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示混亂 包裝隨意 質量參差
標示混亂質量參差!買紙杯請多留個心眼
本報訊 記者戚耀琪、實習生趙彥蕙,通訊員胡碧濤報道:國慶期間,市民出游與聚餐增加,紙杯作為一次性用具也隨之消費量大增,許多商場都反映紙杯銷量比平日多了三四成,但是市場上紙杯產品品牌眾多,其質量和衛生狀況也漸成了不容忽視的問題。
規格不一,讓人無法比較
記者近日走訪了廣州幾家大超市,發覺由紙杯引起的疑問確實不少。正在選購紙杯的崔小姐說,紙杯規格標注十分混亂,有“安士”、“盎司”、“ml”、“安士/ml”、“盎司/ml”等,看了眼花繚亂。有回,她挑中了一款9安士容量的紙杯,紙杯外包裝上標注著“9安士250ml”字樣,而旁邊另一品牌的9安士紙杯則標注著“9安士300ml”,這9安士到底是相當于250ml,還是260ml,讓人看了一頭霧水!還有人買了款一次性紙杯,外包裝上標明了相等的容量標注,但仔細一比較,就發現兩種標注容量相等的紙杯雖然高度相同,但杯口大小相差近1厘米。這些產家在外包裝上標示和紙杯實際尺寸不符的容量標注的隨意做法,讓人對紙杯的質量產生懷疑。
保質與否,讓人難以放心
細心的市民郭先生反映,他買紙杯看中的是紙杯夠不夠白凈、花紋有沒有掉色,但卻仍然不放心。因為現在一般生活用品比如衛生紙也都有生產日期或保質期的標注,但紙杯卻極少見到有標明生產日期的,就算有標明,有效期的年限也不盡相同,有的標三年,有的標兩年。這一次性紙杯是否也有一定的保質期或有效期呢?保質期年限一般又為多少呢?
記者昨日從市消委會了解到,消委會上周對市面上銷售的價格在2.75元至10.2元之間紙杯進行了抽查測試。結果讓人欣慰的是沒有發現產品數量短缺情況。紙杯的圖案印刷都比較清晰、無漏水現象,杯底強度也基本符合標準要求。但產品的容量標注,生產廠家、產品批號、生產日期等標簽確實比較混亂。紙杯尺寸偏差的問題也很多。
■消費提醒
市民選購紙杯時,不要以為是一次性用的就大意了,貪便宜買了劣質品。因為在測試的樣品中只有極少數采用了密封包裝,大多數產品都是非密封式的包裝,顯然是人手裝進包裝的,這很容易導致紙杯在流通過程中受到污染。市民購買時要留意到其包裝上應包括:生產者名稱、地址、標準號、數量規格、生產日期、有效期等完整、詳細的標示說明,如現行輕工行業標準號為QB/T2294—1997,衛生標準是GB11680—1989;產品有效期一般為從生產日期起不超過兩年。選購時,應選擇形狀飽滿、不起皺、有一定厚度、不易變形的紙杯產品,還應注意包裝袋是否有破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