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是一個典型的山區省份,94%的國土面積是山區,云南經濟的發展“希望在山,出路在林”,這是祖輩生活在云南和到過云南的有識之士共同的認識。把山和林的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做大做強林紙產業,是云南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選擇。
云南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條件。云南是中國四大林區之一,被稱之為森林資源大省。全省林區面積2.6億畝,排名全國第四位,活立木蓄積量近15億立方米,占全國的1/10強;林業用地面積3.7億畝,占全省面積的 62%,扣除“天保工程”區面積1.8億畝和已建成的林紙基地57萬畝外,還有發展林紙基地的巨大空間。此外,云南還是“世界竹類的故鄉”,全省擁有中國1/2、世界1/4的竹種資源,竹子種類多達250余種,竹林面積達150萬畝。綜合考慮云南土地的肥沃程度、降雨量和光熱條件等因素,全省可用于營造林紙基地的面積達8000萬畝,竹子資源面積達510萬畝。云南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為云南做大做強林紙產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林紙一體化是云南農民脫貧最有效的途徑。云南現有4300萬人口,74.3%的人口生活在農村。2003年末,全省仍有286萬人口沒有解決溫飽問題。而貧困人口中的大部分生活在山區和少數民族集聚區,這些地區絕大多數山高坡陡、谷深、平地少,很適合發展造紙原料林,通過政府引導、龍頭企業帶動,走林紙一體化道路,為云南造紙工業的發展持續不斷地提供原料,是實現云南農民尤其是山區農民脫貧致富最現實、最有效的途徑。據有關部門調查,金瀾滄豐產林公司在云南瀾滄縣完成的10萬畝造林任務,僅2003年全縣農民人均收入就增加47元。
云南發展林紙產業正處最佳時期。一是中國現已成為紙制品消費大國。目前國內紙制品生產與社會消費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不僅總量供應短缺,而且產品結構性矛盾也很尖銳。尤其是木纖維生產的高檔紙品大量靠進口,2003年全國紙及紙板的消量為4806萬噸,占世界消量的11%-12%,但生產量和消費量的缺口高達506萬噸。為滿足國內紙品的需求,全年進口紙漿603.4萬噸、廢紙938萬噸、紙板和紙544萬噸,三項進口占全國消量的43.2%,耗匯83億美元,僅在紙品的耗匯上,居全國用匯的第三位。據業內人士推算,到2015年我國紙張和紙板的需求量將達到8000萬噸,是現在消量的近兩倍。由此看來,我國造紙工業的發展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潛力巨大。二是國家大力支持林紙產業的發展。由于我國林業資源短缺,長期以來我國造紙工業走的是一條以草漿為主造紙的發展道路,不僅紙品質量差,而且產量嚴重不足,難以抵擋國外造紙巨頭的競爭。另一方面,我國的造紙工業現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中為數不多的和產品供不應求的產業。因此,國家高度重視林紙產業的發展,正在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省區發展林紙產業。2001年國家計委、財政部和林業局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快造紙工業原料基地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今后要將造紙林基地建設作為我國造紙工業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來抓,并明確了發展的重點是長江以南的地區,鼓勵云南要建設造紙原料林基地,實施重點地區“速生豐產林基地建設工程”。這一《若干意見》的實施,從根本上打破了我國過去用材不造林、林紙分離的管理體制。國家“十五”規劃,明確把林紙一體化作為西部大開發的重點發展項目之一。2004年,國家發改委再一次發布了《全國林紙一體化工程建設“十五”及2010年專項規劃》的文件,明確提出要“以造紙企業為主體,通過資本紐帶和經濟利益將制漿造紙企業與營造造紙林基地有機結合起來”。這些政策的出臺,為云南林紙產業一體化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先進的技術設備和具有國際影響的合作伙伴的加盟,做大做強云南林紙產業將成為現實。以林紙為主的現代造紙業,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造紙工業的落后面貌。目前,林紙產業在技術集成化、資源集約化、生產清潔化等方面已取得新的突破。世界上一些造紙先進的國家,不僅相關資源的消耗大幅減少,而且污染問題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噸漿耗木材已由20世紀80年代的6—8立方米,降到目前的4—4.5立方米;噸漿耗水量由80年代的200噸,降至現在的30噸以下;先進的化學木漿生產,多數企業每生產噸漿排放的廢水中化學耗氧量(COD)僅為3—5公斤,最低的不超過3公斤,生物耗氧量(BOD)低于1公斤。這些先進技術必然會被吸收和應用到我省造紙工業的發展上,否則就沒有發展前途。
隨著我國政府對林紙產業發展的重視和全球及國內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云南發展林紙產業的優勢越來越明顯,并被國際國內許多有實力的企業所認可,熱誠歡迎和積極吸收國內外眾多的大公司、大企業,尤其是造紙巨頭,對于做大做強我省的林紙產業、縮短與國內外林紙生產的差距,必將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從以上情況表明:加快云南林紙產業的發展是提高云南林業生產力的必然選擇;是變山多、地少的劣勢為經濟優勢的重要舉措;是加快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是推進云南工業化進程、實現“工業強省”的戰略的又一優勢所在。全省上下要堅定信心、排除各種干擾,努力為做大做強我省的林紙產業做出積極的貢獻。(沈新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