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我們就生產了10萬多只‘不求人’竹制品,以每只0.65元的出廠價銷往義烏,再由義烏出口東南亞等國家!8月8日,衢江區大洲鎮東岳竹制品廠廠長吳云龍相告,停辦造紙廠后,現轉產竹制品加工已初見成效,實現月產值7萬多元。
兩個月前,大洲鎮關停了12家竹造紙企業,全鎮范圍內的竹料腌塘也實行禁腌。關停、禁腌后,竹農如何增收?大洲鎮政府利用現有的毛竹資源,引導竹農做好毛竹轉產文章,對原有的竹造紙企業實行轉產規劃。原竹造紙企業——滄洲造紙廠是鎮里最早實現轉產的,今年4月,業主吳云龍投資60萬元,在大洲一村征地2畝,搗毀4個能腌40萬斤竹料的腌塘,建起了廠房,加工生產“不求人”竹制品。
我們在廠內看到,幾十個村民正忙著將毛竹切片、刮節,操作緊張有序!吧a一只‘不求人’要經過切片、刮節、壓刨等16道工序!眳窃讫埥榻B說,廠里已解決30名村里的富余勞動力,每位熟練工月工資600多元。為保證生產,他還自備了一臺24千瓦的發電機。
為鼓勵竹農投身家庭毛竹加工業,大洲鎮政府出臺了優惠政策:凡從今年4月22日起至10月底購置破篾機、拉絲機的農戶,分別給予購機額10%和每臺拉絲機500元的獎勵。“我們村里已新增6臺破篾機。”殿邊村村支書傅樟喜說,村民宋榮生今年5月初投資5萬元購來3臺加工機器,新辦了一家竹制品加工廠,現已投產。
目前,大洲鎮已新辦家庭毛竹加工戶10多戶,購進破篾機、拉絲機40多臺。原竹價格也從原本的每50公斤19元賣到了22元。
“我們全鎮共有6萬多畝毛竹林,只有做大做強竹制品加工產業,才能真正解決竹農增收問題!贝笾捩傉傞L陳根錫說,今年鎮政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毛竹加工龍頭企業。6月份,已引進2家竹制品企業,其中福建老板唐忠友投資300多萬元創辦的衢州市亨雅竹業有限公司,不僅解決了一些家庭毛竹加工戶半成品的銷售問題,還吸納了50多名村民上崗就業。
同時,鎮里還邀請林業部門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到漁倉、板固、外焦等村舉辦毛竹豐產培訓班,讓廣大竹農掌握毛竹豐產培育技術,促進毛竹的增產和竹農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