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業發展的迫切之需
中國包裝及印刷業經過改革開放20多年的發展,已取得了驕人的業績。截止2000年,中國包裝及印刷工業總產值已達到4000億元人民幣。每年承擔3萬多億元人民幣工農業產品和1000多億美元出口商品的包裝印刷任務。華東地區包裝及印刷工業總產值已達2000億元人民幣,其中江蘇、浙江分別名列全國第一和第四包裝及印刷業大省,而上海已達到187億元,名列全國大城市包裝及印刷業第一位?梢姡A東區的包裝及印刷業實力強大,歷史上屬緊密合作型的江、浙、滬地區也已形成了一個“大包裝印刷商圈與加工基地”。隨著WTO之后該地區對外經濟交流優勢的日益凸顯,一個集約式的綜合產業基地與中央商務區成為中國包裝印刷業的迫切之需。
在這樣的市場發展背景下,中國包裝技術協會、上海包裝技術協會在上海成立,聯合華東各省包協與國內外品牌企業。中國包裝印刷綜合產業基地,中國包裝印刷業中央商務區、中國第一個行業CBD中心。它就是“上海國際包裝·印刷城”。
二、是國際大市場對中國企業提出的競爭要求
中國加入WTO之后,所有行業乃至政府,都要融入國際市場競爭的格局。國外企業大量涌入中國,其中包括包裝及印刷企業,它們完善的管理制度,雄厚的科研力量,先進的營銷模式,將使中國包裝印刷業面臨激劇競爭。中國包裝印刷企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鑒于此,中國包裝技術協會、上海市包協聯合華東各省包協,要在上海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為國內外包印企業打造一個中國包裝印刷業的中央商務區,一個綜合性的產業基地,并提供各項專業服務。這是一個交流的平臺,企業的窗口,一個信息的交匯中心,一個品牌的跳板,一個通向國際的綠色通道。如教育培訓、包裝工業設計、科研專利孵化、信息交易會、常年與不定期的展示、品牌博覽會、學術交流、集中商務辦公、電子商務、包裝物流、網上交易平臺、印刷加工等。這樣,就克服了以往產銷分離、零星分散的弊端,形成資源共享、規模共享、業務共享、政策共享、信息共享與品牌共享。真正達到產銷過程最短化、企業成本最低化與效益最大化。入駐該基地與商務中心區的企業,可吸收在最短的時間內迅速擴大國內市場份額,打響品牌,打入國際包裝及印刷市場。
專家評析,入世以后,中國將成為世界先進國家的加工業基地。加工業越發達就越需要包裝及印刷。溫州作為中國包裝及印刷工業基礎較好、但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的“中國包裝印刷三大產業基地”之一,應該解放思想,充分認識自己的優點與短處、立足溫州、利用本地勞動力優勢、政策優勢的同時,應該盡快與國際接軌。這次,溫州包裝印刷企業界紛紛在“上海國際包裝?印刷城”設立展示窗口、辦事處或產品國際銷售中心,體現出一種眼光、一種品牌意識與接軌國際的前沿思想。據悉,入駐中國包裝印刷綜合產業基地一期中央商務區的,除了國內企業外,還有像德國海德堡、羅蘭、美國利樂這樣的國際大企業,以及首次進入中國的歐洲包裝及印刷技術服務、信息咨詢機構與機械設備供應商,據悉,該基地將定期舉辦國際性的大型產品展銷會與技術交流會,這正是溫州包裝及印刷企業所急需的,應該抓住這個歷史性的機遇,讓溫州包裝及印刷業在國際上擁有一個長期展示與可持續發展的窗口舞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