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紙產業是山區人民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
企業規模小、缺乏競爭力,這是云南省林紙產業存在的突出問題。
云南省2003年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造紙企業57戶,年生產量近20萬噸,平均每戶企業實際生產量有3500噸左右,還沒有達到全國的1/3。由於平均規模小,競爭力弱,加之產品結構雷同,導致不少企業的經濟效益不佳。
原料供應不足。這是制約云南省林紙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因素:目前云南有以木材為原料的制漿造紙企業5戶,生產能力20余萬噸,由於原料短缺,每年生產量僅達10多萬噸。
環保和污染問題。據統計資料顯示:全國制漿造紙工業污水排放量約占全國污水排放總量的10%至12%,居第三位;排放的污水中化學耗氧量(COD)約占全國的40%至45%,居第一位。云南省造紙工業也存在著同樣尷尬,近年來,云南省的紙及紙制品行業年廢水排放量約3682.1萬噸,占全國排放總量的1.2%。
世界趨勢帶來的思考
從全球的情況來看,近年來世界紙制品產量保持了3%以上的增長速度。世界500強中就有7家是紙品企業。2003年,世界紙漿產量達4億多噸,其中木漿占70%,紙及紙板產量3.4億噸。世界造紙產業的發展,呈現出六個特點:
世界造紙產業先進的國家已經實現了經濟規;D壳,國際造紙產業中企業的平均生產規模達到8-10萬噸,先進國家已超過20萬噸,規模效益十分明顯。2003年,世界前50家最大的造紙公司已占據了全球紙及紙板產量的一半以上。
造紙技術的集成化程度不斷提高,是世界造紙工業發展的趨勢。目前,世界先進國家造紙企業依靠科技創新,調整技術結構,優化科技資源配置,廣泛使用信息、網絡、自動化控制等技術提高了技術集成化程度。紙漿、造紙設備已向大型化、自動化、高效率方向發展。
世界先進的造紙工業生產方式已經實現了由資源粗放利用型,向資源集約利用型的轉變。世界紙業強國美國、加拿大、芬蘭等國90%以上的企業實現了資源集約化,原料實現自給、生產消耗逐年下降。
世界紙產品需求已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紙制品由單一功能向多功能方向發展。低檔的書刊紙、書寫紙、包裝紙及紙板市場逐漸萎縮,而高質量的膠印新聞紙、彩色書刊紙、高級文化用紙、高檔生產用紙、牛皮紙和牛皮箱紙板、涂布紙等已成為需求主流。
目前世界先進國家的造紙企業均采用先進的技術,從生產的各個環節入手,大力實施清潔化生產。如國際上先進的化學木漿生產,多數企業污水排放中化學耗氧量(COD)為30-50公斤/噸漿,生物耗氧量(BOD)低於1公斤/噸漿。德國采用最先進的化學熱磨機械漿(BCTMP)制漿廢水封閉循環系統已經實現了制漿廢水零排放。
林紙一體化是當今世界造紙工業普遍采用的發展模式。國際大型制漿造紙企業以多種形式建設速生豐產原料林基地,并將造林、營林、采伐、制漿、造紙與銷售結合起來,形成了良性循環的產業練。世界先進國家造紙工業的木材原料已達90%,美國、瑞典等國達到95%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