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這樣評價金光集團此次訴訟,表面上看是金光集團在和浙江飯店業協會打,實際上卻是在和綠色和平組織過招。此言可謂一語中的。
APP云南圈地毀林?
11月16日,綠色和平組織發表了措詞嚴厲的《金光集團APP云南圈地毀林事件調查報告》,指謫金光集團APP所謂在云南“荒山造林”是一個美麗的謊言。
據該報告披露,自2002年8月金光集團開始在云南實施桉樹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后,短短的一年多,金光集團已經在云南圈定了2750萬畝林紙漿基地,到今年年底,金光集團已完成72.42萬畝的桉樹速生豐產林基地建設。報告指責金光集團龐大的2750萬畝桉樹林基地,并非如其所宣稱的“全部都是荒山(造林),整個云南100%都是荒山(造林)! 其中將近一半是繁茂的森林。如果規劃得以順利落實,這些林木資源勢必遭到砍伐,整個滇南的生態將受到致命性打擊 。目前已有為數不少的天然林被砍伐。相對于以生物多樣性著稱的云南,大面積種植單一樹種桉樹將會危及云南的整個生態系統。
報告援引今年6月20日的國家林業局《關于認真整改森林資源管理中有關部門問題的通知》(林資發[2004]106號)稱,“根據2002年9月30日金光集團與云南省政府簽署的備忘錄,金光集團的紙漿林基地按50年每畝40元收取土地承包金(合每年每畝承包費僅0.8元),林木協議轉讓價格為每立方米70元,其中國有部分折價入股,集體部分由金光集團現金支付!
報告指出,“隨著當地漿紙廠的日漸擴大規模,當地很多思茅松林將遭遇被采伐的命運——思茅松是可以長久為當地農民們帶來直接財富的樹種。一株思茅松一個月大概可以割五六刀,可以連續割脂20年至25年,當地5500多采脂農戶此項的年均收入在7000元左右。樹砍伐后,不少農戶因此返貧。
據了解,在《調查報告》公布前,綠色和平組織曾經和金光集團進行過聯系,在11月16日新聞發布會召開的當天下午,綠色和平組織就通過特快專遞將《調查報告》寄往上海的金光集團中國總部。但金光集團一直沒有回復,就在11月18日浙江飯店業協會的抵制《通知》見諸報端后的幾天里,金光集團一如從前對待媒體批評的態度——沉默。隨著當地飯店的不斷響應,媒體的連續報道,金光集團終于開始發起反擊。
APP接招
11月24日,金光集團中國總部正式發表《針對綠色和平組織指責APP毀林報告的回復》,稱綠色和平組織“對APP的指責是不符合事實和不負責任的。”回復中金光集團強調其種植人工林的本意是,通過人工林生產木材,避免人類砍伐天然林來獲取木材。金光集團確實在云南開展了人工林種植業務,也在研討林漿紙一體化項目的可行性,該項目進展是符合國家法律法規以及產業政策的。
“我們在云南僅開展了部分造林業務,沒有進行林木采購或采伐,無論是經濟林還是天然林,所以不存在國有資產流失和侵害林農合法利益的可能;” APP稱,其“在云南的造林規劃并未如有些媒體渲染的那么大,許多數字只是APP與當地政府強調合作誠意所表達的意向性愿望,最終實際數字要待對當地環境資源實地勘探并與農民達成協議后才能真正確定。我們在云南并沒有工廠,因此根本沒有林木需求,‘毀林’之說無疑是別有用心的造謠。”在關于種植桉樹的問題上,APP認為學術界對此存有爭論,擔心雖然是必要的,但事實是不存在的。
僅僅過了一天,綠色和平組織就對金光集團APP中國總部的回復發表了回應聲明。聲明表示,“綠色和平組織歡迎APP的回應,并希望APP增加對媒體、非政府組織及消費者的透明度,以便公眾可以了解事情的真相?墒牵珹PP對指責的否認中既沒有提出證據,也沒有公開與云南項目相關的數據。”綠色和平組織針對金光集團的辯解進行了逐一反駁:
APP說他們在云南的項目只是造林,并不涉及“林木采購或采伐”。
事實上,根據云南省林業廳在今年7月20日完成的《關于對金光集團在思茅建設林漿紙一體化項目的情況報告》:“隨著合作的深入,金光集團提出將紙漿材基地從600萬畝擴大到1200萬畝,項目規模不斷擴大。從思茅現有林地資源來看,無林地僅有280萬畝,如果要營造1200萬畝紙漿林,只能對現有林進行采伐,重新營造速生豐產林……由于現有商品材指標,遠遠不能滿足加工企業的加工能力,勢必造成突破商品材限額,甚至會突破年采伐現額總量!
APP在云南的項目是不是存在“國有資產流失和侵吞林農合法利益”的問題?
在國家林業局的有關報告中明確指出:“根據2002年9月30日金光集團與云南省人民政府簽署的備忘錄,金光集團擬承包1065萬畝紙漿原料林基地,按承包經營50年,每畝土地承包費40元(合每年每畝承包費0.8元),林木協議轉讓價格每立方米70元……這種不經過資產評估的林地、林木流轉,背離了市場經濟價值,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和林農合法利益受到侵害!
APP在回應中指云南項目的面積“未如有些媒體渲染的那么大,許多數字只是APP與當地政府強調合作誠意所表達的意向性愿望”。
事實上,有關APP的項目面積有多大,并不是媒體的片面之詞。上文提到的云南省林業廳的《情況報告》對這一數據有著確切的描述。
APP認為桉樹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事實上是不存在的”。
報告中綠色和平組織列出的大量研究及證據顯示,大面積種植桉樹人工林——特別是破壞原來天然林來種植桉樹人工林——可能對環境造成負面的影響。云南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APP項目的面積又如此巨大,而且已有云南的林業專家對大面積種植桉樹表示反對意見,因此綠色和平組織認為項目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是絕對不容忽視的。
最新進展
據了解,本月中旬金光集團印尼總部一行三人曾專程趕到北京與綠色和平組織進行了會談。有消息靈通人士透露,會談中,綠色和平組織堅持要求金光集團首先向公眾做出承諾,而金光集團則表示必須要等第三方獨立調查組得出結論后才能有所動作。為期兩天的會談,由于觀點、立場針鋒相對,雙方自始至終就沒有談攏過。據說,在會談前夕,金光集團方面曾流露出希望此次會談能夠在其前不久做出的表態——由第三方組成的獨立調查組對云南毀林事件進行調查中,邀請到綠色和平組織加入其中,以向公眾和媒介顯示其誠意。然而,事態的發展,顯然讓金光集團的愿望落了空。
2004年12月16日,綠色和平組織在北京就金光集團APP云南圈地毀林事件召開第二次新聞發布會,公布綠色和平組織在云南調查掌握的最新證據。這些證據包括調查錄像、砍伐現場圖片和原住民的訪談。
從當天公布的證據中,可以看到在種著桉樹苗的山坡上,有大面積砍伐后遺留的樹樁。在錄像資料中,有當地村干部和村民在砍伐現場的指認,在一份APP金瀾滄公司與瀾滄縣人民政府簽訂的合同中,明確了在瀾滄縣的300萬畝桉樹種植規劃面積中,有林地、灌木林地占110萬畝;同時,綠色和平組織出具的證據中還包括了當地鄉林業站統計的APP今年完成的桉樹種植面積地類規劃表,其中包括750畝的有林地、1848畝的疏林地和932畝的灌木林地,而這些林地在2004年11月前已全部種上了桉樹。在綠色和平組織公布的這些資料中也揭示了APP對相關經濟主體尤其是弱勢群體的掠奪狀況。
在當天的會上,綠色和平組織表示在過去一個月,綠色和平組織一直要求金光集團APP向公眾做出以下六項承諾:
立即停止砍伐云南的天然林,承諾不以人工林取代天然林,公開道歉并做出賠償;立即停止在云南的項目,在進一步落實其規劃之前,讓第三方對該項目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操作作真正透明和獨立的評估。并修改原計劃確保保護中國的天然林,遵守中國政府所有有關的法律程序和規定。尊重當地群眾的權益,保證與當地的百姓惠益共享。制定一個具體時間表的行動計劃來實施上述承諾,同時實施海南金海漿廠的木材采購政策,禁止采購來自于原始森林的木材。全面實施上述行動計劃,定期向有關方面匯報其進展,并且接受對工作進展的獨立檢查。無條件撤回對浙江省飯店業協會的訴訟,做出公開道歉與賠償。
但至今沒有得到APP 的響應。
12月21日下午,記者兩次致電位于上海的金光集團中國總部宣傳部,一位姓蘇的小姐告訴記者,這項事宜由公司專門的一個小組負責處理,“他們現在正就此事開會,過兩天我們會有一個正面的答復。具體什么時間還沒有定,到時候我們會通知媒體的!焙笥浾哂种码娊鸸饧瘓F內部參與此案的金煜純先生,他說自己正在出差途中,讓記者把采訪提綱通過電子郵件發過去,晚上會給予答復。但截至記者12月23日上午發稿時,沒有收到對方答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