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諸位是否也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墻里開花墻外香的尷尬”。海南省目前既焦點、又敏感的莫過于對海南是否要種植紙漿速生林,及是否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的話題了。那又何謂墻里開花墻外香呢?也許大家都注意到了,目前看到的有關報道,都是出至于《新京報》《環球時報》《中國工商時報》《財經》雜志等等媒體刊發的文章,而海南省內為何如此的平靜?這種不同尋常的平靜是否是人為的因素“鑄就”,那么平靜的背后又存在什么隱患嗎? 據《財經》雜志在一篇“印尼紙業巨頭APP海南重生調查”的文章中闡述到,尚在139億美元債務下喘息的印尼紙業巨頭APP,至今仍在債務重組方案與國際債權人爭吵不休、官司纏身的情況下,重新開始了對中國林業的席卷式投資,起點是海南。它將會帶來什么?而目前已占海南2003年退耕還林指標60%的金光紙漿林系何性質?根據350萬畝紙漿林基地規劃,選用的造林樹種為桉樹(170萬畝)、相思樹(140萬畝)、松樹(40萬畝),全屬生態林樹種。但紙漿林通常六年左右輪伐一次,這并不完全吻合于退耕還林政策中有關生態林認定的重要條款——“生態林經營主要是利用自然地力形成和恢復林分植被。禁止采取大面積的墾復、松土、割灌、除草等撫育措施。”《財經》在北京遍訪林業專家,鮮有人將紙漿林指稱為“生態林”。 另據《環球時報》刊發的一篇名為“速生林讓土地貧瘠”的文章中說:速生林,是指輪伐期短的人工林。像造紙用的工業用速生林,追求的是品種統一,速生豐產。品種單一了,就談不上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效益,而且容易發生病蟲害和火災,這在林業研究上已有定論。另外,在天然林里,落葉、枯枝、倒樹,能夠積蓄成厚厚的腐殖層,有機營養豐富,滋養土地。因此,在造人工林時,國際上也鼓勵營造以當地樹種為主的類天然林。但是,造紙用的速生林砍伐頻繁,根本不容落葉和落花有 “零落成泥碾作塵”的時候。對土地只耗不養,再加上化肥催生、農藥殺蟲,土地貧瘠化的速度很快。在農村,很多農民都知道,種過速生林的地方,別的東西很難再生長了”。 海南從建省至今,能讓省內人民驕傲、自豪、引以為榮的是陽光、綠色、空氣,能讓省外人民羨慕、并為之神往的是海南島那藍藍的天、藍藍的海及美麗的大自然賦予的生態環境。海南省的歷屆領導也都曾向公眾表過態,決不以犧牲環境作為代價,來換取經濟、政治領域里的成績和榮譽。現如今種種客觀存在的事實及外界和省內此起彼伏的呼聲,都在與政府唱著不合拍的曲調,是吾民愚昧,不能從戰略的高度來看待發展,還是政府的政令舉措曲高和寡,讓缺乏前瞻性和超前思維意識的吾輩們難以適從?墒菑恼侣劙l布上產生出來的聲音,是即蒼白,又缺乏專家的權威性論述,你讓民眾如何信服? 海南省的紙漿項目是否符合科學的發展觀呢?有網友說:“紙漿廠本身就是嚴重污染企業,若是將生產用水真正治理合格將付出極高成本,產品根本就沒有了競爭力。350萬畝專用林等于占地2000多平方公里,而海南島才有30000多平方公里,把中國惟一的熱帶地區的十幾分之一種植單一樹種,這就是對環境巨大的破壞!”他是在“胡說”嗎? 記得有位同行在與外國專家對海南省近海海域海生物種情況調研時,聽外國專家說:本國在30年代初期為了發展經濟,曾大面積的砍伐森林,30年后出乎意料的發現對環境影響的殘酷,意識到錯誤的該國政府趕緊停止了這種舉動,又用了30年的時間來恢復生態,可謂教訓極大。所以細心的人不難發現,發達的西方國家看準了發展中國家廉價的人力資源及為了發展經濟不惜犧牲某些代價的國情后,將一些有污染或需要大量手工制作的產業,交給第三世界經濟欠發達的國家和地區進行。這是一種什么樣的“侵略”行為呢? 針對速生紙漿林(小葉桉)是否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危害的情況,記者曾電話聯線海南某大學聯系采訪事宜,某教授稱此事比較敏感,需要出示證明才肯接受采訪。而在華南某大學該院長又稱本單位沒有相關專業的專家,有些情況可以到林科所去了解,可令人莫名其妙的是,海南省林業科學研究所在114臺登記的幾部電話,都設成了保密電話。不解!有躲避之嫌疑嗎? 小型抽水機、鳥不飛、草不長、土地沙化,單一物種致使生態失衡,科學上能否定論。桉樹揮發油、揮發氣體是否會影響生物種類的多樣性,這些都是老百姓比較關心的問題。但是我們不難看出,這樣大型的紙漿配套生產項目,如果實施到位,就會為海南省在發展經濟、增加政府稅收等方面獲利非淺,也會同時為實施政令舉措的決策者帶來政績、榮譽及耀眼的光環。 生態環境的保護與發展經濟的客觀需要,在海南這塊熱土上產生了強烈的碰撞。在這樣的對決下,其憂慮是涉及到民主,也關系到政府的決策,也就是所謂的執政能力和民心問題。那么,該如何善待你我的家園,保持好海南島獨具的魅力,造福子孫后代,還是應該靠政府貫徹落實正確的科學發展觀,為構建和諧海南,富民強省實施得民心、順民意,又能真正體現和挖掘本土化資源的政令舉措。您認為呢?
|
|
|
|
|
|
|
|
金海漿紙項目位于海南省洋浦經濟開發區,于1997年由國家計委批準設立,2004年11月建成試投產,總投資額近100億元… |
|
|
|
 |
參展企業展臺前吸引了眾多參觀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