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由于受到進口新聞紙的沖擊,造紙行業在前些年一直在盈虧臨界點掙扎,但從近兩年的行業數據來看,造紙業有一定的復蘇跡象:一方面行業需求量增加;另一方面新聞紙反傾銷時間會再延長五年。在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機制紙的產量為2018.9萬噸,同比增長了14.28%;產品銷售收入2127.14億元,同比增長24.53%;實現利潤103.8億元,同比增長79.49%。產品銷售收入增長速度超過產量增長,意味著產品價格提升;而利潤增長數據超過銷售收入,則意味著毛利率在不斷提升。如前述,這往往被視為行業復蘇甚至是增長的主要標志。
而對于造紙業等以規模優勢取勝的行業來說,生產規模的擴大更是競爭中取勝的不二法寶,造紙行業的龍頭華泰股份、晨鳴紙業就是如此,而近來造紙行業又可能跑出兩個“優等生”,分別是博匯紙業與岳陽紙業。前者年產20萬噸高檔包裝紙板生產線的募集資金項目已于10月投產,使得公司的生產規模達到65萬噸至70萬噸,躋身同行業前列;后者收購的12萬噸膠印書刊生產線已于今年7月1日進入股份公司的合并會計報表,生產規模迅速提升,業績也有望在05年獲得高成長。受此影響,上述兩股在近期均形成了上升通道,機構建倉跡象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