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南寧訊】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紙品消費量快速增長,造紙產業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國內木漿供應量遠遠滿足不了需求,原料的匱乏迫使我國每年花上數十億美元進口紙及紙板,耗掉了許多寶貴的外匯資金。因此,不少專家學者呼吁:應盡快調整造紙原料結構,大力發展竹子制漿造紙,以緩解造紙原料日益緊缺局面。
另外,我國是一個少林國家,森林覆蓋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45%,人均森林面積更是少得可憐,發展竹漿產業有利于我國正在實施的生態建設。
目前,廣西竹漿產業化已經走在全國前列。廣西柳江紙業是國內最早利用竹子制漿造紙的企業之一,1999年以前每年竹子用量約2萬噸左右,但該企業敏銳意識到竹漿的廣闊市場前景,于是加大科研力度,逐步完善竹子制漿技術,竹子用量逐年攀升,2003年用量已經超過22萬噸。近年來,區內像國發林紙等幾家造紙企業也相繼采用竹子制漿,大力拓展竹漿市場。據業界人士介紹,去年廣西竹子用量(限于制漿)接近40萬噸,隨著廣西柳江紙業17萬噸竹漿項目建成投產以及區內造紙企業原有生產線的改造擴能,到2006年全區年用量將突破100萬噸大關。原料價值近3億元,成千上萬的種植戶將從中受益。
竹子產業化迅猛發展,既給企業帶來滾滾財源,增加農民收入,又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政府根據區位特點,順應時勢,積極引導,推動竹子產業化。在今年2月初召開的廣西全區農村工作會議上,廣西區黨委書記曹伯純為農民開出一張“增收方”,分析政府如何采取措施,盡快幫助農民增收。在談到具體種植時,則重點呼吁農民種竹子。區政府先后確定了幾家竹子產業化龍頭企業,在資金、政策等多方面給予支持,各級政府也制定相應政策,扶持竹林基地建設。柳州市鼓勵轄縣、區營建竹林基地,對營造面積超過500畝的竹林基地,給予每株0.3元的種苗補助費,市林業局確立了從2005—2008年每年必須營造7萬畝竹林的工作目標。造紙企業更是采取多種形式吸引投資者投資,開疆辟壤,打造自己的“糧食”基地,為將來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原料保障。
作者:莫振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