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臺記者王志寧報道)在火炬開發區的新城區,有一座凱旋門造型的建筑即將竣工,它就是包裝中心大廈,經中國包裝技術協會、中國包裝總公司批準,中國包裝研究所將進駐大廈,這標志著中國包裝印刷生產基地的發展翻開了歷史新一頁。
改革開放初期,張家邊一帶就聚集了多家包裝印刷企業,他們大都是各自為政。自1999年中國包裝印刷生產基地成立后,張家邊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屬下的包裝印刷企業率先進入基地,在他們的帶動和輻射作用下,不少的包裝印刷企業紛紛落戶基地,一批配套的上下游企業也成為基地的一員。目前,基地首期3000多畝已開發完畢,吸引了大批國內外著名包裝印刷企業前來投資,其中包括香港鴻興印刷集團、香港印藝制版公司、大日本油墨化學工業株式會社等。基地現有各類包裝印刷企業50多家,涉及出版印刷、紙類包裝印刷、塑料包裝、商標印刷、防偽包裝等包裝印刷領域。2003年實現工業產值45億元,銷售收入31億元,稅利總額3.2億元。
火炬開發區管委會主任謝力健認為,用基地去集聚企業,用基地去孵化科技成果,用基地去哺育企業,用基地去壯大產業,從而推動地方的經濟發展,是近年來火炬區走出的一條“產業強區”的新路,中國包裝印刷生產基地,已經在行業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產業中我們不管是科技含量,產業的規模,產業的優勢,這方面走在全國的前列。謝力健指出,中國包裝印刷生產基地建設的一大亮色,吸引了株洲包裝工程學院在基地開辦中山包裝學院,不僅形成產、學、研的格局,而且還為基地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