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卷的白紙搬進印刷工廠,出來的是一疊疊被人們親切地稱為“精神食糧”的報紙。昨日,記者懷著一種好奇心走進深圳報業印務有限公司一廠的印刷車間,看看心靈手巧的印刷工人是如何印出一張張圖文并茂的報紙。
一走進印刷車間,記者就聞到一股淡淡的油墨的味道,領著記者進去的工人梁家駒笑著說,我們早就習慣了這種氣味。印刷廠3號印刷機是該廠的主力印刷機,每天負責深圳報業集團屬下的《深圳特區報》和部分《深圳晚報》的印刷。上午10點鐘,記者在3號印刷機前面找到了該機的副機長歐啟升,他正在和工友們彎著腰在擦印刷機上的橡皮布,他說:“維護機器是印刷整個工序中重要的一部分,比如說,橡皮布長時間轉動以后殘留有油墨,印出來的報紙質量就不太好!
3號印刷機當天上午要印刷的是6萬份的《深圳晚報》,從上午11點半開始印刷到中午12點半印完,這一段時間對3號機的幾十個工人來說是最緊張的。歐啟升說,這一個小時之內,負責3號印刷機的所有印刷工人都要全神貫注地“投入戰斗”,不能有一絲的差錯。
從白紙變成精美的報紙,整個印刷過程分為三個部分,下面的車間源源不斷把大塊的紙張輸送上來,通過印刷機的印刷、切割之后,一份份的報紙從印刷機里面“吐”出來,然后通過龍骨一樣的傳送帶傳送到堆積機進行打包,報紙被分成150份的一捆裝上車送到各個發行站上。
記者看到,歐啟升和他的工友們不時拿起剛吐出的報紙仔細地翻閱,難道他們這個時候還有閑心思“一睹為快”?原來他們在仔細地抽樣檢測剛印出來的報紙的質量,歐啟升說,這個時候就是考驗一個印刷工人的責任心和工作態度的時候,“讀者朋友們經常會看到報紙色彩失真或者重影,這是因為有些印刷工人在這個過程中對油墨以及紅、黃、籃、黑套印位置沒有調整好的緣故,整個調整的過程要非常的耐心和細心。我們經過仔細耐心的調整之后,保證讀者朋友們看到不但是內容豐富的報紙,還是圖文清晰,顏色鮮艷的報紙,質量不合格的報紙不能走出印刷廠的大門!
《深圳特區報》印刷的時間是凌晨1點鐘左右,在其他人都入睡的時候,他們還在車間里忙碌著!拔覀兿M谧羁斓臅r間里保質保量地把報紙送到讀者朋友們的手中。”歐啟升的這幾句樸素的話也道出了印刷工人的心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