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初中國加入WT0,給出版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為增強競爭力,使國內出版業能順利應對國外出版勢力的挑戰,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繁榮發展,出版經營已逐步從單一型向集團型轉化,這一整合過程造就了一些極有競爭力的出版集團。而在各出版社內部進行的各種各樣的改革實踐也證明,靠單兵散將很難取勝;谶@樣的認識,出版社更加重視以出版社為主體進行的各種大型的策劃、組稿活動,以及以編輯室為主體進行的系列書、叢套書的策劃、組稿、出版、發行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出版社要向管理要質量,向管理要效益。因為這些大型的組稿、出版活動資金投入量大,參與人員多,運用科學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可充分降低出版風險,保障各項活動成功開展。
本文擬對項目管理及其在出版活動中的應用進行一些探討。
J·D·弗雷姆認為項目管理是指滿足性能指標,按進度要求,在預算范圍內完成項目任務。從項目管理的定義中可以看出,既講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又講效率的出版活動是非常適用項目管理的科學方法的。
一次大型的圖書出版活動,如四川省師范院校教材出版,是一個典型的項目。它包括策劃、組稿會、教材編寫、編輯加工、出版、發行及反饋等一系列子項目。實施項目管理可對這一項目的啟動階段、計劃階段、執行階段、控制階段、結果階段的各部分工作進行細分,充分考慮到各種因素對每一階段的影響及作用,并針對每一具體任務,確定所需資源(包括人力、物力、時間、資金等)及主從人員,將責任落實到人頭上。以上管理思想及方法,都必須形成文件,以免精心的項目管理流于形式。這些看似繁瑣的工作,對于確保項目滿足各項項目目標,按進度要求在預算范圍內完成,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比如,就組稿會而言,可以細分為選定相關學校,確定參會人員(聯絡、溝通),組稿會議日程安排,確定編寫教材名稱,確定每一門教材的主編、副主編及編委名單,初定交稿日期等項工作。每一項具體的工作都需要投入人力、物力、時間、資金,都需要做認真的計劃和預算。有了周密的安排,可以確保項目的每一步實施都能達到預期的成果。
一次以合作出版圖書為目的的出版活動,也可運用項目管理。對于合作出版圖書的甲乙雙方而言,必須簽訂正式的合作協議。在協議中,可明確該合作將運用項目管理,對擬合作出版的圖書書名、字數、投向市場日期、所需資金、各自承擔的責任及義務、利潤分成、雙方的項目負責人及參與人等進行明確的規定。除此之外,對每一種具體圖書的出版,還可以進行具體而微的項目管理。這樣做的目的,在于規范甲乙雙方的行為,使這種利潤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增大利潤,產生雙贏的結局。進行項目管理,亦可使合作的雙方避免不必要的糾紛或者賬務不清,或者責任不明,最終陷入相互扯皮的泥潭。
以編輯室為主體進行的圖書策劃、組稿、出版活動更帶有明顯的項目性質。編輯室的每一個成員均是項目的干系人(指積極介入項目或利益受到項目執行結果的正面、負面影響的個人和組織),他們對參與項目管理有著很高的積極性,團隊合作互助精神較強。由于他們在日常工作中經常合作,因而共同完成一個項目有著很多的便利,進行項目管理也就更得心應手。如一個編輯室準備在兩年內推出一套傳播學書系,他們便可以運用項目管理。
首先,進行調研,了解此類書的市場份額、競爭對手所占的市場份額、本社這類書的銷售情況、作者的影響力,以及這類書適用于哪類讀者和潛在讀者,從而確定是否出版此書系。在此階段,要對具體的調研理由、調研方式和地點、調研所需經費、參與人員等作具體的規定,以免調研所得材料不實,造成項目失敗。
其次,形成選題預案,提出選題報告。要依據調查情況,精心策劃此書系的出版,充分運用項目管理的思想。如此書系具體書名的確定、作者的選擇、交稿日期、每一本圖書的項目負責人、出版周期的約定、圖書宣傳及發行的方式等情況都要作出明確規定。按照這些規定,對成本(如編審費、照排費、印刷費、封面設計費、廣告宣傳費、稿酬)和利潤要作仔細估算。此過程,要充分考慮到各種市場因素的影響,考慮風險成本,使項目預算更科學,更合理,更合乎實際。
第三,進入出版流程。一旦出版社采納了編輯室的選題,便進入了出版流程,要經歷諸如申報選題、簽訂合同、編輯加工、校對、印刷、發行等環節。項目開始實施,要綜合運用各種項目管理的科學方法,如項目成本估算中的工料清單法、項目時間管理中的繪制甘特圖法、項目成本控制中的掙值分析法、項目質量控制中的繪制帕累托圖法,對整個項目運作過程進行全面的計劃、預算、核算、控制。這些方法的使用,便于對項目實施科學管理和有效控制,以期在預計的時間內,高質量地完成項目。
第四,圖書發行及反饋。這是項目執行的最后階段,也是項目能否最終取得成功的關鍵。圖書出版周期較長,項目干系人由于經過長時間的辛苦勞動,此時往往已精疲力盡,但仍不能忽視這一步的作用。圖書最終是要走向社會的,只有受到讀者認可,項目才算成功了。因此,要按照策劃好的圖書發行方式,多渠道、全方位地進行宣傳,爭取搶占市場先機。在圖書面市后,還應及時收集反饋信息,了解此類書系的銷售情況、讀者意見及建議,以便作進一步的修訂、完善。對失敗的項目也應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找出失敗的原因以供借鑒。
以上的一切工作在項目完成后都應形成文件,歸入檔案。成功的項目和失敗的項目都是出版社的寶貴財富,它記錄了出版社的成長,值得珍藏。
其實,出版社每一本書的出版,都是一個小的項目,都應該運用項目管理的思想和方法進行科學管理。對于每年要出幾百種圖書的出版社而言,如果沒有科學的管理,一切都會雜亂無章。“項目管理”可以理順出版的頭緒,厘清出版的繁雜,使出版活動規范有序地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