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賀、徐馨
“從1994年發現第一本冒用我的名字出版的偽書至今,我買到的這類書已經有40本之多。如今在我的書房里不得不騰出一個書架,專門用來放置那些從全國各地收集來的偽書。”2月22日,談起冒名偽書,上海作家葉永烈很憤怒。
偽書作怪,作家官司纏身
近年來,文學界成為偽書的重災區。
像葉永烈這樣已經飽受盜版侵害的著名作家,正在成為出版領域另一種不法行為———冒名偽書的主要受害者。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來,被人冒名的作家就有金庸、周國平、王朔、池莉、王躍文、賈平凹、海巖、梁曉聲等數十人?梢哉f,只要是知名或暢銷作家,就幾乎無法幸免。
這類冒名出版的偽書,不但欺騙了讀者、打亂了正常的出版秩序,也給作家們造成極大困擾。應該引起我們高度重視的是,與作者和出版社都是假冒的偽書不同,有些偽書竟是正規出版社出版的,并成為一種堂而皇之的行為。
在今年1月的北京圖書訂貨會上,出現了兩種署名周國平的新書,其一是《純粹的智慧》,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其二是《讀禪有感悟》,金城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宣傳海報上,赫然寫著“周國平新作”。幾乎所有的讀者,都認為此兩書的作者,是著有《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守望的距離》等作品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周國平。其實,這兩本書根本不是周國平寫的。目前周國平已經準備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此事。
2月22日,記者就此采訪了周國平。他說:“《讀禪有感悟》內容還好些,至少文字還算通順、也講出了一點道理。但《純粹的智慧》完全是一本垃圾書!敝車皆陔娫捓锝o記者念了幾段目錄———“吃肉和享受吃肉是不同的、性行為和享受性愛是不同的、要警惕你正在膨脹的肚皮、要警惕那緊緊束胸的乳罩、要警惕那婚姻中獨自上床的身影……”“這都是什么亂七八糟的呀!”周國平說,“我很不理解出版社怎么會讓這樣的東西出籠,即使不是偽貨,至少也是劣貨,不管是誰寫的,都不該三審通過!甭牭贸鰜恚車胶苌鷼。
然而更令他生氣的是,其中一家出版社說:“我們的這位作者也叫周國平,難道叫周國平就不能出書了?如果想打官司,去打好了!”這家出版社甚至出示了那位“周國平”的身份證———原來是湖南省某鄉的一位農民。
據出版界人士分析,這類事件大致都是不負責任的出版社與不法書商的合謀行為。其實,他們的手法也很簡單:找寫手撰出一本書,內容怎么糟糕都無所謂,只要借助某些特征讓讀者誤以為是知名作家寫的,能夠蒙騙一時就行,反正錢賺到手了;一旦被發現,就弄一張同名同姓之人的身份證,讓那個人頂著。
偷梁換柱,讀者識別偽書難度大
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這些偽書的欺騙性比盜版書要大得多,普通讀者往往難以辨識。
據分析,這些冒名偽書的欺騙手法主要體現在裝幀設計上。一是加大作者字號,比如《純粹的智慧》一書上“周國平”三個字幾乎和書名一樣大;二是模仿此前作者出版圖書的封面,盡量做得風格一致;三是模仿標題,比如葉永烈寫過一本《毛澤東與蔣介石》,偽書制造者就把香港某作家的《周恩來與毛澤東》、《劉少奇與毛澤東》、《鄧小平與毛澤東》、《林彪與毛澤東》等書和《毛澤東與蔣介石》放在一起,冠上他的名字出版;四是提高印刷質量。葉永烈說,一本署著他的名字的《毛澤東一生家世》印制精美、圖片豐富,紙張質量也比普通書籍好出不少。有了這些偷梁換柱的手法,便不愁讀者不上當。
偽書不僅損害了作家名譽,欺騙了讀者,而且還淆亂輿論,對中國的國際形象產生了惡劣的影響。十六大以后,隨著新的國家領導人上任,國內外對中國新一屆政府的關注在提升,于是許多現任國家領導人的傳記便紛紛出籠,而這些打著葉永烈等作家的名義出版的圖書全是偽書,內容荒誕不經,充滿了污蔑詆毀之詞。由于不明就里,一位研究中國的日本學者,甚至在自己的學術論文里引用了這類圖書。
武漢作家池莉說,現在有些偽書已經流入海外!坝幸粋日本學生,從本科到博士階段都研究我的作品。不久前,這個學生給我打電話,說又買了一本我的新書,我一聽就是假的。但是留學生自己沒有這個鑒別力,研究也肯定受影響。”池莉認為,偽書的危害比盜版還要大。“盜版的內容畢竟還是真的,署我名字的那些假書都是亂寫,下流的拼湊,無任何文學性可言。”
別讓偽書成為出版界的“癌癥”
一位出版界人士說,令人驚詫的是,現在某些正規出版社出版偽書,不僅公然,而且大張旗鼓,甚至做聲勢浩大的宣傳活動。那本《純粹的智慧》就曾占據多家書店的暢銷書排行榜,甚至周國平的許多親友都買過這本書。
出版偽書以謀暴利,已經成為一種集團性活動!坝腥司庉嫛⒂腥擞∷、有人發行,成了一張很厲害的大網。”葉永烈說,“有些偽書竟然是我在家門口買到的!彼J為,只要有關部門提高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偵破這類案件并不難。
一位著名作家說,正規出版社公然出版偽書,實在不容小視,如不及早治理,將成中國出版界的“癌癥”。維護作家和讀者的權益,需要法律和行政雙管齊下。
法律專家指出,我國目前尚沒有專門的法律條文來懲治冒名偽書,作家或出版社在訴訟時所能援引的相關法律法規只有《著作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而且賠償金額較小,對制假販假者的殺傷力不夠大,威懾力不夠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