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芃 林夢達
1月25日,云南省政府聯合省林業廳、省發改委等有關部門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印尼金光集團被指在云南“毀林圈地”一事公開表明他們的態度。
云南省政府副秘書長崔質濤表示,發展林紙產業是加快云南省發展的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決策,選擇金光集團作為合作伙伴是“非常正確的”。云南省政府認為,要堅定不移地發展林漿紙項目。
前一時期,“綠色和平組織”在媒體上披露了金光集團在中國云南的林漿紙一體化項目中有毀林現象,引起了輿論的廣泛關注。崔質濤認為,“綠色和平組織”對云南推進林紙產業橫加指責,對金光集團橫加指責,這是由于他們對一些具體工作不是很了解造成的。對APP的紙漿林基地土地承包金只有40元/畝(50年)一事,崔質濤聲明,國家對林地流轉迄今尚未有明文規定,云南省政府確定的這一承包價格并非只是針對金光集團。事實上,包括云景林紙在內的云南省390多家造紙企業的原料林用地,云南省政府都是收取同樣的租金,給金光集團的是國民待遇。
云南省林業廳副廳長郭輝軍表示,云南省的總林地資源為3.6億畝,生物多樣性受到廣泛關注。但是,云南很貧困,老百姓看著山卻富不起來,地方財政也很困難。個中原因就在于其林業產業非常落后。云南省承擔了全國、乃至全世界保護生態和生物多樣性的重任,然而可以說,云南是“不堪重負”的。
郭輝軍表示,鑒于上述原因,國家林業局對云南省發展林紙產業是肯定的,云南省對于引進金光集團APP中國也是歡迎的。他說,造林大多在偏遠山區,金光集團修造了簡易公路,改善了當地的基礎設施;營造原料林為當地帶來勞務收入,增加了林農的經濟收入;絕大部分造林在荒地上,增加了植被覆蓋,有益于生態保護。至于人工林對生態的影響,郭輝軍指出,應提高一個層次來看。目前國家存在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劃分,后者就是為了追求最大經濟效益的。云南省現有林地2.9億畝,其中公益林1.8億畝,占一半以上,商品林約占49%,他說,在荒山荒地上種商品林對生態是有保護作用的。他指出,有關的砍伐行為,一部分是農民在交地前自己砍伐的。
云南省林業廳林政處王處長在會上表示,金光集團的造林基地的確安排了低產林改造。因為只有對低質林分的森林進行人工改造才能更好地發揮造林的效益。只要符合規劃,改造這類林地是正確的,問題在于當地農民(少數民族)未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
他說,這一情況在全國普遍存在,特別是邊遠山區行路不便,辦證又需要成本,導致許多農民領了砍伐指標卻沒有去辦證,在金光集團介入前也存在這種情況。
云南省政府另一位副秘書長楊建昆表示,發展林紙產業是云南長期的期盼。云南省始終按照全面協調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在發展林紙產業,充分聽取了專家的意見,召開了高層論壇。
有些媒體和組織在事實不清楚或片面了解情況后就進行炒作,任何一個有正義感的人都不會認同這樣的行為。有疑問的人可以去現場看看,讓事實來說話。
楊建昆說,現在出現的問題是全國在發展林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不只在云南一個地方存在,也不是金光集團介入后才發生的問題。
總體上,國家對金光集團的造林是肯定的,應該讓云南的青山綠水造福人民,而不是讓云南人民守著青山綠水過窮日子。
云南省林地資源豐富,林木蓄積量就有15億立方米。但林業產業與東部地區比較卻非常落后,據統計,全省涉林產值只有170億元,甚至遠不如東部沿海的浙江。s800億元)。
崔質濤指出,云南經濟基礎薄弱,對林業投入不夠,而林業產業需要有大量資金投入,這也是云南有大量荒山荒地存在的原因之一。他再一次申明,引進金光集團是非常正確的,今后還將考慮引入更多這樣的合作伙伴。發展林業和林紙產業是當地老百姓脫貧致富的需要,對提高國內紙漿結構、降低紙品進口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