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首頁新聞中心商務中心價格行情數據中心紙業搜索紙業社區服務中心
新聞中心首頁
國內 國際 財經 環保 企業 印包 專題 分析 參考 直播 視點 紙業行 圖片
 

新聞紙反傾銷“日落復審” 再贏五年好時光

2004-08-10 閩北日報
 

  7月3日,包括福建南紙股份有限公司的12家國內新聞紙生產企業針對加拿大、韓國、美國的新聞紙行業提出的反傾銷措施一案終審獲勝,我國將繼續對原產于上述三國的新聞紙征收反傾銷稅,期限為5年。這是中國新聞紙行業首次在反傾銷期終復審案中取勝,也是新聞紙企業叫板國外公司的一個開頭。

  7月的南平,驕陽似火,今年的夏天又出奇地熱。

  但南紙總經理助理、銷運處處長陳桂興的心情卻十分的舒暢:今年的6月30日,商務部發布2004年第30號公告,決定對進口到國內、原產于加拿大、韓國、美國的新聞紙繼續征收反傾銷稅,實施期限為5年。至此,我國新聞紙產業在中國的首例反傾銷措施期終復審案中取得了勝利。作為南紙的總經理助理,陳桂興感慨“這樣的結果來之不易,為產業健康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時間”。

  “1997年10月,在中國《反傾銷和反補貼條例》頒布后,包括南平紙業在內的國內9大新聞紙廠向國家有關部門提出對美國、加拿大和韓國的進口新聞紙進行反傾銷調查申請,從而展開了我國對國外產品的首例反傾銷調查。”陳桂興在辦公室里向記者講述了幾年前那次轟動全國的維權歷程:1997年12月10日,外經貿部正式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1998年7月9日,外經貿部發布初裁公告,認為美國、加拿大、韓國對中國存在傾銷,并對國內相關產業造成損害。外經貿部決定,從1998年7月10日起,對原產于上述三國的新聞紙實施9%到78%不等的反傾銷稅,確定保護期自1998年7月10日起為期5年,也就是到2003年7月10日終止。去年,國內12家造紙企業又向新成立的商務部提出對這三個國家的新聞紙進行反傾銷再調查。在經過一年調查期后,今年的6月30日,商務部發布2004年第30號公告,決定對原產于加拿大、韓國、美國的進口新聞紙繼續征收反傾銷稅,實施期限為5年。

  反傾銷初裁:贏得五年調整期

  1996年是國外新聞紙瘋狂進入中國的最高峰年。1995年我國新聞紙進口量才4.7萬噸,1996年猛增到35.6萬噸,達到了國內總需求量的40%!耙话銇碚f,如果進口同類產品的數量占到國內需求量的10%,即為臨界點,如果占到15%,則為威脅點。而當時進口量達到40%,使得國內新聞紙行業面臨嚴峻的形勢!币晃粎⑴c當年反傾銷的上市公司人士說。

  5年保護期,為國內新聞紙企業調整結構、擴大規模、提高競爭力贏得寶貴的時間,中國新聞紙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1998年7月份開始實行反傾銷措施后,當年新聞紙的進口量就從1997年的45.34萬噸跌到23.64萬噸,2000年再跌到22.4萬噸。進口新聞紙得到有效遏制,原先使用進口紙的用戶逐漸轉向用國產貨。有關人士介紹,采取反傾銷措施后,原受沖擊的南紙開始長足發展,1998年5月4日,南紙發行7000萬股A股,募集資金3億多元,為公司進行大規模的技術改造奠定了基礎。1999年12月,南紙5號紙機投產,年增生產能力18萬噸。2000年投產一年產量就達到15萬噸,達產率83.3%,超過了歐美同類型紙機的先進水平,投產第二年產量就超過了設計生產能力。2002年滬深兩市5家以生產新聞紙為主業的上市公司中,南紙綜合指標排名首位。

  更重要的是,通過反傾銷訴訟,中國企業意識到了自身技術設備與國外的差距。在5年的保護期,覺醒的國內新聞紙行業部分企業奮起直追,不惜巨資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1999年12月,南紙引進國際上先進的三抄機,年增生產能力18萬噸;2001年5月,黑龍股份一臺新紙機建成投產,年增生產能力18萬噸;2001年10月,山東華泰股份一臺紙機建成投產,年增生產能力16萬噸;2002年1月,武漢晨鳴紙業一條新聞紙生產線投產,年生產能力12萬噸……“目前國內新聞紙行業的先進設備,大部分都是5年保護期內購買的!蹦霞埖墓ぷ魅藛T告訴記者。而就在上世紀90年代初,年產十幾萬噸的設備還是中國新聞紙行業所不敢想象的。

  同時,一批民營企業也迅速發展起來,達到了相當規模和實力,例如晨鳴紙業、華泰股份等上市公司。

  “日落復審”:國內企業再打反傾銷牌

  在國際貿易領域,反傾銷措施的期終復審俗稱“日落復審”。當年對新聞紙的反傾銷調查是中國反傾銷調查第一案,自然此次期終復審也就成為我國首次反傾銷“日落復審”。

  5年保護期一晃而過。如果國內企業在保護期結束前不提起反傾銷的再調查,就意味著將一下子失去保護,在維權中長大的新聞紙行業當然不會這么傻。在2003年7月1日,商務部發出2003年第28號公告里,作為申請人的我國12家企業認為,如果終止反傾銷措施,原產于美、加、韓三國的進口新聞紙對中國的傾銷行為可能繼續或再度發生,傾銷行為給中國新聞紙產業造成的實質損害可能將再度發生。關于傾銷繼續的可能性,申請人認為在5年的反傾銷措施實施期間,三國對中國出口新聞紙數量、金額下降,但是存在繼續傾銷。關于傾銷再度發生的可能性,申請人認為在我國反傾銷措施實施期間,第三國政府也應其國內新聞紙產業的申請,對原產于加、美、韓等國的進口新聞紙進行反傾銷調查,如果我國終止反傾銷措施,加、美、韓三國很可能采取低價傾銷的策略向中國出口被調查產品。在損害繼續或再度發生的可能性方面,申請人認為自采取反傾銷措施以來中國新聞紙產業狀況有所好轉,但仍然很脆弱,易受進口產品沖擊和損害。如果終止反傾銷措施,涉案國傾銷進口的產品,可能造成中國新聞紙產業銷量減少、產量被迫降低和國內市場價格被壓制的結果;使易受損害的國內新聞紙產業狀況惡化;進行技術設備改造的大量投資,將無法得到回報。

  原南紙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林一亭認為:“洋紙在國內的沖擊造成大量的新聞紙廠無法正常運行,處于半停工狀態,對此進行投訴還是可以的。反傾銷不延長的話,對國內的新聞紙生產必然會造成很嚴重的傷害。”

  最終裁定:再贏五年“好時光”

  從近年來國內造紙產業的發展來看,自1997年對美、加、韓采取新聞紙反傾銷措施后,整個造紙產業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全球信息化并沒有使紙品的消費量下降,相反世界紙的產量仍以年2%到3%的速度增長,信息科學的發展帶來了對紙的新品種的需求,也令造紙板塊未來發展前景依然值得給予良好的預期。

  在進行新聞紙反傾銷的同時,國內同類產品質量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目前,代表國內產業申請反傾銷期終復審的12家造紙企業,其新聞紙產量之和占全國總產量的7成以上。據有關部門的測算,中國新聞紙消費市場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到2005年,國內市場消費量將達到300萬噸左右,和國內同類產品的供應量基本持平。

  同時,令陳桂興欣喜的是,今年國內新聞紙市場十分看好,預計南紙存在著供不應求的趨勢。

  其一,在進口廢紙、煤炭等原材料價格上漲,新聞紙產品售價下降的兩頭擠壓下,去年行業效益全面下降,市場有效供給有所縮減。像東北4家主要造紙企業,只有延邊石硯一家生產基本正常,湖南岳陽紙業新上項目增加了生產輕涂紙等利潤相對豐厚的文化用紙,江西紙業甚至于今年6月陷入窘境。但國內新聞紙需求依舊旺盛,據統計,2003年中國新聞紙消費量達260萬噸,預計今年增幅將超過10%。

  其二,今年新聞紙進口量比去年大幅下降。去年國內進口新聞紙約35萬噸,而今年1-5月份僅有2萬多噸,全年預計進口量不過10來萬噸。業內人士分析,這是由于國外新聞紙產業整合,以及今年歐洲杯、奧運會等國際大賽頻頻等因素促成供求關系變化,新聞紙國際行情看漲,導致進口量減少。

  面對多方沖擊:中國企業何時長大

  第一個5年保護期確實給我國企業帶來喘息的機會,但令人遺憾的是只有少數企業抓住了機遇,大部分老企業卻因盲目擴大產能,競爭激烈而相繼陷于困境。當年提起反傾銷訴訟的九大企業如今有的倒閉、有的被兼并,挺過來的也大多不景氣。8家以新聞紙生產為主業的造紙上市公司中,已有2家公司:吉林紙業、江西紙業,因連續2年虧損被ST處理,而這2家公司都把虧損的原因歸結為新聞紙市場的供過于求。

  更糟糕的是,中國的新聞紙發展本來就存在先天不足,因為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新聞紙消費量實在微不足道。像我省每年的新聞紙需求量為5萬噸左右,和南紙28萬噸的年預計產量,還有不小的差距。美國每年人均消費新聞紙45千克—48千克,日本每年人均消費新聞紙32千克,全世界每年人均消費新聞紙也達8千克,而2002年我國人均年消費量僅為1.42千克,還不到世界人均消費量的五分之一,更不能與美、日相比。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進口新聞紙被反傾銷稅擋在門外的同時,包括韓國在內的一些國家開始在中國國內投資設廠。據統計,在2002年國內造紙業中,“三資”企業數量雖然僅占8.1%,但銷售收入和利稅總額卻已占到30%以上。同時,俄羅斯、日本、北歐國家、印尼等向我國出口的新聞紙產品數量也開始逐漸增加。

  長期以來,由于地區部門分割的影響,國內新聞紙企業沒有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企業規模無法和別人抗衡、新聞紙生產成本較高、整體技術裝備還遠遠落后于國外,這是我國新聞紙企業的三大“軟肋”。面對跨國紙業集團的沖擊,造紙企業將面臨兩種選擇:要么發展其在特定地區、特定產品品種上的優勢,走差異化路線;要么橫向聯合,做大做強,否則,就只能面臨最終被擠出市場甚至破產的命運。保護期畢竟是短暫的,而且僅僅是針對三個國家,想靠保護永遠占領市場無異于坐以待斃。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相關報道:
南紙意欲在廈門投資新聞紙項目
新聞紙企業反傾銷終審獲勝
澳大利亞:全民總動員回收新聞紙
上半年經廣東口岸一般貿易新聞紙進口大幅下降
打贏反傾銷案,新聞紙業仍需加強競爭力
新聞紙行業首次反傾銷取勝 江西造紙業得良機
熱點推薦
昨日證監會的一紙罰單卻揭開了這位“全流通明星”的真實面目——在1998年到2000年3年的時間內,銀鴿投資連續多次做出虛假財務陳述……
服務中心
會員服務
歡迎投稿
圖片新聞
帝賢B近期走勢圖
 
 
公司簡介 | 本站動態 | 服務條款 | 版權條例 | 免責條款 | 聯系方式 | 公司招聘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00-2004.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紙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