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首頁新聞中心商務中心價格行情數據中心紙業搜索紙業社區服務中心
新聞中心首頁
國內 國際 財經 科技 環保 企業 印包 專題 分析 參考 直播 視點 紙業行 圖片
 

金光紙業1.3億元投入云南林紙產業

2004-09-23 國際金融報
 

  國際金融報記者 姚惠 發自昆明

  推行林漿紙一體化的造紙產業發展之路,會不會造成大面積的毀林,會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威脅?面對不久前媒體與有關專家的質疑,作為率先在中國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地推行林漿紙一體化的外資企業,金光集團旗下的亞洲漿紙業有限公司(APP)備受矚目。
 
  9月12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發展云南林紙生產力”高層專家論壇在云南昆明開幕。來自全國的有關科研機構專家、企業代表、云南省各級政府官員匯聚一堂,為發展云南林漿紙一體化產業建言獻策。論壇結束之后,金光集團APP漿林事業部副總經理柯象森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

  9月13日至15日,大部分與會者對云南省思茅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的景谷縣和瀾滄縣等地林紙產業發展進行了實地考察。

  林紙產業面臨發展機遇

  紙的消費水平標志著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全球信息化并沒有使紙的消費量下降,近年來,世界紙制品產量保持了3%以上的增長速度。

  隨著新聞、出版、包裝等行業的迅速發展,紙制品市場需求快速增長,我國已成為紙制品消費大國。2003年,全國紙及紙板消費量為4806萬噸,占全世界消費量的11%—12%,而我國年生產量為4300萬噸,缺口高達506萬噸;全國進口紙漿603.4萬噸、廢紙938萬噸、紙和紙板544萬噸,耗匯83億美元,居我國進口用匯量第三位。

  我國造紙行業不僅總量供給短缺,而且產品結構性矛盾也很突出。特別是對以木漿為原料的高檔紙品的需求增長迅速,生產高檔紙的紙漿原料供應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國產紙漿中木漿比重不足20%。在此情況下,我國南方的廣東、廣西、海南、福建等省區都在大力發展林紙產業。

  目前,我國人均紙制品年消費量為37公斤,僅占世界人均年消費量的66%,與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年人均耗紙量350公斤相差甚遠。據中國造紙協會及有關專家預測,到2005年,中國紙制品消費量將達到5000萬噸,2010年將達到6800萬噸,2015年將高達8000萬噸。

  金光集團APP漿林事業部副總經理柯象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按中國目前8%的年增長率計算,每人每年如果增加1公斤的用紙量,乘以13億人口,就是130萬噸的市場年增長量。所以,我們一點都不擔心市場。”

  另外,國家產業政策為發展林紙產業創造了良好的宏觀環境。2004年,國家發改委發布林紙產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全國林紙一體化工程建設“十五”及2010年專項規劃》,明確提出要“以造紙企業為主體、通過資本紐帶和經濟利益將制漿造紙企業與營造造紙林基地有機結合起來”。

  推動林漿紙一體化

  作為中國四大林區之一,云南是森林資源大省,有林地面積2.6億畝,列全國第四位。現有活立木蓄積量和林業用地面積均列全國第三位。充分利用云南豐富的森林資源,大力發展林紙產業,是云南省把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的重大戰略選擇。

  發展林紙產業,還有利于當地農民脫貧致富。云南有74.3%的人口生活在農村,2003年仍有286萬人尚未解決溫飽問題,貧困人口中大部分生活在山區,這些地區平地少、坡地多,適宜發展造紙原料林。通過龍頭企業帶動,走林漿紙一體化道路,是實現農民脫貧致富的一條有效途徑。

  林漿紙一體化是當今世界造紙工業普遍采用的發展模式。國際大型制漿造紙企業以多種形式建設速生豐產原料林基地,并將造林、營林、采伐、制漿、造紙與銷售結合起來,形成良性循環的產業鏈。

  目前,我國林紙產業在技術集成化、資源集約化、生產清潔化等方面已取得新突破,推動林漿紙一體化發展,還能促進經濟規;。利用荒山荒地和退耕還林地進行植樹造林,使造紙業的發展不僅可以帶動林業的發展,增加森林植被,改善生態環境,還有利于調整國內經濟結構,創造經濟效益。

  有經濟學專家指出:“隨著我國‘林紙一體化’工程的加快推進,國際紙業巨頭紛紛以合資或直接投資等方式,加緊搶灘我國華南的廣西、廣東、海南等宜林地區,并希望以此為‘跳板’進軍中國紙品消費市場!

  2002年9月,云南省與金光集團APP簽訂合資建設思茅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協議書。之后,云南省開始加快走上林漿紙一體化發展道路。

  柯象森表示:“林漿紙一體化是一個投資大、回報期長,且執行起來非常復雜的一個系統,牽涉的面很廣,如果企業不是財力雄厚、組織嚴密,又對行業能夠非常熟悉準確地把握,是不可能輕易進入這個領域的!

  “制漿造紙業是一個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管理密集、市場密集、資金密集的行業,不是有錢就能做的,李嘉誠有很多錢,但他不一定會投資,因為牽涉到許多技術問題,還有企業文化,是否愿意投資這么多錢長期到深山老林去種樹!笨孪笊L趣地說。

  先造林后建廠

  植樹造林是長期持續發展造紙業的必由之路,通過大力培育速生豐產原料林基地,來扭轉木材短缺的局面,在這方面APP也是在中國走得最早、實施力度最大的企業。

  從1994年開始,APP投資2.6億美元在中國海南、廣西、廣東等地建立大規模林場和多個大型苗圃,實行“林漿紙一體化”工程。截至2004年3月,已完成造林220萬畝,計劃在2004年底前完成造林300萬畝。

  9月14日,記者參觀云南省思茅市瀾滄縣竹塘鄉東主村的桉樹引種試驗基地時,據工作人員介紹,經過12年的栽培,平均樹高達24.61米,平均單株材積0.162立方米,蓄積量每畝18.63立方米,林地面積860畝,利潤達到300萬元左右。

  9月15日,在云南省思茅市瀾滄縣東回鄉造林基地,據東回鄉李副鄉長介紹,在鄉、村干部的組織下,當地農民在6個月的時間內完成了面積達8633.96畝的造林工作,年人均收入由造林前的600多元增長到了800多元。

  柯象森表示:“目前我們在中國的年產量達250萬噸,沒有砍過天然林的一棵樹,相反我們在大量植樹,營造人工林,‘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果沒有建立原料林基地,建廠投產之日就將是關門之時!

  對于未來的發展規劃,柯象森說:“在云南,如果政府能夠配合,農民能夠接受,當地資源環境允許,我們將按照一定的科學規劃發展,去年試種了10萬畝林地,2004年打算種60萬畝,從2005年開始,預計每年將達到100萬畝!

  對于資金投入,柯象森說:“在云南種植1畝林地需要投入200萬至250萬元,100畝就是2億到2.5億元。目前我們在云南2年已經投入1.3億元,進行育苗種樹、開展科研合作、培訓技術人才等。”

  據統計,10萬畝林地的年產值可達到1980萬元,按當地優惠政策,從林木采伐的第四年開始將上交稅率為8%的國家農特產稅,每年將交稅158.4萬元。

  “今年10月,我們在海南省的工廠將建成投產。在云南建廠的時間還要視原料林基地建造的情況而定。我們來云南投資林漿紙一體化,不是急功近利、掠奪性的開發,而是希望給云南帶來新的農民產業結構,促進地方增加財政稅收,農民增收,企業獲得效益,取得多贏!笨孪笊f。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相關報道:
云南林紙產業論壇召開 金光營林模式受贊揚
廣西全力支持印尼金光集團來桂投資
金光紙業(中國)成中國—東盟博覽會戰略合作伙伴
印尼金光集團圓300名貧困學子求學夢
金光集團再次捐款 圓300名貧困學子求學夢
金光集團將投資沈陽林漿紙板一體化項目
金光集團提供三種合作模式建林紙基地
國家林業局抵制金光集團“圈林”計劃
熱點推薦
原材料漲價給造紙行業帶來不利影響(揭開風險最小化、利潤最大化的神秘面紗…)……
服務中心
會員服務
歡迎投稿
圖片新聞
《新財富》2004最佳分析師:王峰 造紙印刷 國泰君安
 
 
公司簡介 | 本站動態 | 服務條款 | 版權條例 | 免責條款 | 聯系方式 | 公司招聘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00-2004.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紙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