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記者黃毅輝通訊員潘宜平張文龍)日前,由廈門市委宣傳部、新聞出版局、公安局、工商局、質監局、版權局等六個部門發起的印刷復制業專項整治拉開了帷幕。全市共有30家企業被工商部門立案調查,其中還有1家外資企業因違法經營數額較大而被移送給公安機關處理。
據了解,被移送的外資企業是華中塑膠工業(廈門)有限公司。工商執法人員對其經營場所進行檢查中發現,該公司在未取得《印刷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從2002年10月開始,擅自為21家企業印刷塑料薄膜包裝袋,違法經營額達120多萬元,其行為不僅違反了《印刷業管理條例》,還涉嫌違反刑法。
另外29家被查處的企業也大都是在未獲得印刷經營許可的情況下從事印刷經營活動。按照《印刷業管理條例》的規定,排版、制版、印刷、裝訂出版物(包括報紙、期刊、書籍、地圖、年畫、圖片、掛歷、畫冊及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的裝幀封面等)、包裝裝潢印刷品(包括商標標識、廣告宣傳品及作為產品包裝裝潢的紙、金屬、塑料等印刷品)和其他印刷品(包括文件、資料、圖表、票證、證件、名片)等印刷經營活動都必須實行印刷經營許可制度。
據廈門市工商局商標處的工商執法人員分析,擅自從事印刷經營活動不僅逃避主管部門的監管,造成印刷業的無序競爭,更嚴重的是為假包裝、假標識、假商標、假票證、非法廣告等提供了印刷復制渠道。從違法經營者的角度分析,利益驅動和僥幸心理是他們從事違法印刷經營活動的兩個因素。
據悉,下一步,工商部門將重點對商標印制單位印刷、制作商標標識的行為進行檢查、規范。此次專項整治將持續到明年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