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新聞中心
國內 國際 財經 科技 環保 企業 印包 專題 分析 參考 視點 紙印行 圖片
 

臺灣島內最大規模大陸書店在臺北開張

2005-02-25 新華社
 

  新華社臺北2月24日電(記者張玫 李凱)臺灣島內規模最大、種類最齊全的簡體字書店“上海書店”24日正式在臺北最繁華的路段迎客,銷售額大大超出店家預期。

  從《話說中國》到《美的歷程》,從《上海吃喝玩樂》到《新華字典》,新開張的書店遴選了很多優秀大陸作者的圖書和漢語翻譯著作。在面積近500平方米的書店里,2萬余種、6萬多冊的簡體字書被分門別類擺放。包括“中國文學”“當代中國”“古籍”“樂譜”以及各類西方學術譯著等,還包括一個“上海與北京專區”。買書的讀者在收款臺前排成長龍,不少人手中裝書的提籃放得滿滿的。

  書店的店長唐先凱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4日書店共賣出27萬元新臺幣的圖書,“大大超出之前的預料”。

  近年來,海峽兩岸的圖書出版交流日益頻繁密切。2003年7月,臺灣當局有條件放開大陸簡體字“學術書籍”在島內銷售。“上海書店”是由臺灣聯經出版社與大陸知名的民營書店季風書園合作成立。據了解,上海書店的書,都是由季風書園從大陸568家出版社中推薦,再由聯經出版社挑選出來的。

  大陸圖書為何受到臺灣讀者歡迎?聯經出版社發行人林載爵說,大陸圖書的平均定價至少比臺灣出版的便宜三分之一,臺灣的一本新書約300元新臺幣(約合70多元人民幣),大陸圖書一般只要25元人民幣,這對讀者非常有吸引力;大陸圖書品種也十分豐富,包括許多學術譯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品等外國文學的翻譯書籍;此外,大陸的旅游生活類圖書內容豐富、印刷編排精美,具有相當的競爭力。

  業者表示,這家書店的開張可以成為臺灣出版業者了解大陸出版趨勢的一個平臺,也讓臺灣讀者有更多機會了解大陸文化界、知識界的思想狀況和作家的創作。

  漢語言文字的歷史悠長,兩岸同文同種,但由于歷史原因,臺灣現在仍使用繁體字,很多臺灣的出版物行文也是豎排,兩岸讀者在閱讀習慣上有一些不同。

  在現場選書的一位臺灣大學研究中國近代史的研究生說,簡體字閱讀并不困難,常用字大概一千多個,多看幾次就適應了。

  唐先凱表示,書店今后將隨時引進大陸新書,繼續擴大圖書的多樣性,增進臺灣讀者對大陸的全面認識。未來書店可能開辦一些講座教臺灣讀者閱讀簡體字書。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相關報道:
庫存書店呼喚行業規范 警惕盜版侵蝕
熱點推薦
近日,業內領先的行業門戶網站——景華紙業網正式更名為中國紙網,這是中國造紙行業內唯一一家合法使用“中國”字頭的網站。
歡迎投稿
圖片新聞
失去兒子,徐母(右二)已哭干了眼淚
關于本站 | 服務條款 | 版權條例 | 免責條款 | 聯系方式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00-2004.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