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山東頻道濟南9月4日電(記者王志)從3日召開的山東省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會議上了解到,5家對淮河超標排污的不法企業遭到嚴懲。
作為國家環境保護“33211”工程的重要內容,山東省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直接關系我國南水北調工程調水水質安全和流域內的經濟社會發展。
據山東省環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近期山東省環保局、發改委等部門以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為重點,采取明察暗訪等形式,聯合開展了整治違法排污企業的專項行動,共嚴格檢查了4萬多家企業,立案查處777家,對于檢查中發現的嚴重超標排放水污染物企業、水質長期未改善的河流斷面、運轉不正常的污水處理廠,以及國家明令禁止的土小問題,實施掛牌督辦,超標排污的不法企業受到嚴肅處理。
菏澤市定陶縣菏達紙業集團存在環境違法行為,被立即停業整頓,處罰10萬元;給予集團董事長行政記大過處分,定陶縣環保局局長、分管副局長、陳集鎮鎮長行政記過處分,撤消污水處理廠廠長職務,兩名操作工開除出廠;縣環保局5名駐廠員全部待崗1年,其中1人被撤職,4人行政記大過。菏澤單縣天元紙業公司二分廠被立即停業整頓,處罰10萬元,公司法人代表全縣通報批評,電視公開曝光,辭退污水處理廠直接責任人員,縣環保局2名駐廠員,1人被撤職,1人待崗1年。臨沂市鵬程紙業公司停業整頓,處罰10萬元。濟寧市曲阜造紙廠停業整頓,處罰5萬元。濟寧市金鄉縣尿素廠停業整頓,處罰5萬元。濟寧市鄒城嶧化集團化工廠停業整頓,處罰2萬元。
據介紹,山東省近年積極開展小流域污染綜合治理,發展循環經濟,積極引導企業開展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并利用價格杠桿,啟用市場機制建設污水處理廠,使山東省轄淮河流域的污水處理廠數量由2000年底時的1座增加到今年6月底時的13座,使水質得到不斷改善。在今年7、8兩月對山東省轄淮河流域監測的18個目標斷層中,優于V類的達13個,占72.2%,其中9個斷層已達到規劃目標水質,占50%,COD指標均值和氨氮均值都處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V類水質范圍,沂沭河干流基本實現水體變清,局部水環境質量不斷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