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以來,國際上木漿、廢紙等造紙原料價格出現上漲,給我國造紙業帶來明顯的生存壓力,一些企業已經出現虧損。那么,今后紙漿價格走勢究竟如何?已成為國內造紙行業普遍關注的問題。
引起紙漿價格上漲的因素
自去年夏季以來,國內紙漿價格,尤其是漂針漿價格開始逐步回升,并于今年春節前后出現了驟升的局面。當前國內美加漿現貨價格已達到每噸5500至5600元的價位,智利銀星漿已達到每噸5500元。與此同時,國內漂闊漿市場由于供應相對充足,總體價格相對穩定,與漂針漿的價格差距不斷拉大,并受漂針漿帶動而呈漲勢。
據紙業專家介紹,自去年春天非典發生以來,國內造紙廠及主要供應商出于對當時經濟環境的擔憂及對后期發展情況的不明朗判斷,紛紛減少了各自手中的庫存及后期訂貨,從而造成當時市場價格的快速下滑入期貨訂單的減少。在非典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國內造紙行業對木漿的需求開始回升,國民經濟步入快速發展軌道,新增需求增加,而國內現貨一時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市場價格不斷上漲,此時的漿價也已達到幾年來的高位。部分國內貿易商及工廠基于風險考慮不敢輕易訂貨,而外方供應數量也沒有明顯增加,從而形成國內紙漿價格不斷上揚的局面。
從國際方面看,自去年以來,美元匯率不斷下降,加拿大元、歐元匯率相對堅挺,從而使得美元價格不得不連續上調;國際能源價格、運費價格不斷上調,美國經濟也擺脫疲軟,逐漸步入正軌,需求增加,而同期市場供應能力并沒明顯增加。所以上述因素也導致紙漿價格的不斷上揚。
近年來,國內市場需求和產能的增長促使我國進口木漿連年增長。以廣東口岸為例,據統計,今年1-5月廣東口岸進口木漿42.6萬噸,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30%,價格2億美元,增長46.9%。
隨著今年以來國際木漿市場價格的上漲,1-5月廣東口岸木漿進口平均價格達到每噸467.1美元,比去年同期上漲13.1%;進口平均單價自2月份以來持續攀升,2月份進口價格為441.8美元噸,到5月份達497.6美元噸。造成木漿進口數量和價格大幅度增長的主要原因,一是今年以來,多家主要木漿國際供應商陸續提高木漿市場報價;二是我國連續6年的木漿進口零關稅政策吸引了國際造紙業向我國轉移,導致紙漿需求劇增。
未來紙漿市場走勢
專家認為,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紙品消費國,各類紙和紙制品消費量占世界消費總量的14%;同時我國又是森林資源匱乏的國家,據預測,明年我國紙業將有1000萬噸紙漿需求缺口,大量造紙原料依賴進口是必然之勢。因此,國際紙漿、廢紙等造紙原料的價格,將對我國紙業產生巨大影響。但從國際市場看,紙漿需求除中國外,并沒有大的增長,紙漿供應也沒有大的缺口,中國市場的需求增長,不可能改變紙漿價格的總趨勢。從當 前市場分析,以下幾個因素有可能對未來紙漿市場的走勢產生影響。
一是紙價能否同步上漲。國內成品紙價格已經長期處于低位,此次因漿價上漲,各品種成品紙均已實現不同程度的調漲,其中以高檔紙最為明顯。紙漿畢竟是造紙業的主要原料,漿紙互動,才能形成齊頭并進的良好局面。
二是外方報盤情況及供應量。當前價格的不斷提升,除了國內市場的因素外,也有外方成功控制產 量及出貨量、維持市場平衡的功勞。只有供需平衡,才能維持市場的健康發展。
三是國內紙廠需求變化。隨著漿價逐步走高,國內眾多中小造紙企業將由于成本因素不得不考慮其他代替原料,如國產漿及草漿等。所以一旦漿價漲勢嚴重脫離紙價,造成需求銳減,則價格將難以得到有力支撐。
四是后期港口到貨。中國是典型的現貨市場,而后期港口到貨的數量則將直接決定屆時的市場價格。如果后期港口出現大量且集中到貨的局面,則市場價格面臨風險。
五是各供應商心態及策略。雖然中國進口漿的貨源國很多,但也相對集中在一些確定的公司(漿廠)手中。這些公司均有操縱或影響某一市場的能力,比如加拿大月亮、智利銀星、俄羅斯伊利姆、印尼小葉、巴西克魯茲等,一旦其中某家因個別因素采取了令人意外的市場策略,也將造成紙漿市場波動。
當前,從國際市場看,紙漿并沒有大的需求,同時國際紙業又普遍重視廢紙的回收利用,因此對木漿的需求還將有所減少;另外,生產高檔紙也有轉向機械漿的趨勢,為了降低成本,也開始大量利用回收廢紙,因此,對木漿的需求并不太大,木漿價格不可能出現前幾年那樣的暴漲。
業內專家指出,未來國際紙漿市場雖波瀾不驚,但國內企業要改變以往存在的過分依賴局面,必須積極尋找對策。如為了緩解紙漿進口價格上揚帶來的壓力,我國企業應采取多元化及訂立長期合同等采購方式,合理調整進口區域結構,增加自南美等非傳統區域的進口量,以有效規避和減輕國際紙漿價格快速上漲帶來的不利影響。
當前國內經營紙漿的公司眾多,但規模、實力達到一定程度(年經營30萬噸以上)的公司屈指可數,且各有千秋,所經營的品牌差異較大。作為紙漿用戶,應當選擇自己最必需的品牌供應商與之建立密切聯系,以保證用量。同時密切關注市場動態,正確分析市場走勢,以減少市場風險,實現最大利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