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林、兩片林,直至數片林連在一起,就成了數十萬畝的林木基地和林業網帶;一個農戶或幾個農戶集資兩萬余元,購買一套切皮機,就能辦成一個小型木材加工廠(點),數百家這樣的小型加工點建在一起就成了加工園區;數個投資超千萬元的板材加工廠,帶動的是數千個勞動力從事木材加工及運輸業。近年來,范縣實施的“林業富民強縣”戰略已初見成效,精心打造的林業產業鏈條在越拉越長,林業經濟大樹越長越大,林業撐起了全縣農業經濟的大半個天。至目前,全縣農田林網面積達到48萬畝,有林地面積23萬畝,森林覆蓋率24%,城鎮綠化率30.4%,年林木蓄積增值和木材加工產值4.8億元,占國民經濟生產總值的24%。
2003年,范縣順利通過省級平原綠化高級達標驗收,今年又先后被評為“全省造林綠化十佳縣”和“全國綠化模范縣”。以產業化理念發展和經營林業,是近年來范縣在發展林業經濟中的新思路!鞍焉鷳B效益留給社會,把經濟效益留給農民”。該縣先后實施平原綠化、綠色通道、退耕還林、速生豐產林等工程建設,走出了一條以林養林、以林強農、以林促工、良性互動、協調發展的綠色增收之路?h政府給農民明晰產權,明確告訴農民“誰種樹歸誰所有,誰投資誰受益”。過去荒廢多年的坑塘邊、溝渠旁、房前屋后的宅基地邊角、鹽堿洼地等處,都成了農民種樹的好場所,并且逐步向成方、成片、成網的規模種植發展,初步在灘區和旱作區營造出兩大林業帶和4條防護林帶,其中僅灘區速生豐產林基地就達13萬畝。
范縣縣委、縣政府因材而宜,引導農民依托林業生態體系發展經濟,催生了一批木材加工龍頭企業,并形成了板皮、板條、拼板、雜木粉碎、中高密度板、家具制作、頂木加工七大產品為主的木材加工產業體系。引資2800萬元建設的光明密度板廠一期工程,年產密度板6萬立方米,年創產值6000萬元、利稅1000萬元;引資2.3億元的通宇紙業有限公司和投資5000萬元的多層板項目正在建設;張莊木藝制品公司通過技改擴建,企業年產值達到2450萬元,已成為木制品出口免檢企業,產品銷往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同時,該縣還依托豐富的林業資源,規劃建設了2.6平方公里的張莊木業園區。目前,區內木材經營加工戶已達800余家,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6300人,年創產值1.6億元、利稅1800萬元;在園區內規劃建設了占地200畝的木材交易市場,成為豫北地區最大的木材交易集散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