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新聞中心
國內 國際 財經 科技 環保 企業 印包 專題 分析 參考 視點 紙印行 圖片
 

APP在云南思茅造林情況

2005-02-03 中國紙網
 

    (中國紙網 記者何玲報道)為發揮云南省的自然優勢,利用各地現有荒山荒地營造速生林,達到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最佳組合。2002年9月,云南省人民政府與APP中國在昆明市簽署協議,引進金光集團APP先進的營林經驗和林漿紙技術,在云南省思茅市建設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并在思茅地區的瀾滄、孟連、西盟三地先期建設速生林項目。至2004年8月底,三地己造林50萬畝。

    速生林項目以生態系統學、生態經濟學、可持續發展為理論指導,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以林業產量增長和質量增長為目標,正確處理森林資源培育、保護、利用的關系,定向培育優質、高產、高效、短輪伐期工業原料林。建立結構合理、良性循環的用材林生態系統,實行定向培育、集約經營、規模化經營。

一、速生林項目的綜合效益

    思茅實施速生豐產林建設項目,不僅可促進思茅林業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而且對邊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將會產生明顯地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1、經濟效益

    思茅市是一個典型的“邊”、“少”、“山”、“窮”地區,很多群眾還沒有解決溫飽問題。但該地地處南亞熱帶,氣候溫暖濕潤,林木生長快,產量高,采伐利用周期短,運是當地最大的優勢c為加速山區脫貧,建設基地,參與造林營林,增加收益,成為思茅發展的大好時機。多年實踐經驗也證明,建設林業基地,營造紙材林,管林護林,可使農民增加收入。

    通過建設速生豐產林基地,發展現代人工林,農民可以從育苗、定植、管護、砍伐、運輸等多方面增加勞務收入,并且,開展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利用龍頭企業帶動林產業體系的發展,其產業鏈必將帶動一批相關產業的發展,既能為地方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又有利于地方產業結構調整。

現以瀾滄縣的豐產林項目所產生的經濟效益為例:

金瀾滄豐產林有限公司2003、2004年投入支出情況表

    從表中可看出,金瀾滄豐產林公司2003年勞務收入一項就使全縣農民人均增收47元,2004年增加到入均增收176元,豐產林的建設可推動瀾滄地區的經濟發展,縮短與發達地區的差距,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具有重大的意義。

2、生態效益

    以瀾滄縣為例,全縣國土總面積為8807平方公里,由于長期受倍統耕作方式的影響,造成耕地荒蕪,地力衰退,水土流失嚴重[據統計,目前水土流失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20.93%(1842.9平方公里),其中,輕度流失1515.95平方公里,中度流失321.55平方公里,強度流失14.41平方公里]。自2003年4月瀾滄縣大面積造林以來,水土流失得到基本遏制,待全縣300萬畝豐產林基地建成后,不僅能有效緩解其水土流失狀況,改善生態環境,而且森林覆蓋面積將會在原有基礎上增加20%。

    豐產林公司的經營原則是在加快營林進程的同時,做到不破壞生態,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發展。

3、社會效益

    思茅市山多,交通不便,通過引進林業公司,不僅可大面積營造速生豐產林,而且可為當地解決交通不便的問題。如APP為了苗木及肥料運輸方便,在各林區新開和整修林道共317公里,它不僅滿足了App的運輸需求,還為當地農民的出行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此外,在豐產林的項目實施過程中,通過組織當地百姓參與速生豐產林建設,不僅獲得了直接的經濟收入,使大部分農民學到了現代化的營林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而且改變了當地刀耕火種的思想觀念,極大的提高了勞動者素質,為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4、促進地方就業

    公司豐產林項目的實施,不僅能大量安置當地農民就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而且還能為當地吸收優秀人才。以瀾滄縣公司為例,在造林工程剛啟動時,APP于2003年就面向本地各專業學校招聘了200多名林業技術管理人才,思茅林校就有80名往屆畢業生走上技術指導工作崗位。

二、林業公司作業設計與管理

1、樹種選擇

    根據當地地理環境、樹種適宜性分析和林地類型劃分,速生林項目主要選定造林樹種為按樹(尾葉桉、巨按和巨尾桉)、西南樺、思茅松和旱冬瓜。為避免樹種遺傳基因窄化,樹種選擇多品種和多無性系混交,并對郁閉度大于0.2的天然林給予保留,形成“人、天混交林”。公司在追求高產速生的同時,盡量注重森林物種的多樣性,提高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2、取地

    速生豐產林基地建設,土地是基礎。根據政府對森林資源分類經營的總體規劃,APP林務在政府提供的規劃勾劃圖范圍內結合本部對造林地的要求,公司利用遙感數據測量及實際調查結果,合法選取適宜的荒山、荒地、棄耕地以及少數沒有生態價值的灌木林地作為造林地。在規劃林地時,APP林務對原始森林、自然保護區等一些重要森林資源地段都不列入規劃造林地,并在庫區、河流地域和淹沒區以內留200多米作為保護帶。

    在造林時,APP對有一定生態價值的雜灌地都予以保留。如2003年,APP在瀾滄的10萬畝造林地幾乎全部為荒山、荒地及棄耕地。在2004年的造林地中,又對郁密度大于0.2的天然林地全部保留, 此外,為了保護環境和減少當地水土流失,公司特別制訂了《速生豐產林接地工作實施辦法》,明確規定造林地坡度不超過35度。

3、苗木生產

    APP在瀾滄現有4個苗圃(總面積近1000畝,總設計年產量近1億株)基地。為了發揮自身的科技優勢,公司還成立了研發部門,下設組織培養室、菌根寶、土壤及植物養分分析實驗室和病蟲害研究實驗室等,專門從事相關營林的研究工作。林業公司還引進各種先進育苗技術和配套設施,培育良種壯苗。公司苗圃培育苗木有桉樹、西南樺、旱冬瓜等10余個苗木品種系列,在2004年,又引進鄉土樹種近500萬株。

4、造林發包方式

    為了充分調動當地農民造林的積極性,公司造林發包以承包商承包為主。其中,承包商有當地村委會、村民小組、還有當地的林業公司和有營林經驗的個人,承包面積根據自身組織和管理能力及勞動力數量確定,其具體運作由承包商組織當地勞動力或外來民工進行作業,公司只與各公司簽定《造林承包合同》。

5、造林作業

    速生豐產林的營林作業包括:清山、開穴、回填表土施基肥、栽植、撫育五個階段。

6、作業管理措施

    為了最大限度的保護生態,實現林業可持續經營和發展,APP在造林作業過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1)重視新造林地的發展規劃,保留山頂、山腰、溝壑的原生林,在山腳預留10m寬的保護帶,并根據立地條件切實合理地規劃布局林種,使人工林不過于集中,保持森林樹種的多樣性,在營林初期最大限度的保護水土。

(2)采取人工開小穴,注意造林整地方式和強度,減少對土壤表層結構的破壞,防止水土流失。

(3)造林前施足基肥,造林后合理追月巴,保證土壤養分的回歸與支出平衡。

(4)禁止在林內割草砍柴,盡量減少煉山,重視立地的管理與采伐剩余物的回歸,并在采伐時禁止全樹利用,將枝葉和樹皮返還林地,增加土壤有機質和養分。

    APP集團速生林作業規范,要求嚴格,清山、開穴、回土、施用巴、栽植和撫育的每一環節,都要經過嚴格檢查驗收,確保造林的質量。

    此外,速生林項目充分使用現代化高科技,輔助林業作業管理。在測量速生林施工面積時,全部采用先進的GPS測量儀器,進行快速、準確、高效測量。在林務系統管理方面,各林場基本采用手機短信與互聯網相結合方式,快速報送施工作業現場情況,極大地縮短報送時間。不僅對整個林務系統現場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和查詢,提高反應決策能力和管理效率,而且還實現了公司資源系統優化配置。

    不可忽視的是,由于思茅地處“老、少、邊、窮”地區,長期貧窮和觀念落后,科學化的人工造林在當地的推行必然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和困難,但我們不能一葉障目,相信這些問題和困難必將隨著林漿紙一體化的進一步實施而得到逐步規范和解決。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相關報道:
云南政府陷入沉思:APP招誰惹誰了?(圖)
綠色和平組織對APP否認毀林的回應
APP到底冤不冤 國家林業局披露"圈地毀林"真相
APP云南項目涉嫌違規 專家披露未經論證就上馬
云南政府呼吁要用科學發展的眼光看APP投資建林
APP如何解開環保的結 消費者希望APP負責任
浙江飯店業協會:有充分證據證明APP毀林
APP:不是砍林是造林 送來“毀林”解釋材料
熱點推薦
APP中國總經理姚旭升第一次公開亮明自己的觀點,APP并未在云南伐林,更沒有做毀林的事…
歡迎投稿
圖片新聞
云南行的媒體代表們正在參觀桉樹林
關于本站 | 服務條款 | 版權條例 | 免責條款 | 聯系方式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00-2004.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