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日本現代書業
日本總人口為1.2億人,目前全國約有4000余家出版社、70余家出版物代銷公司(其中最大的兩家代銷公司日販、東販的業務量占出版代銷行業的90%)、1.8萬家書店和5萬家便利店。日本全國出版企業的職工大約有10萬人,出版社90%都集中在東京,出版社規模普遍較小,47%的出版社職工不到5個人,97%的出版社職工在100人以下。出版社職工超過500人的非常少,只有講談社、小學館、集英社等幾家大型出版社人數在1000人左右。因此,日本的出版產業結構,是中小企業和個體企業占絕對優勢。從2004年11月底止的銷售數據顯示,從1996年開始的連續7年的下降終于停止了,全年合計銷售23000億日元,折合人民幣約2000億元,銷售額比上一年增加了0.6%,從而出現了出版業復蘇跡象。2004年日本全國停業書店達1100家,創刊雜志216種,但停刊170種,這是日本出版史上最多的。
日本出版產業的特點是分工明確,編輯、制作、校對、裝幀設計、印刷、裝訂、發行等都有專業公司。只有幾個人的出版社,是把稿件交給編輯公司去編輯加工,直到出書,一系列的工序都可以委托給專業公司去做。日本的出版產業是三大風險產業(藥品、化妝品)之一,據說只要出一本暢銷書,出版社就可以用賺得的利潤蓋大樓,但如果連續有二三本書虧損,出版社無疑會破產,淪為乞丐。2004年,出版發行百萬冊以上暢銷書的出版社,不僅有小學館、新潮社等大型出版企業,而且也有5—10人的小規模出版社。因此,日本稱出版業為用頭腦決定勝敗、靠構思來工作的行業,并不是憑借企業規模大的優勢就能在市場競爭中取勝的。日本出版行業實行轉賣價格維持制度和委托銷售制度,前者指出版發行的出版物全國統一按定價銷售,不允許新出版物降價銷售;后者指出版社委托批發公司銷售的出版物,賣不出去的書店可以退貨,損失由出版社承擔。
日本出版業的一大特點,是連環漫畫的出版發行火爆。1996年是漫畫的鼎盛時期,當年出版物總銷售額為2萬多億日元,而漫畫銷售額達5500億日元,現折合人民幣約440億元。漫畫雜志一期發行量最高的達600萬冊,每周連續發行超過100萬冊的漫畫雜志有12種。2004年發行量最高的漫畫雜志一期為300萬冊,超過100萬冊的只有6種。不僅漫畫雜志,所有雜志的發行量都在減少。但2004年銷售達百萬冊的書籍比往年都多,有七八本書銷售量超過100萬冊,使圖書銷售額有了很大增長,終止了連續7年的減少,勉強支撐著整個出版產業。
近年來,日本新出現了漫畫茶館和因特網茶館。有的茶館采用的是顧客點飲料可上網,時間不限制,同時還可以看漫畫雜志的方式。還有就是大量的便利店經銷書籍和雜志。由于物流的發展,在日本的便利店(24小時營業)可以訂購或購買剛剛出版的報紙、雜志、漫畫等。讀者自己上網訂購的書籍也可以轉運到就近的便利店付錢取貨,極大地方便了讀者。講談社
株式會社講談社,是日本最大的出版機構之一,創立于1909年,至今已走過96個年頭,現任社長野間佐和子,共有職工1053人,資本金3億日元,2003年度的銷售額為1672億日元,折合人民幣130億元。
通過“出版”這一事業,有益于人們的日常生活,為社會的和平繁榮做出貢獻,這就是講談社創立以來始終不變的精神;谶@種精神,持續不斷地開展切合新時代的出版活動。講談社日常出版活動的基本理念就是“有趣、有益的出版”,每個職工都把這句話放在心上,爭取使出版發行的所有雜志和書籍都要易欣賞、易讀并記在心里,為此而日夜努力工作。這一出版理念也得到了廣大讀者的支持。
1冊圖書或雜志,從選題策劃到送到讀者手中,講談社有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統”,編輯、出版、銷售、廣告、宣傳,直到讀者的反響、書評,已形成完善的工作流程。好的選題還拍成電影、電視劇,制作錄相帶,以及進行國際版權交易等。編輯部門是講談社的中心,約70%的職工從事雜志和圖書的編輯工作;約20%的職工在營業部門,約10%的職工在經理、總務等管理部門工作。
為了表彰先進,為弘揚出版文化做貢獻,講談社撥出資金設立了多種獎項,獎勵那些漫畫、非小說類文學界作品(傳記、隨筆等)、雜文、插圖、寫真、書籍裝幀設計、畫冊、科學出版等各領域的優秀作品。講談社還積極開展讀書推進事業,開著圖書大蓬車在全國都道府縣巡回宣傳,現在已巡回了3次,滿載圖書的大蓬車所到之處大受歡迎。
在日本的出版社中,講談社最早開始與海外出版社進行交流,已有50年的歷史,現在已與世界40多個國家的出版社建立了業務聯系。從1983年開始,講談社與中國版協合作,接受中國出版社的編輯到講談社進行為期半年的研修,現在已舉辦14期共有40多人在講談社進修過,他們回國后,許多人已成為出版一線的骨干力量和社級領導。
講談社權利業務局局長阿久津勝就有關出版物翻譯出版合同進行講座,并回答了中方人員的提問。講談社的漫畫版權交易,自1992年以來是直線上升的。1999年之前與中國香港、臺灣地區及韓國的版權交易占絕大多數。2000年后與美、法、德國的版權交易顯著增加。2004年與歐美的版權交易第一次超過了亞洲,美國躍居第1位(在此之前一直是中國臺灣為第1位,韓國第2位),現在與中國內地的版權交易排在第13位。阿久津勝先生在講座中特別提到了最容易發生糾紛的“同一性保持權”問題,幾乎所有的糾紛均起因于受讓方違反了此項條款的規定,如隨意在插圖內添加筆畫,修改插圖,在封套上加圖,封面上涂色,背景插圖自己畫等都是違約行為,如著作權人提出異議,就要發生糾紛。阿久津勝先生在講座中表示了對盜版現象的擔擾,作為反盜版的措施之一,講談社簽訂的版權合同期為5年,不延長,如有需要再重新簽訂合同。目前講談社與中國內地出版社的版權交易量很小,他們迫切希望能增加交易量。
◆小學館
株式會社小學館,創建于1922年,現任社長相賀昌宏,是日本最大的綜合性出版社之一,職工總數900多人,其中編輯部門工作人員600多人,總務、會計等管理部門以及銷售、業務、宣傳、廣告等營業部門240人。小學館建立之初以小學生為對象,編輯出版按學年分類的學習雜志,以后陸續創辦了面向小學教師的教育類雜志。現在已發展為從幼兒雜志到一般雜志,同時也編輯出版小說、實用類書、畫冊、圖鑒以及各種詞典、百科全書等。小學館自1959年創辦少年漫畫雜志《少年星期天》以來,陸續出版了兒童漫畫、少女漫畫、青年漫畫和成年漫畫等雜志共19種,漫畫單行本年銷售量高達1億冊。小學館出版的漫畫《哆啦A夢》、《名偵探柯南》等漫畫作品還被拍成動畫片,漫畫書和動畫片在中國深受少年兒童的歡迎。
小學館現出版70多種雜志,包括學習類雜志、教師用雜志、一般雜志、漫畫雜志;年發行冊數3.8億冊,銷售冊數3億冊,F有圖書種類6800種,平均年出新書750種,發行冊數2600萬冊,銷售冊數2100萬冊。錄相2000種,平均年新出360種。小學館年平均銷售總額1600億日元(約130億元人民幣),占日本出版業銷售總額的8%,居前三位。其中,連環漫畫的銷售額約占小學館總銷售額的五分之一。在暢銷書方面,小學館也創造了驚人的成績,圖書《在世界中心呼喚愛》銷售350萬冊,《現在去見你》銷售100萬冊。
小學館與各國具有代表性的出版社開展了合作出版業務。近幾年來,亞洲各國以及美國、歐洲各國的40多家出版社翻譯出版了小學館的各種類型的圖書。中國的商務印書館等30多家出版社與小學館建立了版權合作業務關系。小學館在國外設有業務機構,1995年在中國設立上海碧日咨詢事業有限公司,作為小學館的窗口,正在積極推動與中國各出版社合作出版的業務。
小學館董事龜井先生致詞,對中國版協代表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大致介紹了小學館的基本情況,以及讓每個員工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依靠集體的力量所取得的成績。
小學館動漫業務中心加治屋文祥先生重點介紹了內容產業的多方位經營情況。他以日本和韓國合拍的動畫片《新暗行御使》為例,介紹了該作品創作的過程!缎掳敌杏贰窂2001年4月起在日本的月刊連環漫畫雜志上連載,原作者為兩個韓國人,漫畫單行本發行了10卷,累計超過200萬冊,平均每卷發行量超過20萬冊,成為一部暢銷作品。日本的動畫片都來源于連環漫畫,一部連環漫畫出版后還不算完,通過后期開發,還可以產生出許多附產品,如拍攝動畫影片,電視連續劇,劇場演出,制作DVD節目,還可以與游戲和玩具業合作,制作網絡游戲和玩具等。在資金投入上,采取多方投資,按比例分紅的辦法,既減少了投資風險,又增加了利潤。小學館培育的漫畫人物,如寵物小精靈、機器貓、田鼠太郎、名偵探柯南等早已為中國的小讀者熟知和喜愛,甚至也引起了成年人的閱讀觀看興趣。
加治屋先生表達了小學館渴望與中方出版社擴大合作交流的愿望,但同時也表達了對盜版行為的擔心,認為如不能采取嚴厲措施取締盜版,就會增大資金回收的風險,希望中日兩國出版界共同為遏制盜版做出貢獻。
◆集英社
株式會社集英社,是日本最大的出版社之一,社長谷山尚義,職工754人,1926年創立,當時是作為小學館的一個娛樂雜志部門,1949年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株式會社集英社。目前,集英社出版多種面向青少年的漫畫雜志,其中最有名的《少年跳躍》周刊漫畫,不僅在日本國內擁有眾多讀者,在海外也很受歡迎,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出版發行。集英社還出版發行面向從少女到中年女性讀者的多種時裝雜志,也同樣取得了巨大成功。在圖書出版方面,集英社出版了很多優秀的暢銷書。此外,集英社還出版發行各類美術圖書、文學全集、影集、辭典、兒童讀物等。集英社還積極從事版權貿易活動,與世界上30個國家和地區的出版社進行過版權交易,中國內地及香港、澳門、臺灣地區都與集英社有版權貿易往來。
集英社《少年跳躍》連環漫畫主編鳥山鳥和彥先生介紹了《少年跳躍》的出版情況,可以說這本連環漫畫就代表了日本動漫的歷史。《少年跳躍》為周刊,發行量最多時每期達600萬冊,現在平均每期發行320萬冊,其碼洋占全社碼洋的91%!渡倌晏S》誕生于38年前,發行量從10.5萬冊開始起步,當時小學館版的雜志發行量已超過100萬冊!渡倌晏S》制訂了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編輯方針,就是大量起用新人,責編和作者站到一個立場上,反復推敲,共同創作受歡迎的作品。
每一期《少年跳躍》漫畫雜志里都附有一張讀者意見調查表,并設立了幾種小獎品,以吸引讀者向編輯部反饋閱讀意見。調查表里列舉了本期漫畫刊登的人物和故事,并編號,請讀者從中選出喜愛的前三名,還有一些簡短的問答,如你對主人公的印象、對圖中人物對話的印象,對圖畫的評價,最引你發笑的是第幾頁的哪個片斷等,表中分別列出了答案,自選3個。調查表按年齡段分類,看某一年齡段最歡迎的是哪一類作品,針對讀者的所愛打造作品。讀者的反饋意見是編輯部和主編的重要參考依據,只要讀者反映不好的作品就馬上中止連載,同時也是起用新人新作品的重要數據。此外,他們還在雜志上廣泛征集稿件,對優秀作品給予獎勵,并從中物色新的作者。
《少年跳躍》連載過的故事,大概有三分之一都被拍成動畫片,如海盜路飛、網球王子等。這對雜志本身也是一個正面影響,擴大了原著的銷售。被拍成動畫片的作品,銷量大都在百萬冊以上,拍成動畫片后還有其他好處,如文具、食品、服裝、游戲、玩具等附帶產品,從而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少年跳躍》這本漫畫,每周都有幾千萬日元的純利潤,所以,連環漫畫是有文化的產品,同時也是反復不斷產生經濟效益的產品。
◆雙葉社
株式會社雙葉社,創立于1948年,現有職工175人,資本金5000萬日元,現任社長諸角裕。雙葉社是一家綜合性出版社,除了書籍外,還出版發行26種定期刊物,其中娛樂性雜志5種,漫畫11種,服裝雜志1種,文藝雜志1種,游戲攻略雜志8種。吉林美術出版社、陜西師大出版社等引進了雙葉社出版發行的漫畫雜志《蠟筆小新》,于2002年在中國開始發行,目前發行情況良好,在我國的小讀者中廣為人知,深受歡迎,在日本國內也同樣受到歡迎,其單行本發行總數已超過5000萬冊。
社長諸角裕先生對中國版協代表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介紹了雙葉社的基本情況,并高興地提到該社出版的連環漫畫《蠟筆小新》在中國正式發行并受到歡迎,感到十分榮幸,他希望借此機會與中國的出版同行進行深入、廣泛的交流。
雙葉社《蠟筆小新》主編中野正史先生介紹了中日出版相關企業間的合作,他以《蠟筆小新》為例,重點介紹了與中方的合作及反盜版措施。從2002年1月起雙葉社與中國開展業務交往,包括《蠟筆小新》、《西瓜皮先生》、服裝類、美容類期刊等。2003年1月,雙葉社與中國移動簽訂許可合同,由雙葉社提供蠟筆小新的圖像數據,供中國移動的用戶下載;9月份又與中國聯通簽訂了同樣的許可合同。《蠟筆小新》還被商品化,用于食品、飲料、服裝、皮包和手機的飾件,并實施了多媒體化,制作了DVD光盤,在市場上廣受歡迎。
中野先生例舉了《蠟筆小新》受盜版和假冒商品危害的實例。他認為出版物的損失約占總損失額的三分之一,盜版者復制在臺灣播放的動畫片進行販賣,從而使作者和出版社遭受損失。中野先生認為,如果一個商品有盜版,那就說明它是受歡迎的商品,有盜版和假冒就證明有市場,有需求。中日兩國的出版社應全力配合,遏制盜版和假冒商品,共同繁榮發展。據中野先生介紹,日本在戰后也走過一段模仿歐美作品的路,也是借著模仿別人來發展自己的漫畫,然后漸漸地建立起自己的漫畫基礎,再一點一點地把模仿別人的東西丟掉,從而建立了自己的漫畫文化。
◆白泉社
株式會社白泉社已有75年的歷史,與小學館有著淵源關系,多年前從小學館分出集英社,后來又從集英社分出白泉社,是日本大型出版社之一。白泉社董事角南攻先生向中方人員介紹了日本出版產業界的現狀,包括日本出版界的動向,日本出版產業的結構,委托銷售制度,定價銷售制度,制作、代銷和零售的關系,以及日本漫畫的歷史等內容。
角南攻先生特別介紹了當前日本漫畫的新動向。1996年是日本漫畫出版的最高峰,后來逐年減少,但這并不是說喜歡看漫畫的人減少了,而是由于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一是當日出版的漫畫雜志,有些人看過后,第二天就以很低的價格賣給舊書店,書店再以低價賣給其他讀者,從而失掉了一部分購買者。二是現在日本大約有3200家茶館,消費者可以一邊喝茶,一邊讀書看報,有的還可以上網,價格非常便宜,每小時只收400日元,據估算,一本雜志在茶館里一個月大約被80人閱讀過,因此掏錢買書的人比過去減少了。三是手機的普及率非常高,達到92%,全國有8700萬部,小孩、老人都有,手機有導航系統,非常方便家長了解孩子的去向,也可以防止老人走失。而且許多人每天大約有2個小時用手機看小說,玩游戲,發短信,既耗費了時間,又增加了支出,所以購買、閱讀漫畫的減少了,從中可以看出網絡、通信等高科技對出版業的沖擊。角南攻先生認為,中國許多古典文學作品,如西游記等,如能在日本出版,肯定會受到讀者的歡迎。
◆東販
株式會社東販,創辦于1949年,資本金45億日元,現任會長是上瀧博正,社長小林辰三郎,職工2400人,東販經營的主要業務有書籍、雜志、連環漫畫書籍、音像制品、日歷、日記本、筆記本、卡通人物等的代銷,是日本兩家最大的出版代銷公司之一,東販和日販這兩大代銷公司占據了日本出版物代銷市場份額的90%。日本出版流通業實施的是轉賣價格維持制度和委托銷售制度。轉賣制度指的是發行的出版物全國統一按定價銷售,不允許新出版物降價銷售。委托銷售制度指批發商、書店不是買下出版社的出版物,而是采用委托的形式在書店銷售,一旦圖書賣不出去,可以退還給出版社。
東販流通管理部部長吉浜茂、東販海外事業部加藤正樹先生介紹了東販的基本情況,并陪同中方人員實地參觀了東販上尾中心。日本的出版流通是典型的多品種小批量,出版社以雜志發售日為重點,通過各種媒體進行廣告宣傳,所以雜志一定要在全國統一出售日那天準時運到。東販與日本4400家出版社和2.6萬家書店及便利店(CVS)有業務往來。為了準確、準時地配送雜志和圖書,東販從1994年開始投入600億日元巨資建造物流設施和信息網絡系統,東販上尾中心就是其中的一部分,這個項目投資150億日元,于2001年完工并正式投入使用。上尾中心是通過物流中心(TC),負責處理月刊、季刊等一般雜志和少年漫畫雜志等部分大量發行的周刊。東販公司所屬的4個營業點1天要處理35萬本雜志,其中上尾中心運送14萬本,占40%。
上尾中心占地面積31680平方米,建筑面積25450平方米。上尾中心的作業分為進貨、發送(揀貨、配送前的包裝打包)和出貨三大部分,工作人員總共500人左右。1樓是進貨、出貨、捆裝雜志發送線(自動和手動)和散裝雜志自動發送線,2樓是輸送機發送線和自動檢驗區。物流中心里最精尖的FA設備和人工操作相結合,既有捆裝雜志機器人、散裝雜志自動發送線等嶄新的機器,又開發了可以折疊碼放的物流車等輔助設備,減輕了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系統中的“自動檢測裝置”,將誤差率降低到十萬分之二以下,這種裝置安裝在輸送機末端,能自動測出按店鋪揀出的雜志重量,通過已登記的每包冊數計算出“理論重量”并與“實測重量”進行對照,如有出入瞬間即可查出,重量檢測誤差允許值設定得很嚴格,力爭不出現任何揀貨錯誤。
此外,東販公司正在推行“桶川計劃”,即構筑一個由全國書店和出版社以及東販組成的出版供應鏈管理系統,從根本上對原有的出版業結構進行改革的計劃,該項目完成之后,可以實現東販、出版社和書店隨時隨地的“信息共享”。該計劃實現后,不僅能夠解決流通和生產過程中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且可以創造出新的需求,擴大出版業整體的銷售額,大力推動經營效率化的進展。
◆日販
日本出版販賣株式會社,創立于1949年,資本金30億日元,2004年銷售額7145億日元,職工2016人,現任會長菅徹夫,社長鶴田尚正。日販是日本兩家最大的出版代銷公司之一,主要業務有書籍、雜志、教科書、教材的經營及其相關業務,視頻和音頻軟件的制作、銷售及其獲取和租賃有關著作權,與3500家出版社、11000家書店和22000家便利店有業務往來。日販的經營理念:一是日販通過文化媒體為社會做貢獻;二是日販在滿足股東和顧客需求的前提下謀求共同繁榮;三是日販用先見性和創造性向未來挑戰。
中國版協代表團參觀了位于東京的日販王子流通中心,日販會長菅徹夫先生致歡迎詞。他說,日販與中國出版界進行過許多交流,中國經濟的發展是非?上驳氖虑,日販愿意作為日本出版界的急先鋒,與中國出版界進行交流,日販在流通業積累了許多經驗,但日本和中國有不同點,不能原封不動地照搬,希望雙方有充分的了解,開展商務交流。
日販物流課課長北鈴向中方人員介紹了日販王子中心的基本業務情況,并安排參觀了王子中心工作現場。王子流通中心建于1969年,隨著業務的發展不斷發展,王子中心的營業面積不斷擴大,現在已建成6個中心:接單中心負責接受訂貨、查詢庫存、輸入訂貨數據;服務中心負責對訂貨跟蹤處理,查詢訂貨,書店服務業務;平裝本中心負責文庫新書漫畫書的庫存管理,按分類進行批量取貨;一般圖書中心、專業書中心、醫學書中心負責超密庫存管理,按書店進行批量取貨。寬敞明亮整潔的車間裝備著現代化的發貨自動分類機、打包機等,從按單揀書、分類裝箱、到打包出庫作業,全部在流水線上完成,除個別工序需人工處理外,基本實現了自動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