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造紙企業廢水排放不達標
明明治污設備安裝完畢、暗地里卻偷排偷放一直是造紙行業治理中的難點。今年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我區對15家年化學制漿能力在5000噸以上的造紙企業全部安裝了廢水自動監測裝置,對造紙企業的廢水排放情況進行自動化全面監控。
10月19日下午4時,記者隨同自治區檢查人員直達吳忠市昊盛集團紙業有限公司的污水治理區,結果看到設備運行正常,黑乎乎的造紙廢液通過過濾、沉淀、氧化等一層層設施處理逐漸變得清澈見底。據了解,該企業為吳忠市一家老造紙生產企業,設計能力為3萬噸,目前年產量為2萬噸,日廢水排放量為9000立方米。企業廢水綜合治理設施已通過自治區環保部門的驗收,目前運行平穩。據企業廢水在線監測數據顯示,該企業設施運行穩定,排放的處理后的廢水中COD含量數據穩定。
當晚9時20分,記者隨同執法人員又突擊檢查了吳忠新源紙業有限公司。在現場看到,企業的治理設施運轉正常,工人正在進行操作處理。在隨后的幾天中,執法人員先后突擊檢查了吳忠黃河紙業和中衛第二造紙廠等幾家造紙企業,結果看到,這些造紙企業治理設施大都能夠正常運行。據了解,實行自動監測聯網后,當地環保部門能夠隨時監測到企業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情況,大大提高了造紙企業的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率。但檢查中也發現,一些企業因藥量投放不足、設計能力不足等原因,廢水排放不能實現穩定達標。環保部門表示,將針對企業存在的問題督促企業進行整改,進一步跟蹤檢查。
“三同時”制度在企業遭冷遇
為有效杜絕企業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國家明確提出了建設項目與治理設施必須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的“三同時”制度。但目前一些地方領導和企業對此重視不夠。在寧夏伊品集團有限公司,記者看到,企業原有的治污設施處于停運狀態,廠方表示目前正在進行設備檢修,待年底企業新建項目投入使用后,原有的排污管網將并入新管網中,從而實現零排放。據了解,該企業新建項目伊品生物子公司,主要產品為賴氨酸。按規定,新建項目和環保設施必須按“三同時”要求應同時運行,但目前該公司新建項目主體工程已全部完工,并開始試生產,但其環保治理設施土建工程還未完工。在中衛銀河冶煉有限責任公司,記者看到一臺礦熱爐正在生產。據了解,該企業共有3臺6300KVA的礦熱爐,主要生產鐵合金,年產2萬噸,一直沒有配套的污染治理設施。為此,去年原中衛縣政府曾對其下達過限期治理的任務,但該企業卻只對治理設施作了一些基礎工作就停下來。今年上半年,中衛市政府再次對其下達了限期治理任務,但該公司至今仍沒有進行治理。且廠家在遷建一個新擴建的16300KVA的礦熱爐時,仍沒有執行“三同時”制度,目前主體工程已經完工,但卻沒有配套的污染治理設施。
舊污未治 新污又增
中寧圣得華鎂業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金屬鎂為主要產品的生產企業,該企業自投產后煙塵一直超標排放。在去年執法檢查中,其新建的一條6000噸的金屬鎂生產線未履行環保審批手續。為此,自治區環保局將其列入全區十大環境違法案件。此后,中寧縣政府對該企業下達了限期整改通知書,責令其停止生產,停止建設,限期30天內補辦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手續,限期10個月完成環保治理設施的建設任務并進行驗收。但記者在這次回訪中了解到,該公司至今仍未完成環評審批。記者在現場看到,企業的主要污染物煙塵仍濃煙滾滾,嗆人眼鼻。而且,該企業在原有6000噸金屬鎂生產線未通過環評的情況下,新建生產線又已投入生產。
在吳忠市水泥工業有限責任公司,記者看到,兩臺立窯正在運行,粗大的煙囪中冒著滾滾濃煙。據了解,該企業兩臺立窯目前僅有一個簡單的沉降設施,因處理工藝簡單落后,不能達標排放。
在中衛弘騫化工有限公司,兩臺電爐正在生產。據了解,企業原有兩臺6300KVA的礦熱爐,但無除塵設施。為此,去年原中衛縣環保局曾向其下達過限期治理的處罰決定書。但今年4月,該企業法人代表又注冊一俱進化工有限公司,在原廠區又新建一臺16300KVA的礦熱爐,目前主體工作已經投放生產,但仍未履行“三同時”制度,煙塵超標排放。真是舊污未治,新污又增。
治污還須出重拳
據了解,全區整治不法排污企業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環保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各地加大了整治力度,關停了一批不符合國家產業規定的企業,對一批違法排污企業下達了停產治理或限期治理的處罰決定。但在回訪中記者也發現,目前還有一些企業在對污染的治理認識上仍存在偏差。一些企業行動遲緩,至今停留在環境評價的審定上,一些企業的治理設施十分簡陋,很難做到穩定達標,也有一些企業面對環境治理,仍在敷衍塞責推卸責任。自治區環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專項行動已到了攻堅階段,環保局將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堅決清查不法排污企業,確保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