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APP在云南圈地毀林事件曝光后,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國家林業局于1月18日向媒體表示,“國家林業局將深入調查這一事件,在兩個月后將公布結果”。4月2日,媒體公布了《國家林業局關于金光紙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在云南省營造原料林有關問題的通知》的“林資發(2005)4號”文件。令人不解的是,該文印發日期是2005年1月7日,比國家林業局表態要調查還要早11天。 該文指出,2004年12月國家林業局即對該事件進行了調查,發現:“金光公司(即APP)2003年和2004年在瀾滄縣營造原料林的地類中,涉及有林地9580.52畝;在沒有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的情況下,采伐林木蓄積24709立方米!痹趪伊謽I局近日公布的十大破壞森林資源案中,排名第一者非法占用林地464.4公頃,排名第十者非法占用林地加起來20多公頃。由此看來,APP在云南動靜之大,超過了“十大”之總和,但卻不在“十大”之列。
更有趣的是,1月25日,云南省政府公開表態:“綠色和平組織”對云南推進林紙產業橫加指責,對金光集團橫加指責,是由于對一些具體工作不很了解造成的。而當APP在海南大展拳腳,遭到社會質疑后,海南省林業局辦公室負責人又向記者解釋,如果引進開發商,租用公路兩旁的土地種植紙漿林,既可以為海南省政府節省經費,又可以創造經濟效益,使公路兩旁的農民受益,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直到目前,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媒體上已是沸反盈天。我等非生態學家,也無法去云南、海南調查,只能靜候“有關部門”的權威信息了。
等待之余,不免揣測,這APP乃何方神圣?能讓媒體、網民如此關注,又讓各政府部門如此謹慎。
上網一查,發現1984年APP成立于印尼,1995年其新加坡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從2000年8月到2001年2月它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存托憑證已經從每股5.02美元降到0.17美元。2001年10月25日,APP被紐約證券交易所摘牌,并遭到美國的一些基金、資本管理公司、銀行的起訴。其無法償還的債務高達數千億。
在世界上,APP被視為主要的森林破壞者之一。長期以來,印度尼西亞大片的原始雨林幾乎被其毀壞殆盡。上世紀90年代,在APP印尼的子公司沒有繳納任何稅款,到2001年欠稅累計達3.58億美元。柬埔寨環保部部長莫馬烈稱要讓APP在柬埔寨的子公司“受到法律審判”。歐美許多國家則抵制APP的產品。
看來,人們有必要認真等待APP事件真相大白的一天。
(王中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