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華泰紙業,不能不提大王鎮,即公司所在地。正是在這個小鎮崛起了中國新聞紙霸主華泰紙業。有關人士介紹,華泰股份發展壯大的一個深層次原因就是當地政府旗下的山東大王集團的鼎立支持。
大王鎮自上世紀80年代就大力發展鄉鎮企業,80年代末鎮政府成立山東大王集團,承擔起鄉鎮企業“孵化器”的角色―――為鄉鎮企業擔保解決資金瓶頸。山東大王集團一方面為企業發展取得必須的資金支持,另一方面20多年來沒有拖欠銀行一分錢,在銀行界樹立了良好信譽。
如果說去年6月30日繼續實施的新聞紙反傾銷的保護政策為華泰紙業提供了長期寬松發展的環境,那么現在華泰強力打造的軟硬件條件又為華泰的再次騰飛插上了翅膀。
華泰股份董事長李建華說,“華泰已經具備大發展的條件”。在集團層面上構建了扎實的騰飛平臺―――先進的紙機、大電廠、大型引黃補源水利工程、直通廠站的海關及保稅倉庫、正在規劃籌建的“興廣”鐵路等等。隨著硬件的陸續建成,華泰已經打開一扇通往國際市場的大門。
華泰股份新聞紙產品30%的毛利率傲視群雄,綜合反映公司高水平管理。與同類公司相比,華泰股份的設備先進、管理嚴格、機制靈活、成本控制好,新聞紙噸紙成本約3000元,是新聞紙行業中競爭力最強的企業,完全具備與國外同行抗衡的能力。
李建華認為,發展慢了也會落后。華泰的競爭戰略是在行業內外尋找優勢企業強強聯合,組建“戰略聯盟”或“聯合艦隊”,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形成以造紙為主的產業鏈。去年10月大手筆籌劃51億林紙項目、并與全球最大紙和紙板產量公司―――芬蘭斯道拉恩索協商合資建廠以及與德國福伊特的合作,初顯國際化發展身影,引起業界無限遐想。
招商證券研發中心王鵬認為,最近兩年文化紙的毛利率下滑嚴重,新聞紙毛利率雖然也呈下降走勢,但仍能維持較高水平。預計可轉債項目投產后,華泰股份產能將繼續增長。另外公司今年還將新增10 萬噸文化紙產能,因此2005年總產能將達到100 萬噸。
金信研究認為,新聞紙供應仍然偏緊,以及進口新聞紙反傾銷的延續,新聞紙價格自去年4月以來的上漲勢頭可以延續至年初。今年上半年新聞紙價格仍可穩定在5500-5600元/噸。
國泰君安研究所王峰先生認為,去年4月份與8月份主導產品新聞紙兩次提價,銷售價格達到5500 元/噸左右,與去年初相比已上漲近600元/噸,幅度達12%左右。而進口廢紙價格除去年一季度上漲較明顯外,近幾個月還有小幅的回落,華泰股份業績的增長除得益于近期產品價格的上漲外,更重要的是產能產量的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