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首頁新聞中心商務中心價格行情數據中心紙業搜索紙業社區服務中心
新聞中心首頁
國內 國際 財經 環保 企業 印包 專題 分析 參考 直播 視點 紙業行 圖片
 

人大代表李建華:人民重托比天大

2004-08-04 人民網
 

  “責任與生命相伴,盡職盡責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責任有多種,能夠盡到社會責任的人才是高尚的人。我所渴望的,就是做一個盡職盡責的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李建華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自1985年當選為鎮人大代表開始,李建華從最基層一直當到全國人大代表,在履行代表職務的過程中,他的責任感也隨之不斷得以升華。正是憑著不斷升華的責任感,李建華率領華泰人不但締造了物質文明的華泰,而且締造了精神文明的華泰,而正因為精神文明的力量,使華泰的物質文明得以步步輝煌,在短短20幾年間,從一個原來僅有兩排土廠房,一臺由國營企業淘汰的小紙機,50萬元固定資產,50萬元產值的小造紙廠,發展成為集造紙、化工、印刷、熱電、商貿、林業、物流等多種產業,擁有職工8000余名、固定資產60億元、年創產值31.3億元、利稅5.6億元,先后獲“全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等150多項省級以上榮譽的全國上市公司100強企業!李建華也贏得了數不清的榮譽,在這些榮譽面前,李建華始終保持了清醒的頭腦和本色的自我。他認為“人大代表才是最值得驕傲的,因為這充分體現了人民的信任!”

  談起李建華,熟識他的人們就會由衷地伸出大拇指,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一位跟隨他一起創業的老職工說到動情處忍不住哽咽的說不下去!40多歲的錚錚鐵漢居然在一屋子人面前潸然淚下……

  “自古忠孝難兩全。在家庭與事業的天平上,他把砝碼放在了事業一邊!”--華泰職工如是說

  李建華是1976年被選派到大王鎮造紙廠擔任車間主任的,作為家境困難,剛從黃土地中走出來的他,十分珍惜這個工作崗位。當時,全廠僅有一臺落后的1092紙機,而且面臨著嚴峻的內憂外患,小小的造紙廠,時時有被擠垮的危險。為了企業的發展,他既當管理員、指揮員,又當一線工人,帶領職工推漿、背草、背煤、裝車、卸車,拼死拼活、沒白沒黑,哪里有困難哪里去,哪里有問題哪里去,一心撲在廠子里,一門心思干工作。為了廠子的發展,他憋足了氣,鉚足了勁,拼上、豁上干,而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他經常說:“金錢不是萬能的,人關鍵要有一種精神,一種拼搏奉獻的精神。”

  1983年,他出任造紙廠廠長,特別是當選為大王鎮人大代表后,李建華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組織的希望,大伙的重托,使他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每天早晨提前一小時進廠挨個車間、崗位、角角落落轉一轉,記早晨筆記,發現問題,馬上解決;晚上回家前,記晚筆記,回顧當天工作,總結經驗,制定明天工作計劃,每次出差回來,不管是寒冬酷暑,還是風雨交加,即使天再晚,也始終堅持先到生產第一線了解生產情況。在事業心、責任感的驅使下,他連吃飯、睡覺都想著廠子、關注著廠子的發展。

  有誰能想到,28年中,李建華卻僅僅在家中呆了不足8個白天!他的兩個孩子直到上小學四、五年級,對爸爸還是陌生的。孩子們極少見到他,他不是出差在外,就是夜間值班,或是在生產一線研究措施改進設備,提高產品質量,連續一個月不回家是常事。即使回家,也都是晚上9點以后,早晨五六點孩子們還沉睡在夢鄉之中,他已踏上去工廠的路了。以前,他家有責任田,妻子是國家教師,教課之余回家耕田種地、侍奉老人、撫養孩子,異常辛苦,一個女人支撐著一個家是多么不容易啊。1988年春節,岳父患病打針,妻子也患重感冒打吊瓶,他也正病了,在廠里輸完液,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時已是晚上8點多,兩個孩子和母親已等了很久了。母親責怪他,妻子委屈地哭了,看到這情景,他眼睛濕潤了……

  建華是個大孝子,他每天早出晚歸,無法侍奉老人,都是賢慧的妻子在家照顧。但是,每次回家,他都先到母親的屋里,同她拉拉呱,說幾句話,然后才回到自己的小屋。回來晚了,母親睡下,就敲敲墻,讓母親知道自己回來了。但是,令他至今悲痛、遺憾的是母親離他而去時,他卻未能同母親講上一句話!1991年農歷7月的一天,當他得知母親患了腦血栓而匆匆趕回家時,母親已經離他而去……

  對他人、對工作極其負責的他,卻沒對自己的家人盡到應盡的責任!

  “每一級領導干部都是下屬的一面鏡子,當領導就是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要求別人做的,自己必須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

  華泰集團發展的是一種“鏡子文化”。李建華時時處處以人大代表的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把人民的信任作為動力,把抓班子、帶隊伍,創造物質文明的同時,創造精神文明,作為黨和人民賦予的重托。他說“辦企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只要解決了人的問題,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而要解決人的問題,第一要以情感人,第二要有制度保證!痹谥贫纫幏都s束的前提下,李建華堅持用無聲的行動凝聚職工的思想,使華泰人始終如一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上下擰成一股繩,拼搏奉獻求發展。

  28年中,他沒有星期天、節假日、病休日,病了打針都是在辦公室,邊打針邊工作;感冒到公司醫務室拿藥,都自己交錢,有時忘帶錢,就寫個條子,自己找時間再去還上;公司沒有專車,逢事派車,上下一樣,常常一個方向去辦不同事的領導和職工同乘一輛車。他不吸煙、不喝酒、不喝茶,除非有客戶,從不到宴會上就餐,需要陪客人,則以水代酒。公司有自己的賓館,他去吃飯、午休也沒人會說什么。但他堅持同職工一起排隊買飯,晚上加班晚了,就到食堂吃點東西,自己刷卡。和他熟悉的職工對他說“這么大公司的老總加班吃點最簡單的飯還拿錢,人家聽說了笑話!倍麉s說“家財萬貫,還不是一日三餐?上行下效,凡事就得帶好頭!

  2000年9月28日,華泰股份上市后的第二天,李建華帶領幾名副總從上;貋,途經淄博時已是晚上9點多了,一名副總提議找家好點的酒店吃頓晚飯,順便慶祝一下,可李建華堅決不同意,最后還是在一個小飯店隨便吃了頓飯,共花了48元錢!我想,飯店的老板怎么也沒想到,這花48元錢吃飯的7個人就是剛剛上市融資10億元的大老板們!

  他出國多次,從沒有公款做過出國服裝,從沒有借機旅游;出差從沒有住過超出規定標準的房間,從沒要過出差費,從沒用公司的錢買水果、飲料;有時考慮到公司形象,不得不住好一點的賓館,就住最便宜的標準間。通常他們幾個人出差四、五天的費用還不如同樣情況下別的公司出差一天的費用高。

  他一直拿同副手一樣多的工資,這些年上級獎給他個人的獎金達100多萬元,他從沒拿過一分,全部交公或捐助希望工程等慈善項目;1996年初,一位老熟人找他批條子買點舊管焊爐子,他批完條,就跑到財務科交了20元錢。前幾年,侄子違犯廠規,他苦口婆心做通了大哥大嫂的工作,堅持讓侄子退了崗。有人這樣評價李建華“他的腦子里,連個人、名利、地位的影子都沒有!”

  李建華對自己如此苛刻,然而當職工患病時,他卻親自找到大夫說:“只要能治好病,盡管用好藥,別考慮花錢多少!笨偸怯密囻R上派,錢不夠用公司先墊上。不符合公司規定范圍內的,帶頭發動捐助。

  28年中,次次民意測評,無論是上級還是本公司,他的優秀票都達99%以上!

  無欲則剛,有容乃大。李建華的所作所為極大地感染著全公司的干部職工。一位副總在日記中這樣寫到“建華在家,公司再大的事也是小事;建華不在家,公司再小的事也是大事,出現失誤,我們就對不起建華!”

  在李建華的帶動下,全公司干部職工,28年來無一人走上犯罪道路,無一人擅自私用公車,無一人私拿公司一點東西,沒發生一次打架斗毆事件,即使在春節期間也無一人酒后上班,全公司8000余輛自行車、摩托車從無一輛在公司內丟失;干部職工出差、開會,都是完成即回,即使會上安排游玩,也是能不參加就不參加。用職工的話說“李總都這樣做,我們在外面玩于心不安!”

  公司占地4000余畝,區域內綠樹成蔭,繁花盛開,綠油油的草坪成方連片。而花池內、路邊上、角落里卻找不到一點紙屑雜物……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里居然沒有專職綠化和清潔人員,所有花草樹木的栽植和各個區域的衛生都是干部職工義務勞動的成果!

  在公司的廉政室里,四壁貨架上煙酒、服裝、鐘表、瓷器、灶具、海產品……琳瑯滿目;翻開任何一年的“廉潔事跡登記臺賬”,都會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人名,上交的禮品禮金,小到幾本臺歷,一塊手表,一支鋼筆,大到上萬元現金,都登記得清清楚楚。僅2002年公司登記的拒賄和上交的物品、現金就近100萬元。

  李建華說“東西不在多少,是交上來還是拿回家,卻是個原則問題。正因為這樣做,這些年我們保護了一大批領導干部!

  “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為全人類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也給中華民族帶來了無限榮耀。但今天我們與世界造紙強國卻有不小的差距,我們華泰人有責任產業報國,造福社會,重振中國造紙業輝煌!”

  李建華說:“報效祖國是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崗位不同,報國的方式不同。作為一名人大代表,一名企業家,我的方式就是立足造紙,做大做強企業,為國家創造更多的利益,在造紙業上為國爭光。因此,我認為我們的競爭對手不是在國內,而是在國外。我們必須具有世界眼光!”在他的帶領下,華泰人上下團結,凝心聚力,拼搏奉獻,開拓奮進,以令人驚服的工作效率創造了輝煌的業績:

  從立項考察到安裝投產,60天上馬衛生紙機,40天使所產衛生紙達到出口標準,闖入國際市場;

  “十八勇士下江南”僅用8個月的時間就拆遷、搬運、安裝、投產了無錫造紙廠用5年時間投產使用的200米/分1760萬噸紙機,創造了令人稱道的“華泰速度”!

  投資3億元,擴大熱電,增上150噸/天連蒸連漂、160噸/天堿回收和現代化2640紙機,四個項目同時動工,只用了一年零三個月就全部投入運營,發揮效益;

  20萬噸新聞紙項目電纜安裝,15根電纜,本來花一筆不小的款項雇安裝公司,工期需20多天;而700多名華泰人卻用自己的雙手冒雨僅2天就完成了!不算雇安裝公司的錢,僅提前工期一項,就創出了1000多萬元的效益!前來參觀考察,偶然經過的國家某大出版社社長見此齊心協力、號子震天、憾人心魄的壯景,忍不住嘎然停車開門下來,冒雨站在工地邊凝視良久,由衷地慨嘆“這種場面,我幾十年沒見過了。從這個場景,我體會到了強大的凝聚力和集體主義精神,真正理解了華泰精神的內涵!”

  ……

  正是憑著這種昂揚向上、追求卓越的“華泰精神”和李建華那被外國專家譽為“獨到的中國式管理”,華泰集團由小到大,由弱到強,資產、產值、利稅象“滾雪球”一樣連著跟頭往上翻,以令人贊嘆的速度擴大發展。僅2003年以來,就有60萬kw熱電機組項目、全省第一家依托企業建立的陸路口岸項目、30萬噸APMP林紙一體化項目、45萬噸銅版紙項目相繼啟動。目前,華泰集團新聞紙產能居全國第一位,行業第一家掛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行業第一家建立企業陸路口岸,成為造紙行業第一個中國馳名商標……《新財富》對其評價“華泰:最具實力與成長性的公司”,《財富周刊》評價它是“中國競爭力最強的企業之一!

  華泰集團的發展目標是,到2005年,造紙年生產能力達到12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80億元;到2007年,實現銷售收入120億元。逐步形成一個以高科技產品的研制開發、生產經營、技術服務為主導,集科、工、貿于一體的高起點、多元化、外向型,國際一流的大型現代化企業集團。

  李建華用他那獨具的雄略眼光放眼世界,用“站在華泰看世界”的氣魄指揮著“華泰集團”這艘中國造紙業的旗艦在國際市場的海洋中劈波斬浪、一往無前!

  “企業不只是追求經濟效益,更要創造社會效益。”

  追求利潤最大化,幾乎是所有企業的制高主題。但在李建華的思想里,這一表述是不完整的。因為,在他的內心深處,自己永遠是人民的兒子,是美麗的黃河三角洲養育了他。從這片沃土走到全國、邁出國門的這位黃河三角洲的優秀兒子、杰出企業家和全國人大代表,他深邃的目光卻看得很遠很遠……

  為了當地經濟的騰飛,為了使家鄉的子孫后代涌現出更多的人才,李建華義無反顧支持家鄉的教育事業。不管是教育經費的交納,還是教育集資,李建華從不含糊,總是第一個帶頭。據不完全統計,僅最近幾年,華泰集團無償捐助辦教育的資金就達192.5萬元。

  不僅在教育上如此,當地幾次修公路,他們都出錢、出物。在其他方面也是盡其所能,積極給予支持和幫助。2000年,在東營市助殘募捐活動中,華泰一次性捐助10萬元;98年夏,我國長江、松花江流域發生特大洪災,華泰集團帶頭第一個向災區捐款捐物,共計折價125萬元;2003年,為支持抗擊“非典”捐贈50萬元財物;……

  為國分憂,為政府解難,在李建華看來是改革年代社會主義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1995年,擁有100多名職工的廣饒縣木器廠陷入困境。在縣領導的協調下,李建華決定予以幫助,不少職工不贊成,李建華就做思想工作。他說,我們有義務為社會盡責,我們的困難再大,也應該向比我們更困難的人伸出援助之手。不久,華泰集團就給縣木器廠撥去100萬元扶持資金,并接納了30名木器廠的職工。

  1997年6月,東營市化工廠和東營市新華印刷廠經營不善,1000多名職工面臨下崗。這又激發了李建華的社會責任感。他認真分析了這兩家企業的情況:化工廠生產的燒堿是公司造紙的原料,用量占到其總產量的40%以上。如果兼并,既能擴大華泰集團的規模,又能為政府分憂,產品還有銷路,更能徹底解決化工廠職工生活問題;兼并印刷廠后可以進一步優化公司的產業結構。他征得職工同意,兼并了這兩家企業,接收了兩廠所有的債務。5個月后,兩廠都扭虧為盈,盤活了2.5億元的國有資產。“效益是錢,環保是命,我們不能要錢不要命。”

  李建華說:“發展經濟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作為人大代表,我必須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不論花多少錢都要治理污染!”

  在華泰,即使在廠區都看不到污水臟物,聞不到一絲異味。難怪世界知名環保專家、原全國人大環境資源委員會主任曲格平兩次視察華泰后感慨地說:“在華泰,我看到了中國造紙業的希望!”

  為了這個“希望”,李建華帶領華泰人孜孜以求了多少年。早在1987年,李建華就開始尋求解決造紙污染的方法。當時,世界上對治理草漿黑液污染都沒有成功的技術,李建華就請來勝利油田和石油大學的技術人員共同研究,先后進行了長達7年的探索。1994年我國有了黑液處理成熟技術的消息一傳出,李建華就迫不及待地使華泰成了全國造紙行業污染整治的首批試點單位之一。1995年以來,華泰集團先后投入5億多元,陸續上了國內同行業運行最早、規模最大的100t/d、160t/d堿回收污染治理項目,其中堿回收開創了我國草漿堿回收成功投運的先例,作為樣板工程向全國推廣,吸引了全國十多家同行企業前來參觀學習。

  在此基礎上,為徹底根治黑液污染,李建華又帶領企業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增上了100000m3/d中段水處理項目,從而使華泰集團廢水排放徹底達到了國家規定的二級排放標準。盡管華泰每年都要投入一大筆運轉經費,但李建華認為:為給子孫后代留下碧水藍天,投入再多也值!>

  為著腳下的土地,也為著企業的長遠發展,李建華考慮的是如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早在“九五”期間,他就已著手進行造紙速生林建設,目前已發展到30萬畝。到2005年,計劃建成60萬畝速生林基地及配套30萬噸機械漿廠,形成紙業、林業、農業互為依托的“生態鏈”。

  2002年初,華泰工業園被確定為全國第一批、同行業第一家環保生態工業園區……

  “人大代表是職務,更是信任和責任”

  擔任人大代表,李建華從鎮到市、省、全國代表,他當了個遍。他認為人大代表不僅是一個光榮的職務,更是人民群眾的信任。他始終認為董事長責任重大,人大代表責任更重大。

  他經常深入基層進行調研,體察民情,傾聽群眾呼聲,及時把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反映上去,并發揮自身優勢帶頭抓落實。李建華說:“每次全國人代會前,是我最興奮、最忙碌的時間!本艑萌珖舜笏拇螘h召開前,他為寫一份關于輻射污染管理的議案,連續兩天兩夜沒合眼。會議期間,他聯合31名代表提出了“關于加強輻射環境管理的議案”,引起了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已于2003年6月28日,經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3次會議通過并頒布實施。近年來,隨著廣饒縣經濟的快速發展,地下水開采量越來越大,地下水位逐年下降,直接影響到當地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李建華經過縝密思考,并請專家進行論證后,在東營市五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提出了“北水南調”實施“引黃濟廣”工程的建議。這一目的明確、措施具體,針對性、可操作性極強的建議很快被采納并付諸實施。目前,這一工程已初見成效。廣饒縣是工業大縣,但產品運輸和出口制約了企業的發展,針對這一情況,他又提出了建設“陸路口岸”和“興廣鐵路”兩個建議。有關部門經過論證后,認為實施這兩項工程十分必要,切實可行,但由于資金投入大,難以實施。當他了解這一情況后,主動提出由華泰集團投資,市場化運作,F在,陸路口岸已經投入使用,興廣鐵路也已啟動。

  李建華認為人大代表不能只是為人民群眾代言,更要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為群眾致富盡心盡力。作為一名企業家代表,就有責任發揮企業的龍頭帶動作用,讓鄉親們都富起來。經過充分考察論證,他決定利用黃河三角洲土地遼闊、蘆葦資源豐富的優勢,建立自己的蘆葦原料基地。目前,已發展到20萬畝,農民年獲得直接經濟效益6000余萬元。他還著手籌建速生林原料基地,到“十五”未,使速生林面積達到60萬畝,可為群眾增加收入近7億元。他說:“什么時候農民富裕了,我也就心安了!

  “既然人民信任我,就要不辜負人民的厚望,對得起人大代表這個職務!边@是李建華對代表職務的深刻感悟。正是憑著人大代表的責任感、使命感,李建華為了中國紙業的振興,為了中華民族的宏偉大業,在不懈地追求著……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相關報道:
另辟蹊徑謀發展——訪華泰股份董事長李建華
李建華當選為東營市慈善總會副會長
以信息化推動國際化--訪華泰股份董事長李建華
李建華當選為2003年度中國漿紙風云人物
李建華登上《企業管理》雜志封面人物
李建華等50位山東名人檔案被省檔案館永久收藏
專訪:中國創業企業家李建華與魅力華泰
熱點推薦
目前,造紙板塊中的各股都處于歷史低位,已經跌無可跌。同時,造紙板塊這幾年也沒有什么大的表現,具備了上漲的條件,很有可能成為黑馬股……
服務中心
會員服務
歡迎投稿
圖片新聞
“廠牌”被砸以后。(攝于8月1日)
 
 
公司簡介 | 本站動態 | 服務條款 | 版權條例 | 免責條款 | 聯系方式 | 公司招聘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00-2004.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紙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