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根據美國法律,企業仍有勝訴機會
繼美國對我所有皺紙制品(crepepaper)出口關閉大門后,美商務部定于近日對我國輸美棉紙(tissuepaper)產品作出終裁,極有可能步其后塵。
棉紙案近日將作出終裁
2日,廣東東方金源律師事務所反傾銷專家金焰接受《民營經濟報》記者的電話采訪時指出,本次反傾銷案始于去年2月17日,當時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接受了曼紙業有限公司等7家造紙公司和美國造紙同業國際工會提交對棉紙、皺紙提起反傾銷調查申請。同年,在ITC的4月2日初裁后,美商務部于9月21日裁定初步傾銷存在,涉案企業棉紙制品和皺紋紙制品的傾銷幅度分別為9.55%到163.36%和266.83%。隨后美商務部和ITC分別于去年11月30日和今年的1月,宣布我皺紙制品終裁成立,至此皺紙出口大門徹底關閉。但美方立案后,DOC發現棉紙案較為復雜,即對兩種產品分開進行調查。應棉紙案強制應訴企業———中國航空科技進出口總公司的要求,美商務部已經于1月24日召開了公眾聽證會后,將近日做出終裁。
涉案4家企業至今沒應訴
根據廣東省海關提供的數字,近年來廣東對美國出口紙及紙板也呈快速增長態勢,1998年出口量僅為75噸,2003年出口量已增至4311噸,5年間增長了56倍。“但我國涉案的棉紙制品4家企業至今沒有應訴!苯鹧嬲J為,按說深圳市企業的條件最好———因為今年初就設立了反傾銷應訴專項基金,總額1000多萬元,資助該市企業的律師費用,資助比例10%-30%,就是說,涉及美國棉紙反傾銷案的深圳企業若應訴,專項基金可以資助三成,這么優越的條件,政府也再三提醒,可是他們仍未有動作。
據了解,所謂“棉紙”是指被裁切為等長的薄紙,寬度等于或大于0.5英寸,每平方米不超過29克,包括卷紙、盒裝紙和折疊紙巾。2003年美國薄棉紙的進口總量為9.04億平方米,價值2790萬美元,而生產企業數16家,要比皺紋紙的市場大得多。
企業應有勝訴機會
有關專家介紹,根據美國法律,美商務部仲裁后將提交至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也就是說我企業還有勝訴的最后機會。此外,因本案中美國商務部將印度作為中國產品的替代國,這樣會高估中國產品的成本。替代國規則本身給中國應訴企業帶來不便,并使中國產品成本被嚴重高估的可能性大為增加。雖然中印兩國經濟發展水平相當,但在紙張生產方面差異很大、可比性不強,選擇印度作為替代國有不少缺陷。中國企業提供完整、準確、規范的數據是應對調查、進行是否造成損害和傾銷判斷的重要依據。本報記者將繼續關注此案的進展。(記者 陳偉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