氣候持續寒冷的影響,將延后到五月份才進入旺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