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新聞中心
國內 國際 財經 科技 環保 企業 印包 專題 分析 參考 視點 紙印行 圖片
 

中國木材進口破壞他國環境?

2005-03-23 北京科技報
 

    今年3月在香港舉辦的一次國際研討會上,有兩個電視短片把矛頭指向了中國,指責中國從印尼和俄羅斯進口非法砍伐的木材。一些媒體紛紛指出,中國進口木材的一半以上來自于存在過度采伐、天然林毀壞以及非法砍伐等問題的國家,如俄羅斯、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國外媒體甚至指責中國政府,以威脅他國森林資源為代價進口木材。實際上,早在1998年就有人對中國提出這種疑問。時至今日,科研人員通過研究,可以對這一問題作出回答。

  由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分會林業項目、國家林業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林科院及來自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的共十余位專家,從2001年開始,通過對中國和主要供應國的林業研究、海關數據分析,對中國不同區域的木材市場調研等方法,歷時4年完成了《中國木材市場、貿易和環境》調研報告。

  中國林產品進口量迅猛增長

  1993年,中國工業用原木產量為7700萬立方米,1995年上升到1億立方米后,在2003年減少到7900萬立方米。在1993年到2003年期間,中國林產品出口量從700萬立方米增長到3500萬立方米;國內工業用材消費量從約1億立方米上升到近1.4億立方米。而與此同時,中國從國外進口的林產品折合成等同圓木量由2500萬立方米,增長到9400萬立方米,幾乎增長了4倍。由此可見,林產品的進口大大彌補了我國國內生產的短缺。

  作為林產品的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是全球林產品貿易的主要參與者。中國工業用材、紙漿和紙產品消費市場位居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巨大的市場。中國森林資源相當有限,而木材和紙產品消費增加的潛力巨大。從今后來看,中國的林產品將持續短缺,在一定時期內依然需要大量進口林產品。據世界自然基金的報告預測,到2010年,中國的林產品缺口將會增加到1.25億立方米。

  中國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非法采伐和林產品貿易

  目前,中國大量依賴其他國家供應木漿、紙張和紙板以及用于建筑、住房裝飾和家具的上等闊葉材。中國目前的三大木材供應國分別是俄羅斯、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2003年,中國從這三個國家進口木材(包括原木、鋸材、人造板等)總量折合成圓木達到2400萬立方米,超過中國木材進口總量4200萬立方米的一半。2003年向中國供應木材大于80萬立方米的國家包括新西蘭、加蓬、德國、巴布亞新幾內亞、泰國、美國、加拿大和緬甸。

    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分會林業項目主任、此份報告主要作者之一的朱春全研究員介紹說,為防止非法采伐和林產品貿易,中國政府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國內實施采伐限額制度,嚴格控制森林資源的過度消耗。中俄兩國總理在2000年11月簽署了合作開發和可持續經營俄羅斯森林的合作協議。中國國家林業局同印度尼西亞林業部于2002年簽署一份合作諒解備忘錄,承諾控制非法采伐的木材貿易。另外,東亞加強林業執法和管理非正式部長級會議,包括中國,達成的聲明:“采取緊急措施———制止林業違法和林業犯罪,特別是非法采伐,以及與之相關的非法貿易、腐敗和對法律規定的消極影響!

  中國為何成為木材走私主要懷疑國家?

  貿易統計數據和各種報告表明,中國是非法采伐木材貿易的主要集散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進口的木材多來自于缺乏良好森林經營和管理的國家,主要問題集中在俄羅斯和印度尼西亞”。

  近年來, 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原木大幅度增加。2003年據中國海關統計,從俄羅斯進口的原木已經達到1400萬立方米,而1996年只有30萬立方米,增長了近46倍。俄羅斯現在是中國木材產品的最大供應國,但是俄羅斯的木材管理很不完善。報告顯示,為了滿足國外木材需求,從上世紀90年代初,俄羅斯出現了大量的對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的非法采伐,一些地區在集材和運材過程中大量丟失原木,造成大量的浪費,采伐后的永久凍土地帶出現不可彌補的生態系統退化。

  印度尼西亞也存在同樣的問題。有統計顯示,在印度尼西亞,實際采伐量高出其林業部允許采伐的75%,所以很有可能,絕大部分未申報的出口木材是在沒有監督或不符合可持續采伐水平或違反森林保護區、河岸保護區和陡坡禁止采伐的情況下進行的非法采伐。

  作為這兩個國家的主要木材出口國,中國無疑會被認為是非法采伐木材貿易的主要集散地。

  非法采伐的木材進入中國,誰來承擔責任?

  中國木材進口、出口和本國消費都在增加,將不可避免地對世界森林資源具有巨大且不斷增加的影響。有輿論認為,一些國家走私的木材已經對當地財稅社區和環境造成很大威脅,這其中的責任應該怎樣劃分呢?此份研究報告認為,對此問題提供簡單的答案,既不可能,也沒有意義。

  朱春全博士介紹說:“林產品的產銷供應鏈條是非常復雜的。對于進口的這些木材到底是否來自非法采伐的木材和禁伐的森林很難界定。比如說,在印尼,木材經銷商向中國進行非法貿易,只要10美元就可以買到1立方米的原木,再花40美元就可以買到合法的木材出口手續后出口到中國。在這些過程中,非法來源的木材轉變成具有合法手續的木材出口到了中國,表面成了合法的貿易了。這樣的木材貿易狀況就不僅僅是中國政府能夠完全控制的了!

  數字表明,2002年,印度尼西亞有大約260萬立方米等同原木的林產品在印度尼西亞未申報而出口到中國,可能還有大量產品在海關文件上誤定為其他產品。這些未申報的出口使印度尼西亞流失大量稅收,同時也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朱春全博士還說:“制止非法采伐是森林經營管理者、木材采伐、運輸、林產品加工企業、出口商、出口國海關、進口國海關、進口商、進口國林產品加工企業、零售商、最終產品經銷商和消費者,以及各國各級政府和國際組織的共同責任,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實際的效果。”

  中國政府應該加強對進口合法性的立法與監管

  據了解,英國對于從國外進口的木材,都要求經銷商出具證據,證明其采購的木材來自合法砍伐,沒有破壞環境!斑@樣的政策極有利于保護英國進口木材的合法性。對于英國本身的利益也是一種有力的保護。”朱研究員說,“但是,中國目前還沒有相關的政策和監管辦法!

  此份報告的研究人員建議,中國政府可以通過禁止不能說明合法來源木材的進口、制定和實施綠色采購政策以及同供應國簽署有關林業問題的貿易協議等措施,鼓勵購買商進口合法并可持續經營的木材,加工企業使用合法和來自良好經營的森林的木材。這將有利于樹立中國負責任的規范林產品貿易的大國形象,也將有利于促進林產品供應國的合法采伐和森林的良好經營,有利于穩定中國和世界的木材市場,促進森林的可持續經營。背景知識進口木材代表對

  他國森林生態足跡

  中國木材進口份額的增長代表了對其他國家的森林生態足跡。森林生態足跡是指在全球水平估計生產個人消費的林產品所需要的全球平均森林面積。盡管目前中國人均消耗木材量只是美國的十七分之一,是日本的六分之一,但是如果計算總量,中國木材市場對國內外都有很大的森林生態足跡,而且還在增長。

  朱博士認為,中國大量從森林經營管理很差的國家進口木材,增加了中國進口木材在這些國家的潛在負面影響。但是,如果供應國提高森林經營管理水平,這些負面影響可以得到緩解,減少那里的森林生態足跡。這是因為,采伐量減少可以降低森林生態足跡,同時,由采伐天然林轉向經營良好的短輪伐期人工林也可以減少森林生態足跡。 (朱春全:研究員、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分會林業項目主任、《中國木材市場、貿易和環境》報告主要作者之一)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相關報道:
國際木材市場及貿易對我國的影響
京城紅包紙耗費木材140噸 專家認為屬合理開發
玖龍紙業致力節約資源 每噸紙省5方木材
亞洲漿紙APP宣布海南工廠木材采購政策
木材包裝浪費驚人
充分利用俄羅斯木材資源,加快了木材深加工項目建設
芬歐匯川(UPM)擬裁減約750名木材部門員工
用非木材纖維也能夠生產出高檔紙?
熱點推薦
近日,業內領先的行業門戶網站——景華紙業網正式更名為中國紙網,這是中國造紙行業內唯一一家合法使用“中國”字頭的網站。
歡迎投稿
圖片新聞
王其文副院長與金光集團APP中國鄧德永副總經理合影
關于本站 | 服務條款 | 版權條例 | 免責條款 | 聯系方式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00-2004.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