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近幾十年來,林業累計向社會提供木材50多億立方米,竹材106億根,松香1404萬噸,人造板2.33億立方米,林業產業由小到大,取得了長足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林業產業發展迅速,成績顯著,初步形成了一、二、三產業競相發展的比較完整的林業產業體系。我國已成為林產品生產、消費和進出口貿易大國。
隨著人造板制造、竹制品加工、林產化工、森林旅游、花卉培育、經濟林培育等行業迅猛發展,林業產業總產值年均增長速度達10%以上,高于同期國民經濟發展速度。2003年,我國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5860.33億元,比2002年增長26.4%。而且從發展勢頭看,林業產業高速增長態勢仍將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全國主要林產品產量大幅增長,許多林產品產量已居世界前列。2003年,人造板產量達到4553.36萬立方米,家具產量達到16546萬件,松香類產品產量達到44.33萬噸,均居世界第一位,經濟林產品和花卉的產量也名列世界前茅。紙和紙板產量4300萬噸,消費量4806萬噸,生產量和消費量均居世界第二。此外,松節油、紫膠、木地板產量也居世界前三位。
林業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日趨合理。以木材、松香、經濟林為龍頭的傳統產業得到鞏固,以竹產業、花卉培育業、森林旅游業、森林食品精深加工等為主的新興產業蓬勃發展。2003年,以林木培育業為代表的種植業范疇的第一產業繼續保持增長勢頭,實現產值3518.09億元,與2002年相比,增長15.62%,但在產業結構中的比重繼續下降,占林業總產值的60.03%,下降了5.6個百分點;以人造板生產為代表的加工制造業范疇的第二產業實現產值2007.43億元,比2002年增長48.2%,占林業總產值的34.25%,在產業結構中的比重提高了5個百分點;以森林旅游為代表的服務業范疇的第三產業實現產值334.81億元,比2002年增長41.37%,占林業總產值的5.71%,在產業結構中的比重提高了0.6個百分點。林業產業已初步形成了以資源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的林業產業發展新格局。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格局的發展,我國林業產業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林產品進出口貿易呈快速發展趨勢,在國際貿易中占據了重要地位。2003年林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277.38億美元,其中,林產品出口額為122.36億美元,增長27.73%。在出口產品中,膠合板出口持續增加,達到204.05萬立方米,比2002年增長13.84%;鋸材與薄板出口量大幅增長,分別比2002年增長17.1%和52.38%;家具出口由1994年僅占世界總出口量的2.5%,上升到目前的10%左右,居全球第一位;木制品出口額為22.99億美元,比2002年增長23.28%;松香類產品出口30.12萬噸,占世界貿易量的50%左右,出口量位居世界首位;食用水果和堅果出口量達163萬噸,比2002年增長了35.5%;以菌類、竹筍、山野菜等非木制林產品出口量也有大幅增長。
9月17日至18日,全國林業產業發展座談會在山東省菏澤市召開。與會代表認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林業決定和全國林業工作會議精神,要堅持科學的發展觀,正確認識突出生態建設與加快產業發展的關系。林業本身所具有的生態和經濟雙重屬性,決定了在加強生態建設的同時,也必須重視和加快林業產業發展。
因為,生態建設是產業發展的基礎,生態建設成果的鞏固需要林業產業的發展,而且,林業產業的發展有利于緩解資源壓力,支持生態建設,林業產業的發展必將有力地推動生態建設,為林業發展增添更大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