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黃河寧夏段出境斷面主要污染物COD(化學需氧量)實現穩定達標,年排放總量已由過去的17萬噸左右,消減至目前的8萬噸左右,黃河寧夏段水污染防治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國家自動監測站監測數據表明,自去年以來,黃河寧夏段出境斷面主要污染物COD排放濃度一直控制在國家四類水質標準之內,較以往提高一個水質類別,COD排放總量消減量達7萬多噸。特別是今年3月份以來,黃河出境斷面水質COD濃度控制在國家規定的三類水標準之內,個別時段已達到二類水標準。
一直以來,影響黃河寧夏段水質的污染源主要是黃河沿岸40余家造紙企業排放的大量廢水,其中主要污染物是COD。記者從寧夏自治區環保局了解到,自2000年以來,寧夏通過“一控雙達標”活動,對區內年產5000噸以下的20家小造紙全部進行了取締,而限額以上的化學制漿造紙企業,目前已有5家實施關閉停產,其余15家化學制漿企業,已全部建成污水處理設施并安裝COD自動監測裝置,實現24小時監控。
目前,西北最大的造紙企業美利紙業集團通過技術改造,將企業每年1800萬噸經處理達標的造紙廢水經管道輸送,已全部用于林紙一體化基地的林木灌溉,減少了寧夏工業廢水排放總量的近30%。寧夏自治區環保局污控處處長趙勇介紹說,隨著環保部門對造紙企業監管力度的加大,黃河寧夏段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總量將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消減。今后,寧夏對黃河水污染防治將加大生活污水和農業面源污染的治理,特別是消減氨氮等污染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