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新聞中心
國內 國際 財經 科技 環保 企業 印包 專題 分析 參考 視點 紙印行 圖片
 

泰格林紙:用循環經濟促進環境保護

2005-03-30 中國環境報
 

  編者按:中國發展研究院循環經濟課題組選擇湖南泰格林紙集團調研時,起初還認為,造紙工業是一個傳統產業,也是一個消耗綠色資源制造污染的產業,與循環經濟無關。然而,他們在調研泰格林紙集團之后發現:泰格林紙從工藝流程、技術革新、設備管理、節能降耗、資源利用等全方位入手,實現了對生產過程中的全程控制,保護了日益稀缺的環境資源,提高了環境資源的配置效率,又降低了生產成本,開拓了新的贏利空間。

  泰格林紙集團其實印證了一個道理:發展循環經濟是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效益增長點,更是企業可持續發展之路。

  造紙企業是林木資源消耗大戶,據統計,造紙用材占世界工業用材的27%,每年消耗7~8億立方木材,需砍伐幾千萬公頃林地。有人擔心紙業會成為破壞全球生態系統的罪魁禍首。隨著國家天保工程的實施,林木資源也越來越緊缺。泰格林紙集團在十多年前就已意識到林業對紙業發展的重要性,提出“林紙一體化經營”的產業發展思路!傲旨埣瘓F”的名稱便是由此而來。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通過企業提取的育林原料基金嘗試投資造紙林基地,在全國創造了四個“第一”:企業造林面積全國第一、苗圃面積全國第一、基因庫建設全國第一、企業建林業科研中心全國第一。

  如今該公司已擁有林業基地6萬公頃。調查發現,在廣袤的洞庭湖平原、江漢平原湖灘地,退耕還湖地,退耕還林地,丘岡地等地建設紙材林基地,意義已不僅僅在于讓林業和紙業和諧發展。這些紙材林在湖區發揮了重大生態效應,也為當地群眾新增了一條致富路子。如今,泰格林紙集團已成為帶動當地農林產業化的龍頭企業。

  在人們的印象當中,傳統的造紙企業污染大、消耗大。調研組在泰格林紙集團世界先進的制漿造紙車間反復觀摩和考察后,得出結論:造紙業同樣可以做到清潔、低耗生產。

  在該公司內,有國內第一條楊木APMP制漿生產線和世界上第一條投入工業化生產、運用世界最新環保制漿概念的PRC-APMP制漿生產線。這兩條制漿生產線得率高、污染排放低,是無硫化物產生的清潔工藝制漿生產線。前一條制漿得率達90%以上(一般化學制漿得率50%左右),清水耗量為20立方米/噸漿(行業噸漿耗水100噸)。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污染負荷比傳統的化學制漿工藝要低70~80%,水耗要低80~90%。而后一條則得率更高,消耗更少,質量更佳,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更顯著。

  泰格林紙集團紙機裝備水平處于國內一流水平,其中機臺產能56%以上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泰格林紙集團依靠先進的技術,完全擺脫了傳統耗能行業的形象。

  泰格林紙集團主要的生產基地在岳陽市城陵磯,在洞庭湖畔、長江邊,水很多。造紙工業是用水大戶!暗牵枚嗔瞬唤洕,我們要盡量少用水。”一噸水的成本是0.2元,再經過污水處理達標排放,一噸水的成本將上升到0.5元。水很多,但要少用水———這是泰格林紙集團關于水的辯證法。

  綜合節水攻關基于對“少用水”的認識,1999年開始,泰格林紙開展節水攻關與節水管理。通過節水管理實現了產量增加、工業新鮮水用量反而下降的巨大成效。岳陽造紙基地從1999年產能7萬噸、用水量10萬噸/天,發展到現在產能36萬噸、用水量8萬噸/天(國內造紙業平均噸漿耗水100~150噸)。如果沒有采取節水措施,目前的產能將每天耗水51萬噸,由此每天將增加成本21.5萬元。為進一步降低生產過程中的污染排放和節約水資源,目前該公司用國際最新技術對老制漿系統進行改造,降低用水量,降低排污負荷。

  廢水治理對化學制漿黑液的治理,公司配套了堿回收裝置,累計投資了5000多萬元,建立50噸和百噸堿爐及配套系統,堿回收率創造了83%的全國草類漿黑液堿回收率最高歷史紀錄。堿回收產量已由原來每天30余噸上升到80噸以上。堿回收系統的建立,每年可減少向長江排放1.5萬噸的堿,相當于少排COD6萬噸/年,大大減輕了對長江水體的污染。

  泰格林紙集團公司投資8500萬元新建了公司綜合性污水處理站,總處理能力8萬m3/d。目前該處理站處理的廢水,其進水水質為COD大于1500mg/L、BOD5大于400mg/L、SS大于600mg/L,出水水質為COD小于350mg/L、BOD5小于80mg/L、SS小于100mg/L,完全達標排放。

  造紙廢水循環利用為了達到既節約水資源又避免水體污染的目的,泰格林紙運用循環經濟原理,投巨資對造紙白水進行了治理,白水通過車間內部回收處理后,纖維流失大量降低,污染物被大量去除,試驗結果表明SS平均去除率達98%以上,白水回用率達80%。與此同時,由于車間內部白水回用率提高,外排廢水量也就相對減少,水耗下降。泰格林紙的運作模式為我們探索了一條環保設備高投入與生產效益高產出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走出了環保設備的投放造成成本提高,從而影響產品與企業競爭力的惡性循環之路。

  造紙屬于典型的大進大出產業,其制漿造紙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棄物垃圾和副產品的量非常驚人,以前泰格林紙集團為了處理這些廢棄物,每年都要花上數百萬元處理費用。這幾年來,他們改變觀念,將處理費用變為對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的投資,一改被動為主動,形成了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效益增長點。

  粉煤灰綜合利用泰格林紙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始終是岳陽市大氣污染限期治理的大戶,F在,投資2000多萬元建設粉煤灰綜合利用工程,化廢為寶,將工業廢棄物粉煤灰通過配制法———利用水泥熟料和粉煤灰生產粉煤灰硅酸鹽水泥。既解決了污染,又獲得了巨大的收益,做到了資源的循環利用。該工程已竣工投產,年生產能力達到30萬噸,年綜合利用粉煤灰12萬噸,年創經濟效益300萬元。

  生物質發電供熱泰格林紙是個草、木兩漿兼備的大型制漿造紙企業,隨著企業的飛速發展,固體廢棄物的產生量幾乎同步增長。這些固體廢棄物中的樹皮、蘆葦渣、鋸木屑和生物污泥等年產生量近20萬噸,它們絕大部分是可燃的生物質,如將其堆存或填埋,不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還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為此泰格林紙已計劃投資1.5億元引進國外生物質發電技術和設備,并以國產設備進行配套,建立一套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物質發電系統。所產熱能及電力供企業內部使用。這個項目將不但能緩解公司用電用氣緊張,而且能緩解對燃料煤的需求壓力,又能減少固體廢棄物的排放,屬于一舉三得的項目。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專家認證,正全面進入實施階段。項目實施后,每年可發電6000多萬度,供氣48.96萬噸,在彌補目前企業自供電的不足的同時,一方面可形成工業總產值4912.2萬元/年,總利潤4053.2萬元/年,另一方面每年還可以處理6萬多噸固體廢物。

  黑液資源化處理,回收木質素磺酸鹽改為復合肥目前,我國80%以上的普通紙張是以草類原料生產的。草類原料主要由纖維素、木質素和聚糖類物質組成,造紙僅用去了其中的纖維素,而余下的成分在制漿蒸煮時與加入的堿一起進入廢液中,既浪費了大量資源,又造成嚴重環境污染。泰格林紙組織技術力量,開展黑液資源化處理回收木質素磺酸鹽技術研究。該課題研究采取物理和化學的手段,回收黑液中木質素,讓制漿廢水得到治理;厥盏哪举|素經磺化改性生產生態有機復合肥和土壤改良劑,開發意楊專用復合肥等,用于“哺葦育林”。

  發展廢紙制漿造紙談到循環經濟,不可能不說到廢紙回收。利用回收纖維造紙,可以大大減少林木、水、電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據專家介紹,回收一噸廢紙能生產0.8噸再生造紙纖維,可以少砍17棵大樹,節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場空間,還可以節約一半以上的造紙能源、35%的水資源。廢紙被美化為城市中的森林資源,因為廢舊的報紙、書刊紙、辦公用紙、牛皮紙等,都是寶貴的纖維原料。用廢紙造紙,能耗低、環保處理費低、單位原料成本低(在我國用廢紙配抄生產的新聞紙比用原生木漿生產成本可降低300元/噸)、環境污染少。人們把利用回收纖維生產的紙/紙板稱為綠色產品。

  泰格林紙為進一步改善造紙纖維原料結構,讓包括廢紙回收利用在內的循環經濟真正成長起來,他們于2002年從芬蘭Metso公司引進一條世界先進的日產300噸/天廢紙脫墨漿生產線。通過技術改造,目前該生產線的生產已超過設計能力,達到420噸/天,年使用廢紙量超過15萬噸。廢紙回收利用已成為泰格林紙集團“生態循環經濟產業鏈”中十分重要的一環。

  傳統產業的突圍———

  先進技術支撐的清潔低耗生產

  在人們的印象當中,傳統的造紙企業污染大、消耗大。調研組在泰格林紙集團世界先進的制漿造紙車間反復觀摩和考察后,得出結論:造紙業同樣可以做到清潔、低耗生產。

  在該公司內,有國內第一條楊木APMP制漿生產線和世界上第一條投入工業化生產、運用世界最新環保制漿概念的PRC-APMP制漿生產線。這兩條制漿生產線得率高、污染排放低,是無硫化物產生的清潔工藝制漿生產線。前一條制漿得率達90%以上(一般化學制漿得率50%左右),清水耗量為20立方米/噸漿(行業噸漿耗水100噸)。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污染負荷比傳統的化學制漿工藝要低70~80%,水耗要低80~90%。而后一條則得率更高,消耗更少,質量更佳,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更顯著。

  泰格林紙集團紙機裝備水平處于國內一流水平,其中機臺產能56%以上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泰格林紙集團依靠先進的技術,完全擺脫了傳統耗能行業的形象。

  水的辯證法———
  節水、治水、循環水并舉

  泰格林紙集團主要的生產基地在岳陽市城陵磯,在洞庭湖畔、長江邊,水很多。造紙工業是用水大戶!暗,水用多了不經濟,我們要盡量少用水!币粐嵥某杀臼0.2元,再經過污水處理達標排放,一噸水的成本將上升到0.5元。水很多,但要少用水———這是泰格林紙集團關于水的辯證法。

  綜合節水攻關基于對“少用水”的認識,1999年開始,泰格林紙開展節水攻關與節水管理。通過節水管理實現了產量增加、工業新鮮水用量反而下降的巨大成效。岳陽造紙基地從1999年產能7萬噸、用水量10萬噸/天,發展到現在產能36萬噸、用水量8萬噸/天(國內造紙業平均噸漿耗水100~150噸)。如果沒有采取節水措施,目前的產能將每天耗水51萬噸,由此每天將增加成本21.5萬元。為進一步降低生產過程中的污染排放和節約水資源,目前該公司用國際最新技術對老制漿系統進行改造,降低用水量,降低排污負荷。

  廢水治理對化學制漿黑液的治理,公司配套了堿回收裝置,累計投資了5000多萬元,建立50噸和百噸堿爐及配套系統,堿回收率創造了83%的全國草類漿黑液堿回收率最高歷史紀錄。堿回收產量已由原來每天30余噸上升到80噸以上。堿回收系統的建立,每年可減少向長江排放1.5萬噸的堿,相當于少排COD6萬噸/年,大大減輕了對長江水體的污染。

  泰格林紙集團公司投資8500萬元新建了公司綜合性污水處理站,總處理能力8萬m3/d。目前該處理站處理的廢水,其進水水質為COD大于1500mg/L、BOD5大于400mg/L、SS大于600mg/L,出水水質為COD小于350mg/L、BOD5小于80mg/L、SS小于100mg/L,完全達標排放。

  造紙廢水循環利用為了達到既節約水資源又避免水體污染的目的,泰格林紙運用循環經濟原理,投巨資對造紙白水進行了治理,白水通過車間內部回收處理后,纖維流失大量降低,污染物被大量去除,試驗結果表明SS平均去除率達98%以上,白水回用率達80%。與此同時,由于車間內部白水回用率提高,外排廢水量也就相對減少,水耗下降。泰格林紙的運作模式為我們探索了一條環保設備高投入與生產效益高產出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走出了環保設備的投放造成成本提高,從而影響產品與企業競爭力的惡性循環之路。

  新的經濟增長點———
  多方位變廢為寶

  造紙屬于典型的大進大出產業,其制漿造紙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棄物垃圾和副產品的量非常驚人,以前泰格林紙集團為了處理這些廢棄物,每年都要花上數百萬元處理費用。這幾年來,他們改變觀念,將處理費用變為對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的投資,一改被動為主動,形成了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效益增長點。

  粉煤灰綜合利用泰格林紙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始終是岳陽市大氣污染限期治理的大戶,F在,投資2000多萬元建設粉煤灰綜合利用工程,化廢為寶,將工業廢棄物粉煤灰通過配制法———利用水泥熟料和粉煤灰生產粉煤灰硅酸鹽水泥。既解決了污染,又獲得了巨大的收益,做到了資源的循環利用。該工程已竣工投產,年生產能力達到30萬噸,年綜合利用粉煤灰12萬噸,年創經濟效益300萬元。

  生物質發電供熱泰格林紙是個草、木兩漿兼備的大型制漿造紙企業,隨著企業的飛速發展,固體廢棄物的產生量幾乎同步增長。這些固體廢棄物中的樹皮、蘆葦渣、鋸木屑和生物污泥等年產生量近20萬噸,它們絕大部分是可燃的生物質,如將其堆存或填埋,不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還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為此泰格林紙已計劃投資1.5億元引進國外生物質發電技術和設備,并以國產設備進行配套,建立一套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物質發電系統。所產熱能及電力供企業內部使用。這個項目將不但能緩解公司用電用氣緊張,而且能緩解對燃料煤的需求壓力,又能減少固體廢棄物的排放,屬于一舉三得的項目。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專家認證,正全面進入實施階段。項目實施后,每年可發電6000多萬度,供氣48.96萬噸,在彌補目前企業自供電的不足的同時,一方面可形成工業總產值4912.2萬元/年,總利潤4053.2萬元/年,另一方面每年還可以處理6萬多噸固體廢物。

  黑液資源化處理,回收木質素磺酸鹽改為復合肥目前,我國80%以上的普通紙張是以草類原料生產的。草類原料主要由纖維素、木質素和聚糖類物質組成,造紙僅用去了其中的纖維素,而余下的成分在制漿蒸煮時與加入的堿一起進入廢液中,既浪費了大量資源,又造成嚴重環境污染。泰格林紙組織技術力量,開展黑液資源化處理回收木質素磺酸鹽技術研究。該課題研究采取物理和化學的手段,回收黑液中木質素,讓制漿廢水得到治理;厥盏哪举|素經磺化改性生產生態有機復合肥和土壤改良劑,開發意楊專用復合肥等,用于“哺葦育林”。

  發展廢紙制漿造紙談到循環經濟,不可能不說到廢紙回收。利用回收纖維造紙,可以大大減少林木、水、電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據專家介紹,回收一噸廢紙能生產0.8噸再生造紙纖維,可以少砍17棵大樹,節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場空間,還可以節約一半以上的造紙能源、35%的水資源。廢紙被美化為城市中的森林資源,因為廢舊的報紙、書刊紙、辦公用紙、牛皮紙等,都是寶貴的纖維原料。用廢紙造紙,能耗低、環保處理費低、單位原料成本低(在我國用廢紙配抄生產的新聞紙比用原生木漿生產成本可降低300元/噸)、環境污染少。人們把利用回收纖維生產的紙/紙板稱為綠色產品。

  泰格林紙為進一步改善造紙纖維原料結構,讓包括廢紙回收利用在內的循環經濟真正成長起來,他們于2002年從芬蘭Metso公司引進一條世界先進的日產300噸/天廢紙脫墨漿生產線。通過技術改造,目前該生產線的生產已超過設計能力,達到420噸/天,年使用廢紙量超過15萬噸。廢紙回收利用已成為泰格林紙集團“生態循環經濟產業鏈”中十分重要的一環。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相關報道:
人物:泰格林紙集團總裁王祥和他的循環經濟思路
泰格林紙集團常德工程項目已全面啟動
泰格林紙集團向全國紙業“龍頭”挺進
泰格林紙集團一體化項目進入湖南省標志性工程
泰格林紙集團在永州掀起育林高潮
廠地攜手推進林紙漿一體化 泰格林紙完成5大基地布局
泰格林紙集團100萬噸漿紙基地落戶常德
熱點推薦
金海漿紙項目位于海南省洋浦經濟開發區,于1997年由國家計委批準設立,2004年11月建成試投產,總投資額近100億元…
歡迎投稿
圖片新聞
長江的四級支流小安溪河
關于本站 | 服務條款 | 版權條例 | 免責條款 | 聯系方式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00-2004.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