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新聞中心
國內 國際 財經 科技 環保 企業 印包 專題 分析 參考 視點 紙印行 圖片
 

中國造紙工業結構上的3個不合理制約行業發展

2005-02-25
 

    有專家稱,紙業和食品業是永不衰竭的產業,在美、加、日、北歐等發達國家,紙業已成為十大支柱制造業之一。在2003年中國造紙業與林業發展論壇上,也有專家指出,造紙工業完全可以成為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大力發展造紙業可以解決大于造紙業本身6~8倍的社會就業崗位,并獲得相當倍數的相關產業價值,對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長將起到有力的拉動作用。但是,結構方面的3個不合理卻成為制約我國造紙行業發展的重大阻礙。

    中國造紙工業的3個結構不合理,一是原料結構不合理,我國造紙企業大都以麥草和廢紙為主要原料,以木材、蘆葦(芒桿)、竹、蔗渣等纖維為原料造紙的企業不足200家;二是企業規模結構不合理,全國造紙企業約有5600家,企業平均規模年產約6000t,與世界造紙企業平均年產4萬t規模相差甚大;三是產品結構不合理,目前我國紙及紙板產品品種約600多種,僅為發達國家可生產紙種的一半。

  2003年,中國紙及紙板生產總量約為4300萬t,居世界第二位(美國第一),紙和紙板的總消費量每年以12%的高速率遞增,從每年人均紙和紙板消費量來看,我國只有33kg左右,僅占世界人均消費水平的一半,更遠遜于發達國家人均200~300kg的消費水平。

  據中國造紙協會預測,2005年全國紙和紙板總消費量將達5000萬t,2015年將達8000萬t。供需間的差距,使國家每年要花去70多億美元用以進口木漿和高檔紙張。

  造紙工業是資金、技術、能源較為密集的基礎原材料工業,面臨著紙張市場日趨全球化的走向及生態環境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的形勢。我國造紙業在過去特殊的歷史條件下,由于受到木材資源缺乏和建設資金不足等客觀因素的限制,在半個世紀的發展過程中走的是以草為主、小廠林立的道路。行業在整體上呈現出效率低、污染重的特點,是中國污染環境的主要行業之一。這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這一現代產業的性質,使中國造紙業成為不可持續發展的典型。

  國家林業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蕾認為,為使我國造紙工業盡快回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來,“林紙一體化”應該被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加快造紙用木材纖維原料基地的建設。

  通過明晰產權和實行特殊的財稅融資政策等方面為林紙民營創造寬松有序的環境,優先發展木漿造紙。同時更加科學合理地利用非木材纖維,加大廢紙回收的力度,從根本上化解造紙工業的纖維原料供應風險。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造紙工業受到政策上的保護不多,尤其在2002年4月1日起國家頒布實施新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后,外資紛紛搶灘中國造紙市場,更使日益窘迫的中國造紙業雪上加霜。

  專家預計,2010-2015年,我國將成為世界第一紙消費大國;到2030年前后,紙消費量可達到2億t,甚至更多;30年內,我國將成為世界紙業強國。

  中國造紙協會負責人認為,加快造紙行業結構全面調整和產業升級,進一步加大對中小企業的結構性調整;加速企業間聯合、兼并,大舉引進外資與民營資本;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與控制能力,努力縮小與國外同業間的差距,是當前我國造紙工業加快發展策略的重中之重。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運行局原副局長謝又喬指出,鑒于今年的生態惡化并未改善,國家環?偩中抻喠藦2001年1月1日起實施的《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加大了對制漿造紙企業關、停、并、轉的力度,對2萬t以下的草漿廠實行強制關閉。而面對巨大的資金缺口,在相關部門爭取國家將造紙工業列為重點扶助產業的同時,企業本身也應積極參與到擴展融資渠道的工作中來,努力向投資主體多元化、資本結構多樣化、資金來源多渠道的方向發展。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相關報道:
APP臨陣撤訴 中國公眾環保行動取得成效
喻國明:中國期刊業——蘊蓄著爆發式的成長
2005年中國紙漿需求缺口預計為1000萬噸
墨、美、加三國將聯合行動限制中國機械進口
熱點推薦
近日,業內領先的行業門戶網站——景華紙業網正式更名為中國紙網,這是中國造紙行業內唯一一家合法使用“中國”字頭的網站。
歡迎投稿
圖片新聞
失去兒子,徐母(右二)已哭干了眼淚
關于本站 | 服務條款 | 版權條例 | 免責條款 | 聯系方式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00-2004.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