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條父母官愛民如子嫉惡如仇、有著流行品質的新聞出籠了!
新聞中透露出這些信息:自1996年以來,西安市已取締列入國務院決定中“十五小”造紙企業200余家,但近年來仍有156家造紙企業污染著全市轄區的十余條河流及支流——造紙企業不顧百姓飲水安全而惟利是圖固然難逃其咎,但公共部門的存在已在預設了企業這種“惡”的存在。換句話說,公共部門的存在就是為了規范企業行為、引導企業的社會責任、管理企業的“惡”。
在這個基礎上,企業的“惡”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理和遏制,板子更應該打到有關管理部門的頭上。
污染問題不單純是造污企業惟利是圖的產物,而是個復雜的公共問題,它涉及到企業、政府和百姓三方的關系。企業為了自身的利潤最大化而造出污染,政府為了稅收和地方經濟的發展不得不容忍一些污染企業的存在,周圍的老百姓有時為了就業生計不得不依賴一些造污企業?墒,污染又嚴重影響了周圍老百姓的健康。這時候,公共部門的責任就相當重大了,它是企業和周圍老百姓之間的溝通橋梁;蛘咄ㄟ^雷厲風行的行動對造污企業進行關停并轉,完全切斷污染源,保護周圍的環境;或者通過對造污企業課以重稅,把征稅收入用于凈化周圍環境,深挖水井,或者安裝自來水;或者協調造污企業和當地居民坐下來談判,企業對周圍受到影響的老百姓進行資金補償,讓他們搬遷到其他地方,或者因為受到補償而情愿忍受污染。
公共部門對此一切責任的根本在于:讓造污者負責任,讓污染受害者得到足夠的補償?傊,污染企業存在不一定都會成為問題,污染企業成為社會問題了,那就是公共部門的事情。無論從什么角度看,那位副市長都應該讓有關部門的負責人來喝那碗污水,這不是個簡單的喝污水問題,而是個嚴格的歸咎問題。(東方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