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廣西頻道2月22日電(王偉 曾開宏) 欽州市抓住自治區利用外資在沿海地區建設大型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并相應配套建設林漿紙業原料林基地的機遇,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把推進實施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建設作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開發林地資源,促進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經濟翻身項目"來組織實施,創新工作,大力推進林漿紙一體化原料林基地的"第一車間"建設,加快營造規模速生豐產原料林基地,不斷延伸林業產業鏈,真正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全面實施林業工程。
為確保林漿紙一體化項目的順利實施和全市造林綠化工作目標的實現。欽州全市上下統一思想,集中精力,落實措施,掀起"林地大落實、備耕大造林、林業大發展"的熱潮。并利用市場運作機制落實林地,搞好造林。各縣區采取多種形式,實行專業造林和社會造林相結合,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等方式加快造林步伐。在落實林地和備耕工作中,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和當地農民相互尊重、加強溝通,正確處理造林過程中的林地落實、砍伐、手續等各種問題。市林業局出臺落實林地新措施,與金光集團金海公司合作,實行落實林地清理地上物、收購林木、加工木片、銷售一條龍辦法,既加快了造林速度,又整頓規范木片市場,穩定了木片市場價格。
該市還采取降低速生豐產林采伐稅費標準、各級政府貼息貸款、對桉樹等短輪伐期工業原料林減半征收或返還部分林業"兩金一費"和優先滿足速生林采伐指標等優惠政策,致力推動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建設。2001年以來全市已營造速豐林30多萬畝,去年又落實林漿紙一體化項目造林林地52萬畝。其中印尼金光集團去年造林9萬畝,投入造林及撫育林經費1800萬元。1996年至今,印尼金光集團已在欽州造林近60萬畝。
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建設加快推進, 有力地促進該市森林資源的利用,帶動林業產業鏈的不斷延伸。該市林產業發展形成了從效率低下的單家獨戶封山育林到以產業建設與林業發展良性互動,發展連片的豐產林產業化經營,發展林漿紙一體化項目與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區域經濟發展結合起來的良好發展格局。目前全市有林業用地843萬畝,其中有林地750多萬畝,森林面積723萬畝,森林活立木蓄積量1100萬立方米。林地綠化率和森林覆蓋率分別達91%、50%以上,均高于全區水平。去年,全市林業產值14.28億元,同比增長10.16%;林產業年產值達9億元。該市林業發展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個重要渠道,近年年均為全市農民人均增收30元以上。
林業產業化發展給該市發展大林業注入勃勃的生機。靈山縣林業局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在太平鎮茂萱村委種植速生桉8000畝迎來收獲期,去年砍伐3000多畝,平均每畝產桉材4立方,每立方生木切片加工1.4噸,售生材就可收344.4萬元。目前,全市部分桉樹進入輪伐期,每天都有好幾艘裝滿桉樹的貨輪從欽州港開往海口,收到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