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海關所屬三埠海關在檢查開平市某公司申報進口廢舊瓦楞紙和紙板等貨物時,查獲大量國外進口的生活垃圾(如圖),共約250噸,這也是該關近年來查獲的最大宗“洋垃圾”案件。
據三埠海關監管部門負責人介紹,11月10日,開平某公司向三埠海關申報進口廢舊瓦楞紙和紙板,共計667件400噸,價值港幣426000元,通過海運入境。11月14日,三埠海關監管關員在船邊監卸查驗時發現,除艙面375件150噸廢紙與申報內容相符外,船艙底層廢紙中夾帶的大量廢塑料袋、廢飲料瓶及其他生活垃圾均與申報不相符,共約292件250噸。11月15日,經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檢驗,該批生活垃圾不符合國家環保要求,屬國家明令禁止入境物品。這種垃圾一旦入境,既損害我國的國際形象,又污染環境,危害人民的健康。為此,江門海關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及國家有關法規,對此批“洋垃圾”做進一步調查處理。

250噸國外生活垃圾被江門海關查獲,這是近年來該關查獲的最大宗“洋垃圾”案
據了解,近年來,為緩解工業生產所需與自然資源相對缺乏的矛盾,我國許可進口再生資源的數量有所增加,進口再生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我國生產原料的短缺。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這一機會,內外勾結,以進口可利用廢物為名,向我國大量轉移變質貨物、舊服裝、廢舊電腦及其配件等工業及生活垃圾,從中獲取巨額暴利,其行為對我國生態環境構成威脅。其中,生活垃圾大多以偽報品名方式通過貨運渠道入境。針對上述情況,江門海關通過加大進口審單、風險布控和現場查驗等環節的查緝力度,加強對高風險貨物和主要嫌疑企業的監管,積極探索和實施集約化監管模式。同時,還加強與檢驗檢疫、環保等部門的合作,實現信息共享,不斷完善退運制度,嚴格把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將一批批“洋垃圾”拒于國門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