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造紙工業形成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環渤海三大造紙產業集群,并已成為廣東、浙江、江蘇、山東等省的支柱產業。產業集群對我國造紙工業規;F代化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其也將面臨水、原料等資源日益緊缺的不利局面。如山東人均占有水資源為344立方米,為全國人均占有量的六分之一,山東造紙工業用水卻要占全省的47%(2003年耗水4.3億立方米),且今后又要受到國家征收水費大幅提高的影響;山東麥草資源近兩年已顯得緊缺,2003年麥草價格每噸高達600元以上,且質量差,盡管許多企業到外省收購,但加大了生產成本,降低經濟效益。
為使產業集群健康發展,除必須做好市場優勝劣汰自然淘汰機制外,還要加快形成政府政策干預的淘汰機制,包括政府有關部門出臺的環保政策,鼓勵企業搞生態紙業、提出建設生態環境更高的要求。為解決造紙產業集群帶來的資源緊缺,除提請政府有關部門在審批大型造紙項目時,必須結合當地實際,對原料和水做好充分的考慮外,造紙行業還必須要做好原料的生態循環使用。生態循環使用是指林紙結合大循環和廢紙回收利用小循環兩方面。然而目前我國前者還只停留在理念上,原因是前期種植的造紙林還沒到砍伐時間,且育林面積有限;后者也未步入正常渠道,尚需要做更多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