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動態平衡 價格穩中有升
——APP中國營銷總監鄧德永先生談銅版紙價格走勢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2004年國內銅版紙的價格走勢。簡單來講,2004年的銅版紙價格可謂“大起大落”。年初是“起”,而且起的幅度比較高,每噸上漲800~1000元左右。下半年走入跌勢,跌到11月底,我認為基本上到谷底了。12月,銅版紙價格趨于穩定,部分產品的價格已經開始回升。因此,我認為在12月份,銅版紙價格進入“拐點”。
2004年,銅版紙價格為什么會“大起大落”呢?我認為主要還是供求關系變化所致。上半年,尤其是第一季度,國民經濟增速很快,對紙張的需求也快速膨脹;與此同時,原材料、動能、運費持續上漲,國際漿價大幅上揚,導致紙張價格大幅上漲。第二季度,雖然國家開始進行宏觀調控,但由于運行慣性,調控效果并沒有立竿見影地顯現出來。但伴隨著國家宏觀調控力度的加大,調控效應在隨后的幾個月里逐漸呈現。因此到了八九月份,銅版紙的需求量下跌得比較多,供求關系發生變化。時至第四季度,市場情況趨暖,銅版紙的需求量也有所回升。同時,各紙廠在第三季度銷售不旺時積累的庫存,也基本在近幾個月消耗完畢,使庫存回復到正常狀態,達到安全庫存。這是對2004年銅版紙市場走勢的簡單回顧。
2005年,銅版紙的價格走勢如何?我個人認為全年價格還將有起有落,但總的趨勢會比較平穩地往上走,全年平均下來的漲幅,每噸應該在500~700元。
判斷紙張價格的市場走勢,基于以下3個因素。
第一個因素:市場供求關系
首先,我們來看供應面。2005年,國內紙廠將上馬幾個新項目。一個是金東的三號機將在五六月份投產,預計增加產能50萬~60萬噸,當年可實現25萬~30萬噸;另一個大項目在山東太陽,八九月份投產,預計增加產能20萬~25萬噸,當年實現7萬噸左右;還有一個項目在蘇州紫興。這幾家增加產能的企業,將使2005年內地銅版紙市場的實際供應量約增加10%~15%左右。
再來看需求。從往年的發展來看,銅版紙的需求增長會比我國GDP多幾個百分點,根據我們這幾年的統計,每年銅版紙需求的平均增長率都在15%以上。我認為,中國銅版紙的需求量在2010年以前還會保持比較高的增長率。在這樣的增速面前,2005年供求關系整體上來說應該是基本平衡的。
講到供求關系,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進出口市場。中國銅版紙的發展特點,是進口數量逐年遞減,相對應的是,出口數量卻在逐年上升。2000年以前,國內銅版紙市場80%都是進口紙,那時每年120萬~130萬噸的需求量,需要進口100萬噸來滿足。但近幾年,國際紙商在國內建廠的越來越多,導致銅版紙市場的主打產品不再是進口紙,而是國產紙。2004年接近300萬噸的需求量,進口紙大約只有50萬~60萬噸。同時,經過持續的市場整合,目前國產紙的供應量80%~90%集中在幾個主要的生產商,例如金東、晨鳴、蘇州紫興、大宇、泉林等,這些公司參照國際紙商的運作慣例,會同時推進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銷售,并在兩個市場間尋求平衡。他們自發的市場調節,在客觀上也會促使市場達到動態的供需平衡。
第二個因素:成本
造紙的成本主要是木漿或者廢紙、水電氣等動能、物流倉儲費用等,大部分都是企業難以控制的成本。其中,紙漿的費用占總成本的比重最高,動能、物流等費用的比重也較大。就紙漿來說,我個人認為,2005年的漿價走勢與2004年相似,不會大漲,也不會大跌,總體看來,價格可能會向上走一點,但不會漲得太多,這一點對紙廠的成本控制比較有利。但在水電氣動能及物流方面,形勢很不利,煤價一直在大幅度地往上漲,一年間,每噸單價已經成倍提升,預計明年還會大幅上漲;煤價漲電價就漲,相關動力費用的成本壓力在2005年都會增大。再來看石油,中國是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國際石油價格也保持著較高水平,帶來運輸費用、化學藥品包裝材料等費用的上升。2004年國內各紙廠的銅版紙運輸費用至少漲了50%左右,因為紙廠本身毛利偏低,運費的增長給紙廠也帶來了比較大的負擔。各項成本增長因素中,還有財務費用,人民幣可能加息,預示財務費用還會上升。綜合上述幾方面因素,我認為基于成本的壓力,2005年的銅版紙價格也會略有上漲,但并不會急劇。
第三個因素:宏觀環境
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已經初具成效。國家關注環境保護等因素,促進各行業協調、健康地發展。未來,由于環保問題越來越受重視,小紙廠會失去生存的空間,這一點有利于減少低水平重復建設引起的惡性市場競爭。
2004年,美元在國際市場逐漸成為弱勢貨幣,預計在2005年繼續走弱。美元的走弱有利于進口紙漿等原料的價格下降。此外,國內一些大的銅版紙生產企業例如APP、晨鳴已經把相當一部分產能對準國際市場,這樣做也有利于緩解國內銅版紙市場的供需矛盾,有利于維持價格的穩定。國際上很多大型紙業公司早已采用了這種做法來維護市場的穩定。
我個人認為,銅版紙的市場發展格局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中國造紙業的發展方向。除了銅版紙以外,其他的一些紙種,例如書寫印刷紙也會從分散化走向集中化。中國已經從造紙大國轉變為造紙強國,2004年便是一個拐點。總之,2005年價格呈穩中有升的態勢。只有紙價相對平穩,漲升有序,紙廠、印刷廠、漿廠才能共同獲取盈利的空間,實現雙贏,市場也才能健康、穩定地向前發展!队∷⒔浝砣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