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網 記者何玲)對于近一段時間,新聞媒體針對金光集團在云南投資發展林漿紙一體化項目的是非功過眾說紛紜,加之此事關系到人類的生態平衡、綠色環保,所以更是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不實的報道也被炒作的沸沸揚揚。
媒體關注的問題越來越多,質疑也越來越多。至此,APP于元月12日在上海召開新聞說明會后,同月21日又特邀新聞媒體及相關組織的代表親往云南進行實地考察,藉此機會澄清事實,以正視聽。 一、APP真的在云南破壞天然林,改種人工林嗎? 這個問題一直困惑著大家,大家都在問APP真的在云南破壞天然林,改種人工林嗎?此次云南行,云南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讓我們了解到,目前APP中國在云南造林約70萬畝,都是在政府規劃并批準的商品用材林基地上進行的,租用的造林基地絕大部分是荒山荒坡,極少部分屬低殘林改造;據調查,農民對低產林、殘次林的處理方式也是合法合規的。所謂的“APP毀林”,實際上就是當地農民對極少數低產林、殘次林的清理。
在低殘林改造行為中,地上物的所有權及處理權都歸當地農民所有,APP無權進行清理,因此也不可能發生所謂的“APP毀林”行為。即使如此,app在和當地合作種樹中,也要求當地在地上物處理過程中保留原地面上的鄉土樹種,以維持生物的多樣性。據云南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當地對極少數低產林、殘次林的清理,也是按照林業部門年初下達的民用材及薪炭材指標進行的,這部分雜木都是用作農民進行茅草房改造或自建房的自用材及薪炭材,是合法合規的?撤チ帜菊呃響泻戏ㄊ掷m,否則將會受到法律制裁。
另外,金光林務高層負責人也表示:APP中國沒有必要在云南采伐林木。理由很簡單:目前APP在云南沒有漿廠,沒有原料需求;偏僻山區交通不便,木材運輸成本高,APP唯一的海南漿廠也不會在云南采購木材;公司也不經營木材業務。
二、云南森林是否真的告危?2750萬畝倒底怎么回事?發展人工純林會造成嚴重的生態災害嗎? 對于前陣有的報道大呼云南森林告危,著實嚇倒了很多關心森林,關心生態、環保的人們,然而問題真的有那么嚴重嗎?事實到底如何呢?云南省林業廳郭副廳長在向大家解釋時,是這樣說明的:所謂森林告危,是指森林的面積急劇減少,森林覆蓋率低于30%的平均水平,就會出現影響生態平衡的現象。但從現有的森林面積、森林覆蓋率來看,云南森林覆蓋率已達到52%,云南森林并未出現告危的現象,發展林紙產業也不會導致云南森林告危。

云南省林業廳領導
目前云南的森林面積為199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已由1978年的24%上升到了目前的52%。25年間森林覆蓋率平均每年增長1.12個百分點,森林蓄積量達到15.48億立方米,比1978年增長了17.3%,平均每年森林長消差保持在697萬立方米左右,保證了森林資源的持續增長。從森林面積、蓄積量和森林覆蓋率看,云南森林并無告危之跡。
說“2750萬畝桉樹就會導致云南全省森林告!蓖耆俏Q月柭,云南政府相關領導申明,“林紙一體化”按照“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建設生態化”的原則,將促進云南經濟與生態的協調發展,實現有序、良性、綠色、循環、可持續發展!2750萬畝”數字不實,在APP中國與云南地方政府的林漿紙項目談判中,納入協議規劃的是915萬畝,另有1000萬畝只是意向。
至于發展林業造紙是否會危及云南的森林資源,云南省研究室研究員在研究報告中指出:世界林紙產業發展取得的經驗表明,在保護好天然林、人工防護林的前提下,發展林紙產業不僅不會導致森林資源減少,反而由于消費需求的刺激,能有效促進人工林面積的迅猛擴大,有利于提高森林覆蓋率。人工純林的生態效益沒有天然林好是毋庸置疑的,但這并不就意味著發展人工純林會造成嚴重的生態災害?v觀國內外像瑞典、巴西、廣東等人工純林發展得好的國家或地區,不但沒有出現生態災害,相反還對凈化環境,改善生態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省林業廳郭副廳長還說,對于云南政府為什么要引進金光集團,我們是這樣認為的:“光靠云南企業做強做大是很有難度,所以我們提出要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同時我們提出要引入兩種資金、兩類企業。這才能對云南林紙產業做出貢獻。補充一點,對做強做大林紙產業,我們林業廳是堅決支持的,對引進金光集團也是表示歡迎的! 三、大面積種植桉樹是否會導致“綠色沙漠”? 林學界一些學者認為:大面積種植人工桉樹林容易導致水土流失、病蟲害加劇、生物多樣性消失和森林火災增多等一系列問題。并且據此認為云南林紙產業的發展會導致“綠色沙漠”。 此次云南行我們實地考察了金光集團在瀾滄縣竹塘鄉東主村張趕梁子的造林基地,造林面積1348.51畝,品種為金光無性系JG-1、JG-2、JG-32,種植時間為2003年7月。另一處是瀾滄縣糯扎渡鄉響水河村的造林基地,面積為4051.15畝,品種為金光無性系JG-1、JG-2、JG-3、JG-4,種植時間為2004年8月。我們發現在種有桉樹的林地上,并非人們所說的桉樹林內“地上不長草,天上無飛鳥”。林地原有的植被如飛機草,紫荊澤蘭、蕨類及少部分雜木依然存活著,林間不時的還傳出鳥叫聲。正所謂“地上仍長草、天上在飛鳥”。
云南省研究室研究員曾說過:有一點不可否認的是相對于天然林而言,人工純林的生態本身就比較脆弱,所有人工林發展都會面臨樹種單一、影響土地、火災及病蟲害威脅等問題。但是,這些都是發展人工林面臨的共同問題,而不僅僅限于桉樹,這些問題不是桉樹的“專利”,把所有的問題都歸罪于桉樹是有偏見的。我們不能只看到造成的負面影響,而沒能預見這一項目的建設將對云南林產業的發展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何種的影響,是不是有點“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之感啊。

云南行的媒體代表們正在參觀桉樹林
四、金光集團的投資行為到底為當地老百姓帶來多少實惠? 金光集團在云南的投資到底為當地老百姓帶來了多少實惠,是否得到大多數老百姓的支持,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對于媒體關于“林基地以每年每畝8角的價格承包給金光集團,被當地人稱為‘白送’”的說法是否正確。云南省研究室研究員在研究報告中是這樣分析的,如果靜止孤立地看這個8角,確實很低,但是,我們應算大帳,算全帳。承包租金僅僅是對土地綜合開發費用的很小一部分,同時對當地農民而言,也僅僅是其綜合收益的很小一部分。農民不但在種桉樹中能獲得較大收益,而且在將來的漿紙項目中能獲得更多的效益。目前APP在云南造林70萬畝,投資3億余元,其中400萬元用于道路修建,7000萬元用于支付農民造林工資,也就是說,除租金外,每畝還要增加道路修筑費6元及其配套設施費用。農民可從造林務工中獲得工資收益每畝100余元。
據測算,印尼金光集團在云南租地營造林紙基地,每畝地50年內一共可為政府、農民直接貢獻的經濟收入近2萬元(平均每畝地每年可產生經濟收入400元,主要包括林木的種植、管護、采伐等勞務費用等,不計算企業所得稅,是8角的500倍,平均每畝比種植糧食多收入100元)。企業的長期發展才能給農民帶來可靠、穩定的收益。如云南省金瀾滄豐產林公司在瀾滄縣完成造林10萬畝,2003年使全縣農民人均增收47元;2004年可以實現農民人均增收97元。
林漿紙一體化,是一個投資大、回報期長,且執行起來非常復雜的一個產業,牽涉的面很廣,如果企業不是財力雄厚、組織嚴密,又對行業能夠非常熟悉準確地把握,是不可能輕易進入這個領域的。對于任何一種產業包括造紙,在開發初期都難免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我們不應求全責備,要求企業十全十美,雖然在開發初期可能會對生態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從長遠來看,是否還會這樣呢?
云南政府的一位官員對記者說,不能因為林紙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就求全責備、全盤否定,不能對這些企業橫加指責,百般挑剔,讓我們好不容易才引進來的企業無法生存和發展,只好一走了之,最后把云南陷入孤立之中。

APP思茅金瀾滄造林基地
云南省有關領導感言:云南發展林紙產業是加快云南經濟發展的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決策,是經過充分的、民主的、科學認證以后,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重要決策,同時是將云南豐富的林業資源轉變成經濟優勢的正確決策;是幫助邊疆少數民族脫貧致富的客觀需求;也是改變我國木漿結構,提高紙品質量、減少國家紙漿進口的方式。 云南經濟社會發展正處于一個非常關鍵時刻,云南林紙產業的發展更是處在剛起步的時刻,請大家多替云南經濟社會發展著想,拜托大家多做正確的輿論導向,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