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調查報告引發一場環保公益活動,一場環保公益活動又引發一起名譽侵權訴訟。在2004年的暖冬,世界紙業大亨--金光集團APP(中國)公司與中國一個地方行業協會開始了雙方都認為對己不平等的較量 公益活動引發的訴訟
事情的起因是一份調查報告。
2004年11月16日,世界綠色和平組織公布了《金光集團APP(中國)公司在中國云南圈地毀林事件的調查報告》。該報告顯示,印尼金光集團APP(中國)公司在云南省大肆砍伐現有天然林來營造其造紙紙漿原料速生林,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和中國"國家天然林保護工程",嚴重破壞當地生態環境和生態平衡。
看到這個消息后,11月18日,浙江省飯店業協會迅速起草了一份《關于抵制APP紙產品的通知》,呼吁全省417家星級飯店立即行動起來,"堅決抵制金光集團APP(中國)公司紙產品及其附屬產品"。通知要求全省會員飯店拒絕采購APP公司生產的所有產品,并以此作為創建和評定綠色飯店的一項要求。
第二天,浙江省30多家飯店致電浙江省飯店業協會,支持協會的呼吁,不再采購金光集團APP(中國)公司紙產品。
這一抵制活動經媒體報道后,驚動了近在上海的金光集團APP(中國)公司。11月24日下午,金光集團中國總部在自己的官方網站上發布《針對綠色和平組織指責APP毀林報告的回復》的聲明,稱綠色和平組織的指責是不符合事實和不負責任的。第二天下午,金光集團又派法務部主任徐新林等人赴杭州與浙江省飯店業協會交涉。浙江省飯店業協會希望金光集團做出保護環境的有效承諾,金光集團則表示,原來沒有、將來也不會有亂砍伐樹木和破壞環境的經營理念。經過多次溝通,雙方未能達成一致。
11月27日,金光集團向浙江省飯店業協會發來一份律師函,稱飯店業協會的《通知》缺乏事實依據,要求協會在三天之內給出答復。
"11月29日收到律師函后,我們正準備做出回應,但沒想到他們已經起訴了。"浙江省飯店業協會副秘書長杜覺祥對《商務周刊》說。
11月30日,金光集團APP(中國)公司以"侵犯金光紙業與金光集團的名譽權"向浙江省飯店業協會提出法律訴訟。要求浙江省飯店業協會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消除影響,在媒體上向原告公開賠禮道歉,并向被告索賠220萬元人民幣。
12月1日,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法院正式立案。"既然協商不成,我們也只好積極準備應訴。而且,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收到APP公司正式的承諾,我們無法、也不能停止綠色行動。"杜覺祥說。
12月10日,一個相關的"法律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2005年1月14日,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法院將對此案開庭審理。 訴訟的爭議
浙江省飯店業協會是否存在對金光集團APP(中國)公司的名譽侵權?雙方各執一詞。 "他們直接侵害了我們的利益。"金光集團APP(中國)公司法務部主任徐新林對記者說,浙江省飯店業協會的行為缺乏事實依據,已經侵犯了金光紙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及金光集團的名譽權,并對金光紙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及金光集團現在及今后的正常經營造成嚴重的損害。
印尼金光集團成立于1972年,旗下APP(亞洲漿紙業總公司)的漿紙生產能力位居亞洲第一。除了印度尼西亞,APP的最大投資地就是中國。金光集團APP(中國)公司及其下屬企業在中國市場上至少擁有20個產品商標,"旗艦"、"清風"、"唯潔雅"、"真真"等復印紙、面巾紙品牌在市場上隨處可見。
從目前看,浙江省飯店業協會的抵制確實對APP公司產生了一定影響。據杭州《都市快報》報道,就在浙江省飯店業協會發出《通知》后的第二天,浙江省30多家飯店不再采購APP公司的紙產品,其中50%左右是杭州的飯店。而據《現代金報》記者在寧波做的隨機調查發現,有70%的商家和市民表示,如果金光集團真的存在毀林的事實,他們將對其紙產品進行抵制。有關的市場資料顯示,APP的"唯潔雅"和"清風"在浙江的同類產品中占一半以上市場份額; "旗艦"、"金旗艦"等品牌的辦公用紙,銷量更是在整個浙江省占50%以上。
但是,浙江省飯店業協會則稱,他們是從網上看到綠色和平組織的調查報告以及媒體做的新聞調查而發出的倡議。
綠色和平組織森林項目副主任劉兵在接受《商務周刊》采訪時也明確表示了對浙江省飯店業協會的支持態度。"浙江省飯店業協會完全有理由相信綠色和平組織調查報告的真實性。"他說,"如果APP要告,完全可以告綠色和平組織。"
杜覺祥告訴記者,其實,浙江省的綠色飯店活動已經做了很多年,綠色飯店的評定活動自開展以來,一直倡導"生態浙江、綠色環保"的理念,綠色采購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因為綠色和平組織的報告,我們才突然開展綠色活動的。"他說。據了解,早在2003年11月17日,浙江省綠色飯店專業委員會就已經成立,目的是為加強綠色飯店的評定和管理工作。杜覺祥擔任該委員會的主任委員。
北京華一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浦志強對《商務周刊》說,是否存在名譽侵權要看是否構成侵權的四個要件,即:損害事實、行為違法、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有因果關系、有主觀故意。"就此案而言,浙江省飯店業協會顯然在主觀上并沒有侵害APP名譽的意圖,他們做的只是一項公益活動。"浦志強說。在他看來,《通知》僅僅是一個倡議,因此,"協會有權利發出倡議,有權利搞活動,而且有權利制定活動章程。如果會員不認可,你可以不參加這個評比"。 民商法專家、北方工業大學王素娟教授在接受《商務周刊》采訪時則認為,飯店業協會做出的倡議中,存在著產品評價的內容,這確實應該屬于企業的名譽權范疇。因此,不管APP公司毀林的事實是否存在,浙江省飯店業協會的行為都會對APP公司的聲譽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她強調,是否構成名譽侵權,關鍵還是要看金光集團APP(中國)公司是否存在云南毀林的事實。 "毀林"究竟是否謠言?
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非法采伐率最高的國家,而金光集團又是其最大的紙漿生產者,所以盡管金光集團一直宣稱其"使用的所有木材來源都有合法證明",但這并沒有得到各環保組織和媒體的信任。
有報道稱,"APP云南毀林事件"最初是一位美國記者通過自己的渠道得到消息后予以報道的。隨后,2004年7月12日出版的《中國新聞周刊》又以封面文章《云南森林告!穲蟮懒嗽颇鲜∨cAPP合作項目危及滇南生態,引起國內關注。
之后,綠色和平組織赴云南對此事件進行調查。經過對金光集團APP公司在國際和國內操作的調查,綠色和平組織認為,金光集團基本上延續了其在印尼以及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做法,通過一些手段,繼續把"不平等條約"施加給當地人民,即"砍中國的樹、圈中國的地、貸中國的款、用中國的人、賺中國的錢、破壞中國的環境"。
綠色和平組織提供給《商務周刊》的報告顯示,金光集團與云南省簽訂的合作項目中確有問題。在云南省林業廳給云南省政府的工作報告中指出,思茅地區"宜林荒山面積不能滿足項目需要。隨著合作的深入,金光集團提出將漿紙材基地面積從600萬畝擴大到1200萬畝,項目規模不斷擴大。從思茅現有林地資源來看,無林地僅有280萬畝,如果要營造1200萬畝紙漿林,只能對現有林進行采伐,重新營造速生豐產林"。
在接受《商務周刊》采訪時,綠色和平組織森林項目副主任劉兵認為,APP在中國基本上炮制了其在國際上的一貫違法運作手段。"APP在中國云南的荒山造林可謂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劉兵強調,"在世界對APP說不的時候,中國決不能成為森林罪犯的最后一塊保留地;在APP停止砍伐印尼天然雨林的時候,中國更不應該允許APP掠奪森林資源,轉嫁生態危機;利用資本帽子戲法,轉嫁財政危機;以發展的名義混淆視聽,踐踏中國法律。" 同樣是非政府環保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中國負責傳媒和對外交流的官員孫鈺在接受《商務周刊》采訪時也認為,盡管他們并沒有掌握相關證據,但基于以前APP在其他國家有過毀林的行為發生,在中國的大規模圈地,令他們對APP是否會在中國重復以前的行為表示擔憂。
《商務周刊》就此致電金光集團APP(中國)公司,該公司文宣部告知,他們已經在11月24日就綠色和平組織的報告做出了回復,駁斥了綠色和平組織對APP"不符合事實和不負責任的指責"。
APP聲明稱,APP種植人工林的本意是通過人工林生產木材,避免通過砍伐天然林獲取木材;APP確實在云南開展了人工林種植業務,也在研討林漿紙一體化項目的可行性,但項目進展是符合國家法律法規以及產業政策的;APP在云南僅開展了部分造林業務,沒有進行林木采購或采伐,無論是經濟林還是天然林都沒有,所以不存在國有資產流失和侵害林農合法利益的可能。APP強調,其在云南并沒有工廠,因此根本沒有林木需求,"毀林"之說無疑是"別有用心的造謠";而他們在海南的林漿紙項目,"得到了政府和農民的支持","項目進展順利"。
APP承諾,將繼續嚴格審查所有供應商的資質和木材來源,以確保所使用的任何木材,都符合產地國家的環保和法律規定。APP同時表示,為進一步了解事實真相和全面情況,APP歡迎政府有關部門、媒體以及綠色和平組織等能親身到現場進行認真、廣泛的實地考察。 該工作人員提醒記者注意,APP(中國)公司曾于2004年12月2日宣布了自己在海南洋浦新建的海南金海漿廠的木材采購政策。該政策禁止采購來自于原始森林的木材,并要求漿廠在自己的木材供應鏈中,"剔除任何來自于已被確認為高保護價值森林(HCVF)的熱帶雨林的木材"。
對此,孫鈺表示,WWF對APP將此項承諾付諸實施的行動表示歡迎。她說,WWF也一直在推動其他公司取消使用在供應環節中破壞生態環境的木質原材料。"WWF認為,負責任的紙業公司應該抵制來源于高保護價值森林或者替代高保護價值森林的人工林的紙漿用材。"孫鈺說,APP聲稱要就綠色和平組織對于其在云南經營行動的指控進行獨立調查,"但WWF呼吁,APP應該保證這一評估行為真正是獨立、透明并尊重調查結果的"。
然而,事情并沒有因APP的聲明而結束,也沒有APP公司想像的那么簡單。在APP做出回復后不久,2004年12月17日出版的《南方周末》再次發表不利于APP的調查報道。該報道稱,"引起環保人士擔憂的是'合同上看不到的東西',即所謂的紙漿原料林基地實際上大部分是現有林……將這些現有林圈入作為基地林,顯然違反了國家相關法規。"云南思茅市分管林業的副市長關鼎祿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訪時直接指責說:"都是金光(集團)惹的禍。"
緊接著,12月18日,綠色和平組織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再次向媒體公布了新的證據。這些證據是該組織通過三次實地調查收集的,包括調查錄像、砍伐現場圖片和對當地居民的訪談。
劉兵說:"APP在事實面前拒不承認在云南的違法操作,我們有必要把更多的真相公之于眾,呼吁更多的消費者起來對APP說不。"
事情再次升級。由于本刊尚未在云南獲得完整證據,關于金光集團APP(中國)公司云南毀林事件的真相,記者尚不敢妄下結論。但可以肯定的是,APP公司并未拿出讓公眾信服的證據來表明自己的清白!渡虅罩芸吩码妵伊謽I局新聞處,該處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國家林業局已經開始重視這個事情,并于2004年12月13日派員就云南毀林情況進行調查核實,結果將會在近期公布。 行業協會的角色尷尬
在事實真相尚未完全大白之時,"金光集團APP(中國)公司對浙江省飯店業協會名譽侵權的起訴,已經折射出中國非政府組織(NGO)的尷尬處境。
"這是我從業以來第一次聽說在中國有企業將NGO告上法庭。"劉兵說,他在綠色和平組織已經工作一年有余,而此前也一直在一些非政府組織中擔任工作。"即使在國外,NGO在從事公益活動中也極少遇到類似的訴訟。"他說。
浙江省飯店業協會副秘書長杜覺祥在接受《商務周刊》采訪中也坦言,他們的初衷并不是針對企業,在此之前他甚至連APP公司的具體情況都不是很了解。顯然,對于這次被訴,浙江省飯店業協會始料不及。
然而,即使對于金光集團而言,這種訴訟也是第一次。事實上,浙江省飯店業協會并不是第一個公開倡導抵制APP產品的組織。綠色和平組織向《商務周刊》提供的資料顯示:在英國,非政府組織"地球之友"2002年發表了名為《臥紙藏龍》的報告后,英國已經呈現出進口商拒絕購買APP產品的趨勢;2003年,最大的意大利繪圖紙生產商也接受了綠色和平意大利辦公室的請求,停止從印度尼西亞進口紙漿和紙張;美國辦公家具連鎖公司(Office Depot)是世界最大的紙類中轉商,同時也是第一個公開聲明不再接受APP產品的大型公司;2004年8月,最大的德國紙類產品批發商麥德龍(Metro)同意停止購買APP的復印紙;同月,在印度尼西亞召開的亞洲森林合作伙伴會議上,世界自然基金和其他日本非政府組織幾經游說,理光公司(Ricoh)和其他一些日本公司表示將聯合抵制APP產品……
值得關注的是,這些非政府組織和企業均未遭到金光集團APP公司的起訴,是什么原因促使APP公司對浙江省飯店業協會的此次抵制行為提起訴訟呢?
就此問題,《商務周刊》試圖再次采訪APP(中國)總部,該公司文宣部主任金煜純告知記者,公司內部會召開會議安排時間回答本刊的提問。但到本刊截稿時止,APP(中國)總部并未就此做出答復。
這一點,杜覺祥也很不理解:"企業的聲譽是要靠自己維護的。當時那么多組織和媒體進行調查和報道的時候,APP公司難道就沒有感覺?如果當時就予以澄清事實,也就不會發生今天這樣的事情。"因此,杜覺祥認為,此次訴訟,"APP意在恐嚇中國公眾"。
但一些法律界人士指出,浙江省飯店業協會的行為確有些把柄可抓。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NGO研究所所長王名教授認為,作為互益性公共機構,行業協會不應被政府或某一企業所控制,但中國的行業協會普遍存在兩個問題,即"非政府組織的政府性"和"非營利組織的盈利性";浙江大學法律系主任吳勇敏教授也認為,飯店業協會不應該用《通知》作為倡議書,明確要求成員拒用APP紙產品,并以此作為評定綠色飯店的標準之一。
"在中國,行業協會具有一定的政府背景,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因此浙江省飯店業協會的初衷可能是好的,但以后在進行這種公益性活動時應該慎重。"北方工業大學民商法專家王素娟教授再三強調了APP公司是否存在毀林的重要性,"因為此案如果浙江省飯店業協會敗訴,對于中國以后NGO組織將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盡管根據本刊了解,金光集團總部對其中國公司匆忙起訴浙江省飯店業協會的做法表示了不滿,APP中國公司也采取了妥協措施:只要浙江省飯店業協會撤銷抵制APP產品,APP亦可撤銷對其的起訴。但杜覺祥依然感到壓力很大,因為妥協并不容易。"假如敗訴,就我個人而言,我會引咎辭職,對以后公益活動的積極性也會降低。我們代表的是社會公益,不應該受到責備。"杜覺祥說,"當然,我們的協會還會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倡導公益活動。" 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在接受《商務周刊》專訪(見本刊2004年第24期)時曾說,世界環保事業的最初推動力量來自于公眾,沒有公眾的參與就沒有環境運動,中國政府將積極推進環境保護的公眾參與。
正是這句話鼓舞了杜覺祥。"我們對前景非?春,我們是不懼怕APP的威脅利誘的。"杜覺祥說。(謝良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