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新聞中心
國內 國際 財經 科技 環保 企業 印包 專題 分析 參考 視點 紙印行 圖片
 

中國棉紙產品反傾銷案在美敗訴(圖)

2005-03-11 商務部
 

        記者昨晨獲悉,美國時間3月8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對我輸美棉紙產品作出終裁,認定我棉紙以低于正常的價格在美國銷售,損害了美國的相關行業。至此,歷經13個月之久的美對我輸美棉紙(tissue paper)反傾銷調查最終以中國紙被征收高額反傾銷稅而塵埃落定。

    兩紙產品先后被裁定傾銷

    據悉,本次反傾銷案始于去年2月17日,當時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接受了美國7家造紙公司和美國造紙同業國際工會提交對中國棉紙、皺紙提起反傾銷調查申請。9月21日,美商務部認定了涉案企業棉紙制品和皺紙制品的傾銷幅度,最低為9.55%,最高分別為163.36%和266.83%。隨后美商務部認為棉紙案較為復雜,該案被一分為二,棉紙、皺紙分開進行調查。皺紙案,美國商務部和ITC分別于去年11月30日和今年1月先后終裁傾銷成立。對棉紙案,美商務部于2005年2月4日終裁對我所有涉案企業一律征收112.64%的反傾銷稅。

    所謂“棉紙”,是指被裁切為等長的薄紙,寬度等于或大于0.5英寸,每平方米不超過29克,包括卷紙、盒裝紙和折疊紙巾。2003年美國薄棉紙的進口總量為9.04億平方米,價值2790萬美元,而生產企業數16家,要比皺紋紙的市場大得多。按照美國有關程序,7天內美國海關將執行相關反傾銷稅率。此案將使我紙制品在美國市場遭受沉重打擊。 



專家分析此案敗訴主因在于中國部分企業不應訴或不懂應訴

    企業有政府資助也不應訴

    反傾銷專家、廣東東方金源律師事務所金焰表示,此案之所以失利,其中值得總結的經驗不少。

    企業應訴不積極是主要原因。據介紹,深圳涉案的4家企業都沒有應訴。這讓一些反傾銷專家覺得可惜。去年初,深圳市政府專門設立了反傾銷應訴專項基金,總額達1000多萬元,資助該市企業打跨國反傾銷官司,資助比例達到10%-30%,也就是說,涉案的深圳企業若應訴,專項基金可以資助應訴費用的三成。即使有這么優越的條件,加上政府再三提醒,涉案企業仍然遲遲未有動作。國內其他地方的涉案企業應訴的也很少,而且涉及的企業大多數是貿易企業為主,生產制造企業沒幾家,使這起官司一開始就對中方不利。

    應訴企業沒有抓住關鍵點

    此案國內有11家企業應訴,大多數未聘請專業律師,其中9家公司填寫了A卷,而美商務部還認定2家主要的應訴企業“在能力范圍內沒有盡量配合調查工作”。有業內人士表示,所有同行都會受益,應訴的企業多少多少承擔了幾分“舍己為人”的色彩。

    金焰認為,應訴企業沒有抓住其中關鍵———影響此案的美國國內的政治因素大于市場因素,該案涉及到美廠商、經銷商、零售商等各方利益。如果我企業能巧妙利用各方的不同點,美國商務部就會在各方利益之間掂量,找出平衡點。

    替代國問題也是本案的焦點。此案美國商務部將印度作為中國產品的替代國,中國產品的成本因此被高估。雖然中印兩國經濟發展水平相當,但在紙張生產方面差異很大、可比性不強,選擇印度作為替代國有不少缺陷。

    中國企業有兩種途徑抗辯

    根據美國法律,商務部在收到ITC終裁結果的7天內,也就是3月15日之前簽發反傾銷稅令。金焰指出,我國企業仍有兩種途徑抗辯:一是通過商務部的行政審查及日落審查,二是通過訴訟,也就是在美國法院立案狀告商務部。

    金焰解釋說,若按第一種情況,美國法律規定,當某種商品被征收反傾銷稅滿1年開始,每年都對上一年度的被征稅商品的傾銷幅度進行行政審查,若在連續3年的審查中達到最低傾銷幅度(低于0.5%)或沒有傾銷幅度,則可撤消反傾銷稅命令;第二種情況是通過訴訟解決,根據美國法律,負責處理上訴的部門有兩級,一是美國國際貿易法院,一是美國海關與專利上訴法院。金焰表示,整個訴訟程序可能長達三年以上,無論最終法院裁定如何,但在訴訟期間反傾銷令仍然有效。企業可能要承擔較高的律師和訴訟費用。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相關報道:
我國棉紙在美被終裁傾銷 商務部暫時沒有發表意見
棉紙輸美遭遇反傾銷寒流 還有勝訴最后機會
產量分散企業少有應訴 遭反傾銷棉紙業不戰自降
我國“棉紙”企業面對美國反傾銷不戰而降!
棉紙企業被美征收高反傾銷稅 反傾銷案現“內鬼”說
美終裁中國棉紙構成傾銷 福建省四企涉案
美商務部終裁中國棉紙傾銷 征收112.64%的反傾銷稅
中國棉紙被征收高額反傾銷稅 紙業反傾銷棒影閃動
美棉紙反傾銷大限臨近 我廠商無一應訴
熱點推薦
近日,業內領先的行業門戶網站——景華紙業網正式更名為中國紙網,這是中國造紙行業內唯一一家合法使用“中國”字頭的網站。
歡迎投稿
圖片新聞
專家分析此案敗訴主因在于中國部分企業不應訴或不懂應訴
關于本站 | 服務條款 | 版權條例 | 免責條款 | 聯系方式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00-2004.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