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張消費帶來生物資源過度采伐,并已成為全球生態難題,而隨科技發展,一些代用品,例如環保廁紙的出現及目前仍在研究中的電子紙技術,都有助減少耗用林木資源。
提倡反省消費的團體消費者力量最近調查發現,本港每年的廁紙用量達8萬噸,其中九成半人仍采用以木材制造的傳統廁紙,而該組織所推廣的,則是一種主要由舊A4紙生產的環保廁紙。
消費者力量發言人陳偉民表示,環保廁紙近年來在美、加等國流行,他說:我們推廣的環保廁紙,材料全部是回收的A4紙,和沒太多印刷顏色的紙張(即并非報紙、雜志或海報)。制作環保廁紙,所耗用的水也較傳統用木造漿的廁紙少一半,而且不用化學品如氯氣漂白,令制作時排出的廢水不會產生二惡英,盡量減少污染。
美日正研究新技術
他指環保廁紙在制作時及制成后均有抽查,并經過細菌測試,紙質與普通廁紙差不多,但售價較便宜(每卷一元二角),主要在消費者力量及小型藥房有售。
另一種對保存樹林有貢獻的技術是電子紙。中文大學電子工程系系主任黃世平指出,電子紙的概念自60至70年代開始發展,據了解美國首先開始研究這種技術,原理是希望做到像普通紙一樣軟和薄,可以逐頁揭。電子紙內藏有集成電路,可做到下載效果,目前美國及日本均在研發這種技術。
他說:電子紙像神奇畫板一樣,即內里有一些粉末,透過加電場或磁場造成反差及改變內里的粉末位置,顯示的內容可以多次更改及重復使用,因此可以減低對樹林的損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