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造紙行業長期以來一直“我行我素”、“獨來獨往”,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只是“小打小鬧”,走了一條林紙分離、效益低下、污染環境的道路,對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所起的作用并不大,F在,造紙巨頭印尼金光集團在云南思茅投資建廠,云南的造紙產業迎來了一次新的發展機遇,這必將為云南林漿紙一體化產業發展抒寫新的篇章。
在云南造紙產業面臨這樣發展機遇的時候,卻有專家、業內人士顧慮重重,認為政府接受這一項目必將對地方生態造成嚴重破壞。造紙要伐木,這些人自然就與亂砍濫伐、破壞生態環境混為一談了。他們的這種擔心完全可以理解,因為他們也畢竟是出于為國為民考慮的。但他們卻沒能對利弊進行很好的權衡,只看到了造成的負面影響,而沒能預見這一項目的建設將對云南林產業的發展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何種的影響,卻有點“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之感。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印尼金光集團在云南思茅投資辦廠能夠解決諸如有的專家所提出的“森林告!、“生物多樣性減少”等問題,走出一條既能發展經濟,又不會對生態造成破壞的智能環保型的林漿紙一體化的新型產業格局。第一,金光集團堅持“三不二高”和“三個效益”的林紙產業發展方針!叭欢摺奔,不破壞資源、不破壞環境、不重復建設,堅持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三個效益”即,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同步發展。第二,印尼金光集團在世界上是一個知名企業,如果他每到一個地方開發時,都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試問還有哪一個國家和哪一級政府會讓他在自己的領地上搞破壞性開發呢?那他又豈能有今天如此雄厚的資金規模,正因有了雄厚的資金規模,又為他維護生態環境平衡提供了強有力的后盾。林漿紙一體化,是一個投資大、回報期長,且執行起來非常復雜的一個產業,牽涉的面很廣,如果企業不是財力雄厚、組織嚴密,又對行業能夠非常熟悉準確地把握,是不可能輕易進入這個領域的。對于任何一種產業包括造紙,在開發初期都難免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我們不應求全責備,要求企業十全十美,雖然在開發初期可能會對生態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從長遠來看,是否還會這樣呢?作為企業它必然要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必然要選擇那些生長周期短、產出效益高的樹種,以此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如他選的樹種出現失誤,所選樹種對生態造成破壞,不但沒效益可言,還將承擔諸多的法律責任,這對他的長遠發展是不利的,他也不可能置國內輿論壓力于不顧,而依然走破壞生態之路。對此,我們應冷靜分析孰輕孰重,不能只一味的爭吵。正如:一個人生病了,就要打針吃藥,然而有很多藥是有副作用的。在生病的情況下,究竟是吃藥還是不吃藥呢?對于這一點人們應該是分得清楚的。另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1998年洪水之后,天然林禁發,當年紙及木材進口耗費竟高達11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達970億元。這一驚人的數據意味著什么?值得我們深思。
林漿紙一體化早已為世界其他國家造紙行業所采用。他們以多種形式建設速生豐產原料林基地,并將營林、采伐、制漿、造紙結合為一體,形成良性循環的產業鏈。在機遇與挑戰面前,我們不能前怕狼,后怕虎,這樣只會束縛自己的手腳。作為金光集團這樣的大企業,自然有他先進的生產設備與經營理念和模式,我們應當放下肩上背負的“對生態造成毀滅性的破壞”這樣沉重的包袱,積極投入到林漿紙一體化建設中來。從另外一個層面上說,森林作為一種資源,如果不加以適當利用,那它作為資源的意義就要大打折扣,它就不能成功的實現其自身價值的轉移。如果林業不能很好的被利用,還有可能會被大面積地盜伐。為此,“以人為本,森林必須為林區人民奔小康做出貢獻,森林本身才能發展。開發利用,其實也是保護森林的需要,這就是所謂的寓保護于開發之中”。紙業專家顧民曾同志也說過“世界紙業的發展證明,紙業不但沒有破壞生態,而且還促進了林業的生態建設”,F在我省正將走的便是這樣一條林紙互促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林漿紙一體化項目的建設,一,有利于為當地富余勞動力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有利于當地農民脫貧致富。二是通過林漿紙一體化項目的建設,不僅有利于帶動林業發展、增加森林植被、改善生態環境,還有利于調整我省經濟結構、創造經濟效益、帶動其他產業發展,如公路交通運輸等,最后形成“以造紙企業為主體,通過資本紐帶和經濟利益將制漿造紙企業與營造造紙林基地有機結合起來”。
林漿紙一體化的循環發展模式,使造紙企業擔負起造林的責任,自己去解決造紙制漿的原料問題,發展生態造紙,形成以紙養林、以林促紙的產業格局,促使經濟工業的可持續發展與造紙企業的永續經營,從而實現經濟、生態、社會效益的統一,走可持續發道路。
當然,在進行林漿紙一體化的過程中,政府應當進行宏觀調控,加強政策引導。如政府可制定一定的法規,明確企業的責任和義務,包括企業違規、對生態造成失衡等問題時,企業應承擔何種責任、受何種懲處等,使責任具體化、明確化,有可操作性。
為此,在云南造紙產業面臨發展的良好機遇時,省政府作出的決策是科學的、正確的,不是急功近利,更不是掠奪性開發的“馬前卒”,政府更多的是從長遠來考慮云南的經濟社會和林紙產業的發展。為此,全省人民應齊心一致,排除各種干擾,積極支持政府把云南林紙產業做大做強,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沈新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