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李霞云
APP(亞洲漿紙業有限公司)是否料到,它和浙江省飯店業協會打這場商譽官司,實際上等于向無數關心環保的人們發出了挑戰。
作為世界造紙業的十強之一,印度尼西亞金光集團的旗艦企業APP(Asia Pulp & Paper Co., Ltd.,亞洲漿紙業有限公司)可能沒有想到,它為維護商譽權在杭州地方法院對浙江省飯店業協會的民事起訴,如今遭到了綠色和平組織的阻擊。
“盡管訴訟標的只有區區220萬元,但它卻足以稱得上一個大案”,浙江司法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員評論認為,當事人一方是世界產業大亨,一方的支持者是影響廣泛的世界性公益組織,更重要的是,案件實際上涉及環保這一世界性話題,因此,“這個官司無論結局如何,都注定被全世界所關注”。
事實恰如這位司法官員所言,盡管APP的浙江飯店業協會之訴還只開了個頭,但世界范圍內的媒體已經蜂擁而至,大家關注的,不是APP能否拿到對它來說不夠塞牙縫的220萬元人民幣賠償額,而是看綠色和平組織到底有多大能耐。
“意外之訴”
2004年11月30日,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金光集團下屬公司APP訴浙江省飯店業協會侵犯名譽權一案。
APP的起訴狀稱,被告浙江省飯店業協會的一項行為由于“缺乏事實依據,已經侵犯了金光紙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及金光集團的名譽權,對原告現在及今后的正常經營造成了嚴重的損害”,APP起訴要求法院判定浙江省飯店業協會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消除影響,在媒體上向原告公開賠禮道歉,并賠償220萬元人民幣。
APP所的被告的這項行為,是指后者于2004年11月18日發布的《關于抵制采購APP紙產品的通知》。在這份通知中,浙江省飯店業協會稱,根據綠色和平組織兩天前公布的一份報告,APP在中國云南省大肆砍伐天然林來營造其紙漿原料速生林,破壞了環境和生態平衡,違反了中國法律,與“保護生態,愛護環境”的環保宗旨背道而馳。
據此,浙江省飯店業協會呼吁全省飯店“立即行動起來,堅決抵制金光集團APP紙產品及其附屬產品”,“要求會員飯店拒絕采購APP公司生產的所有產品”,直至APP中國公司對保護環境作出有效承諾為止。
也許是為了對這一通知的履行作出保障,浙江省飯店業協會在通知中明確提出要將這項抵制行動“作為創建和評定綠色飯店的一項要求”。
“協會在通知中將話說到這個份上,那就不僅僅是個泛泛的倡議了”,浙江省一家會員飯店的中層管理人員對《法人》解釋說,“因為現在評定綠色飯店,對經營狀況有著直接和巨大的影響,而這項評定權又在協會,所以,這樣的通知實際上等于行業規定,我們必須執行”。
一位浙江旅游界人士告訴記者,在浙江這樣旅游發達的省份,省飯店業協會的會員飯店超過了400家,協會的實際影響力和管理作用非常巨大。事實上,就在協會的通知發出后不到一周之時,即有30多家飯店相繼表示將響應協會的通知精神,拒絕使用金光集團APP的產品。
即便如此,光從紙產品本身來說,浙江省飯店業所能消耗的紙張及其附屬產品數量對于APP的產銷量而言也是微乎其微。金光集團官方網站的資料表明,早在1972年,金光集團便從印尼泗水近郊的一家小工廠開始了漿紙業的發展。1994年10月,APP在新加坡注冊成立,現已成為世界紙業十強之一,總資產達100多億美元,年生產及加工總產能約1000多萬噸,擁有100多萬公頃速生林。其旗下的金東紙業,更是世界最大的單一銅版紙生產廠。
該網站稱,現在APP的產品從文化用紙、工業用紙、生活用紙,再到紙漿,幾乎涵蓋了所有的漿紙領域。并且,“林、漿、紙一條龍”的垂直整合式經營,使APP實現了“低成本、高質量”的經營目標。
“問題不在于浙江省飯店對紙產品的消耗量,而在于其抵制行為本身所擁有的放大效應,APP可以容忍失去浙江飯店業的市場,卻不能容忍一個省級行業協會在如此大一塊地盤內對它發出的挑釁!
一位熟悉APP人士認為,盡管APP是世界級造紙業大亨,但龐大的中國市場和優良的中國基地一直受到其非常的重視,而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和龍頭省份,浙江省理所當然成為APP關注的重中之重。“毫無疑問,浙江省飯店業協會對APP的抵制號召,其對APP的負面影響不僅覆蓋浙江全境,更可能通過長三角經濟圈的輻射作用波及中國乃至東亞!
這位人士說:“更要命的是,一個省級行業協會對APP集團發出警告和挑戰,這在中國大陸地區來說還是破天荒,如果任由發展,后果對APP來說不堪設想。所以,APP當然有了強烈反應。”
記者無法知道事發當時雙方的交涉細節,但對于浙江省飯店業協會而言,APP的起訴還是讓他們“頗感意外”。因為恰恰在起訴前,雙方正就抵制事宜進行積極的溝通。
11月25日,APP法務部人員受公司指派專程赴杭與浙江飯店業協會溝通,要求對方撤銷《通知》,并消除不良影響。但后者要求APP先作出不破壞中國環境的書面承諾,且此承諾須得到綠色和平組織的認可。APP拒絕了上述要求,雙方溝通陷入僵局。
11月27日,APP隨即委托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給浙江飯店業協會發出律師函,告知三天內必須撤消通知,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并要求后者在三天內答復。30日,APP向法院提起了訴訟。
“我們希望浙江省飯店業協會能夠為金光集團恢復名譽,并撤銷對下屬飯店的強制性評判標準!盇PP代理律師陳乃蔚向記者表示。
但浙江省飯店業協會副秘書長杜覺祥對APP隨之而來的起訴感到一頭霧水!拔覀兪11月29日收到律師函的,正準備作出回應,沒想到他們已經起訴了!
造林乎?毀林乎?
“我們協會也不是吃飽了撐的!闭憬★埖陿I協會一位工作人員在電話中對記者表示,“正是看到了綠色和平組織那份內容詳實、證據確鑿的報告,我們向會員單位發出了通知!
這位官員所說的報告,就是綠色和平組織于2004年11月16日公開發布的《金光集團APP云南圈地毀林事件調查》報告。負責這份報告的綠色和平組織北京辦事處官員劉兵向《法人》證實,該組織不僅將報告全文向社會公布,還向國家林業局等政府職能部門進行了舉報。
這份報告稱,在世界上,APP是最臭名昭著的森林破壞者之一,印度尼西亞大片的原始雨林已被其破壞殆盡。2002年8月,APP在中國云南開始跑馬圈地,面積達2750萬畝,開始所謂的“荒山造林”。但綠色和平組織在現場調查后認為,這一大片地區內真正的宜林荒山僅占規劃面積的20%。
綠色和平組織認為,APP在云南省特別是思茅地區大量砍伐天然林之后種植作為紙漿原料的桉樹,而桉樹對環境的破壞很嚴重。該組織項目官員劉兵告訴記者,他們在剛剛結束的第三次針對APP的調查顯示,在云南瀾滄江某地,APP砍伐的天然林中,甚至包括那些三個人都抱不攏的100年年齡以上的大樹。
除此以外,綠色和平組織還認為,APP在伐木和奪取土地的過程中存在著嚴重侵犯人權的現象,比如,APP在思茅地區大量侵犯農田,通過政府規劃的方式,用每畝0.8元的代價,獲取年產值可達每畝250元的農田用于原料儲備。
針對綠色和平組織的指責,APP于11月24日作出了正式反應。在它所發布的回復文件中記者看到,APP首先肯定了綠色和平組織“保護地球、改善人類生存環境”的宗旨,認為它“并不為其他利益團體所左右”。
但APP認為,綠色和平組織的這一報告是對APP的“負面渲染”,“是不符合事實和不負責任的”。APP的理由看起來也很充分:種植人工林的本意是通過人工林生產木材,避免人類砍伐天然林來獲取木材。
APP承認自己在云南開展了人工林種植業務,也在研討林漿紙一體化項目的可行性,但它的聲明說:這一項目是符合國家法律法規以及產業政策的。因為,APP在云南僅開展了部分造林業務,沒有進行林木采購或采伐,所以不存在國有資產流失和侵害林農合法利益的可能。
APP強調,自己在云南的造林規劃并未像有些媒體渲染的那么大,許多數字只是APP與當地政府強調合作誠意所表達的意向性愿望,最終實際數字要在對當地環境資源實地勘探并與農民達成協議后才能真正確定。
APP特別說明,他們在云南并沒有工廠,因此根本沒有林木需求,“毀林”之說無疑是“別有用心的造謠”。
“不知這份報告是針對公司,還是綠色環境?”APP中國總部法務部總經理徐新林對媒體說,“如果綠色和平組織純粹是為了綠色環境的保護,就不應該針對公司,而只講云南環境。但在該組織的報告中,針對云南環境的描寫只有五六行。怎能僅僅憑幾個記者到當地去了解所看到留下的樹樁,就得出APP在云南大量砍伐天然林破壞環境的結論?”
桉樹之爭
在APP承認自己造林且沒有否認種植桉樹的前提下,要確定APP的造林行為是破壞環境還是對環境無害,就涉及到一個技術性問題——桉樹對環境的影響。 《現代漢語詞典》對桉樹的解釋是,“常綠喬木,樹干高而直。原產澳大利亞,我國南部也有種植。枝葉可提制桉油,樹皮可制鞣料,木材供建筑用。也叫玉樹、黃金樹、有加利!
在網上搜索,可以找到一篇題為《危害不亞于“怒江建壩”的砍林種桉樹》的文章,該文引用中國西南林學院副院長楊宇明教授的話說,“絕大多數林業、植物、農業以及生態學、生物段性保護的專家都對大規模種植桉樹持反對意見”。
楊教授認為,通過幾十年對桉樹的生物學特性和生態習性進行的長期跟蹤、調查、觀測、分析和系統研究,桉樹對一個地區生態系統和生態環境的影響會造成地力衰退,因為它“對土壤營養因素和深處地下水分的消耗,比一般的樹木消耗量要大得多!
文章解釋說,桉樹在1950年代后期到整個60年代的大規模營種,對當時的綠化造林、荒山恢復,以及對當時的經濟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桉樹葉提煉油后賣給醫藥和化工部門,可以給農民帶來豐厚的收入;桉樹的材質做家具或其它高等用材不行,可以造紙。但是把桉樹引進云南生物段性豐富的地區,特別像在西雙版納、思茅、文山、德宏、臨滄、三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一帶世界生物段性保護的河谷地區,必然要使當地的生物段性衰減。另一方面,桉樹大量消耗土壤肥力和土壤水分,對一個地區土壤水分的平衡也是極為不利的。種桉樹的地方土壤都干燥結塊,桉樹砍了以后,要種其它的植物生長非常困難。
文章稱,楊教授還在去年11月27號由云南省省長召集各行業專家參加的云南經濟發展座談會上明確地發表了反對意見,從林學、生物段性和自然生態保護的角度說明在云南絕對不能大規模發展桉樹,但省里的領導當時只是笑了笑。
文章引用楊教授的話說:大規模種植桉樹“造成的危害并不亞于怒江建壩”。
在注意到這種說法的同時,記者還在APP官方網站上找到兩篇文章,一篇題為《彩云之南:桉樹之爭的最新版本》,另一篇則叫《為桉樹申辯——談談桉樹的生態功能》。
前者引用云南省政府“一位同志的話”認為,造林搞林紙一體化“沒問題”,這位“同志”解釋,由大漿廠大紙廠營造人工速生豐產林,并將營林、采伐、制漿、造紙與銷售組合成良性循環的產業鏈。這就是“林紙(更準確地說是林漿紙)一體化”,也是國際造紙業的主流和趨勢。這樣的選擇,“符合科學發展觀和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
后一篇文章則稱,桉樹林有較好的水土保持功能。文章還試圖以一些調查數據證明,桉樹造林后,旱生植物種類減少,但半旱生植物種類增多,植物蓋度由0.45提高到0.78,并認為地力下降并非桉樹人工林的特殊問題,是絕大多數人工林所面臨的問題。
一位林學專家告訴記者,APP網站上那些文章的說法也不能說毫無道理。但多數專家目前趨向于認定桉樹的大規模種植對環境具有“不可估量的破壞作用”,這和桉樹本身的特性以及大規模種植都有關系。“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那就是在一個本來具有品種多樣性的林區大規模種植桉樹這一單一樹種,必然造成生物多樣性的缺失!边@位專家說。
法律論爭
APP起訴浙江省飯店業協會之后,法院方面已經把開庭日期定在2005年1月初。圍繞案件本身所涉及的法律問題,有關專家和業內人士也展開熱烈的討論。 首先就是浙江省飯店業協會行為的性質問題。盡管APP是以侵犯名譽權的事由提起訴訟,但浙江當地的一些法律界人士認為,此事可能涉及企業間不正當競爭問題。
在中國,APP被業內公認為紙業“老大”,統計數據表明,APP在2002年的銷售額達131億元,幾乎是紙業界第二名——晨鳴紙業——的3倍之多。比如,APP旗下的旗艦: 金旗艦、紅旗艦、綠鋼炮、小鋼炮、黃金搭檔等品牌的復印紙、打印紙、傳真紙、筆記本以及清風、唯潔雅、真真等品牌面巾紙、衛生紙,在市場上幾乎占據了半壁江山。
而浙江飯店業協會要求會員拒用APP紙產品的通知發出后,浙江民眾反響巨大。據當地媒體《現代金報》記者在寧波做的隨機調查表明:有70%的商家和市民表示,如果金光集團真的有在云南大肆砍伐森林的事實,他們將對金光集團的紙產品進行抵制。
對浙江省飯店業協會的行為,有人認為,這是行業協會強制性地指定下屬飯店不使用某種產品,就是限制其他經營者正當的經營活動,構成濫用權力,違背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
反對者則認為,浙江省飯店業協會不是政府機構,不符合《反不正當競爭法》所規定的行為主體構成要件,并且,協會本身也不是經營者,它的行為并非從私利出發,而是基于環境這一公共秩序要求,因此,不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
第二個問題是,企業是否應當擁有名譽權。
APP的訴訟,恰恰是以被告“侵犯名譽權”為由提起的。而在12月10日于北京舉行的一個相關“法律研討會”上,幾位律師首先對“名譽侵權”談了看法。
北京華一律師事務所浦志強律師認為,在西方國家,法人一般不具有名譽權,如果賦予法人以名譽權,將帶來可怕的后果。因為,法人的產品或者服務涉及公眾。如果法人擁有名譽權,那么公眾對法人的批評或者評論,就很容易被法人利用作為名譽侵權的口實。浦律師舉例說,前幾年某電腦公司狀告一位用戶,理由是這位用戶在網上發表的文章侵犯了該公司的名譽,該案以電腦公司最后勝訴結束。
“如果賦予法人以名譽權,那么民眾就不敢隨便評判法人了!逼致蓭煆漠斍肮駥ι鲜泄镜谋O督、新聞媒體對機關法人的批評等多個角度進行闡述,認為法人不應該擁有名譽權。
持相反觀點的是北京惠誠律師事務所的魏汝久律師。他認為,法人分為公法人和私法人,行使公共管理職能的法人如國家機關,是公法人,而其他的法人則為私法人。在魏律師看來,前者不應該具有名譽權,后者則應該具有。
即便如此,魏律師也認為浙江省飯店業協會的行為不構成對APP的名譽侵權。因為根據最高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的若干解釋》第九條規定:消費者對于生產者、經營者、銷售者的產品進行批評,不應當認定是侵犯名譽權。
另有參加研討會的法律人士認為,在中國,法人具有名譽權是不爭的事實,因為民法通則和最高法院的有關司法解釋,已經足以證明中國的法律和司法都賦予了法人的名譽權。“事實上,私法人就是法律上‘擬制的人’,它和自然人的區別僅僅在于有無生物體的特征,除此之外,它和自然人沒有兩樣!
第三個問題是,作為一個行業協會,浙江省飯店業協會號召抵制某個企業的行為是否符合法律的規定或者是否適當?
據媒體報道,早在APP提起訴訟前,浙江大學法律系主任吳勇敏就曾提出,飯店業協會的《通知》中所要求的內容有欠慎重。他認為飯店行業協會不應該在倡議書中明確要求成員拒用APP紙產品,并以此作為評定綠色飯店的標準之一,這樣做容易引起法律糾紛及飯店行業的內部矛盾。
對此,浦志強律師認為,《通知》僅僅是一個倡議。協會有權利發出倡議,有權利搞活動,而且有權利制定活動章程。如果會員不認可,他可以不參加這個評比。
但另有人士亦提出,就浙江飯店業而言,當多數飯店都加入了這個協會,并且這個協會的一些評比活動實際上已經能影響會員的經營狀況時,輕率地說某個會員“不同意抵制就可以退出”,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痛。這位人士的意思是,協會的通知要求事實上已經構成了對會員單位的強制命令;谶@種命令,協會的行為值得打個問號。
除卻上述爭論,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在于:浙江省飯店業協會所發出的通知是基于綠色和平組織的一份報告,那么,協會是否可以直接采納一個非政府國際性組織的報告而作出一項對某特定企業不利的舉動呢?
法學專家分析認為,這個疑問包含了很多技術性問題。比如,綠色和平組織的報告是否可以列入當然可以采信的證據范圍?換句話說,綠色和平組織的報告,是不是像政府文件、法院的生效判決一樣可以一味信任?再比如,如果綠色和平組織的報告有不夠準確或者失實的地方,浙江省飯店業協會是否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綠色和平組織阻擊
就在APP起訴浙江省飯店業協會的同時,有關APP的行為是否破壞環境的話題也日漸成為坊間議論紛紛的話題。 11月16日,綠色和平組織在北京發布關于APP問題的報告后,《中國日報》、《中國青年報》、《北京青年報》、《法制早報》等主流媒體先后對此進行了報道。
上述媒體的文章經網絡傳播后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有人估計,相關文章的點擊數可能超過了1億人次;而這些文章中的多數似乎在暗示APP的“罪過”。一家媒體甚至直言:在浙江省范圍內,APP已經成了“毀林”的代名詞。
或許正是看到了輿論形勢的急轉直下,APP急于通過訴訟來解決這個“大是大非”的問題,所以才有了未等浙江省飯店業協會對其律師函的回應即匆匆起訴的局面。不過,也有報道說,金光集團國際總部可能不滿中國總部隨之匆忙起訴浙江省飯店業協會的做法,所以,中國總部已采取了妥協措施:若“協會”撤銷抵制APP,APP亦可撤銷對“協會”的起訴。
不管怎樣,起訴之后法院已經正式受理,且明確了開庭時間。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雙方達成妥協的可能性不大。所以,這場官司已是“開弓之箭”。
縱觀事態發展的前因后果,綠色和平組織應該算是整個事件的“始作甬者”——該組織不僅以長篇大論和多媒體手段直指APP毀林和破壞環境,而且通過新聞發布會等方式,向公眾力陳APP之錯;針對性之強,言辭之激烈,“非常態可以比擬”。
但耐人尋味的是,APP卻沒有起訴綠色和平組織,而是將借綠色和平組織報告抵制APP的浙江省飯店業協會告上法庭。
為什么在起訴時舍重求輕,APP沒有解釋,其他人也不得而知。在12月10日綠色和平組織舉辦的法律研討會上,一名自稱《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男士將這個本來應該拋給APP的問題向綠色和平組織提了出來。
顯然,綠色和平組織對此問題非常興奮,有關官員不僅對提問的記者大加褒揚,而且還將特意準備的一件禮物當著眾記者的面送給了這位提問人。該組織的官員在會上稱,“我們早就設想有人提這一問題,因此特意準備了一件禮物”。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綠色和平組織的項目官員盧思騁毫不隱諱自己很樂意當被告的心態,他說:“APP不應該告浙江省飯店業協會,如果他真的覺得這個案子里面我們提出的證據是有問題的,我們報告是有錯誤的,APP應該直接告綠色和平組織……我們希望APP挑選一個正確的對手,而不是以大欺小!
“APP不起訴綠色和平組織是很明智的選擇”,一位觀察人士認為,盡管綠色和平組織在中國大陸地區尚未獲準注冊,但在全世界范圍里,該組織致力環保公益、不受任何利益集團左右的宗旨以及長期以來因此所做的大量公益事業,已經贏得了世界性的崇高聲望,所以,即便對綠色和平組織的批評有更大的反感,APP也不敢貿然冒天下之大不韙起訴,否則,將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