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有錢有勢的家族控制的公司,在這個國家一直占統治地位。然而,他們現在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要做激烈競爭中的長青樹,前提是發現新的人才。
百年大計人才第一“公司要屹立100年,”在位于新德里市中心比爾特公司(Bilt)總部,年輕的公司老板高塔姆·拓帕(GautamThapar)雄心勃勃地說。為了這個目標,他正在做他認為是目前最重要的事———培養年輕有朝氣的新一代管理者。
拓帕年紀輕輕,繼承的卻是印度最顯赫的家族企業之一。拓帕家族的支柱企業比爾特公司是印度最大的造紙企業。拓帕的家族在企業界根底很深。它是印度最富有的二十大家族之一,早在三代人之前,這個家族就開始經營煤礦開采、商品生產,從而積累了今日的財富。家族族長也是印度工商界的重量級人物。
然而,類似的家族企業目前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隨著貿易壁壘減少,跨國公司的力量越來越強大,再加上投資者對更好業績的要求,競爭充斥著印度國內市場。
家族企業未必吃香
現在,拓帕正努力在延續企業傳統的基礎上,挖掘人才,培養新一代與現代印度迅速發展相適應的企業管理者。“我總是留心尋找優秀的管理者,”44歲的拓帕說,“如果你沒有愿意打破體制的人,你就不會改變。”拓帕想在一些候選人中尋找平衡:那些讀過MBA、在決策時具有技術訣竅的管理者;與實踐經驗豐富,知道怎么做的人;以及與拓帕家族關系密切的人。但是,他面臨的挑戰是如何招納這些人。畢竟,正如拓帕也承認的,比爾特并不十分吸引人!拔覀兗炔皇巧锕こ坦,也不是IT公司,”他這么說,也就是默認,那樣的公司才是最優秀的新一代管理者的首選。在“印度的硅谷”班加羅爾,發展機會似乎是無限的;而在大城市孟買的金融機構,精英分子能賺100萬盧比的薪水。而且,比爾特的大多數工廠都遠離大城市。
不過,比爾特也有吸引人之處。按照印度的標準,它是市場領導者,其規模是它最大的競爭對手的2.5倍。在印度規模達2224.5億噸的銅版紙市場中,它占45%市場份額;在規模達1060億噸的復印紙市場中,它占18.2%份額。
這是有助于它在人才爭奪戰中有所斬獲的一大優勢。而且,對某些人來說,如果那些在邊遠地區的工廠是一種缺點的話,對另外一些人來說卻是優點。比爾特的大多數造紙廠位于農村貧困地區———一個在東部的奧里薩邦,一個在安德拉邦農村,精力旺盛而有雄心壯志的管理者可以有機會參與公司慈善事業。在印度,慈善事業會帶來很高的社會地位。包括拓帕家族在內的很多商業大家族,由于資助非政府組織和社會發展計劃,贏得了很高的社會聲望。
據普華永道印度公司咨詢部門主管阿什維尼·普里介紹,許多雄心勃勃的職業管理者選擇了留在家族企業中,不管是審批合同,還是雇用職員,利用家族的勢力好辦事。用他的話說,就是“仗勢辦事”。
另一個對年輕管理者有誘惑力的地方,是比爾特在他們相對來說還不成熟的年紀,就放手給他們相當大的管理權力。在一個“尊老不愛幼”的文化氛圍中,這一策略可不簡單。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如今已經到了古稀之年。而在比爾特,三十四五歲的管理者都被安排管理公司內掌管1000萬美元生產的部門!拔覀冋f,出去創業吧,”拓帕說。
他們被鼓勵去實現五年的商業計劃,設定目標,從所犯的錯誤中吸取經驗,就像這是他們自己的公司一樣。
公司重組靠年輕人
和其他竭力保持市場競爭力的家族企業一樣,比爾特這么做的回報,就是一個長遠的未來,F在,比爾特正忙于公司結構重組。它知道,要有效做到這一點,必須吸收并且留住年輕有朝氣的管理者。在比爾特過去3年招募的313名新任經理中,大約有70%年齡在30歲以下。拓帕期望這批人才,提高他的家族81年前創建的公司的競爭力,從現在開始,能再屹立一個世紀而不衰。(張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