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一度陷入困境的焦作市造紙、水泥行業在關閉了一大批規模小、效益低、污染重、工藝落后的企業后,不僅沒有走向末路,反而因騰出了環境容量,使得一批規模大、效益好、環保達標、工藝先進的項目得以上馬,重新煥發出了勃勃生機。
受工業結構的影響,長期以來,焦作市水污染和大氣污染一直比較嚴重,造紙和水泥是對焦作市污染最為嚴重的兩個行業。從2002年年初起,焦作市相繼出臺了出境水斷面與財政掛鉤、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暫行規定、水污染防治工作責任追究等一系列重大舉措,并開始實施大規模的環境污染綜合整治。截至2003年年底,全市共關閉年產1萬噸以下造紙企業85家,關閉年產2萬噸以下規模草漿生產線19條,每年減少廢水排放量3000萬噸,減排污染物化學需氧量1.5萬噸。到今年年底,焦作市還將關閉14家造紙企業化學制漿生產線。2002年至今,焦作市關閉了城區北部沿山地帶水泥生產企業11家和焦作堅固水泥有限公司三分廠,城區每年減少水泥生產能力130余萬噸、粉塵排放量3000余噸。
一大批小造紙和小水泥企業的關閉為一批生產工藝先進清潔、附加值高的造紙、水泥重點建設項目順利上馬騰出了環境容量。目前,總投資60億元、年產60萬噸高檔印刷紙的焦作市造紙行業龍頭瑞豐紙業有限公司林紙一體化項目正在緊張建設中,一期工程年產15萬噸楊木化機漿生產線預計明年6月底投產,投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4.9億元、利稅6100萬元。焦作巖鑫水泥有限公司日產7500噸水泥熟料項目、焦作堅固水泥有限公司日產5000噸水泥熟料項目、永青水泥公司日產2500噸水泥熟料項目、中晶實業有限公司日產1000噸水泥熟料項目等一批用清潔的大型懸窯代替污染嚴重的小型機立窯的水泥項目也紛紛上馬。
“關小促大”不僅使焦作市造紙、水泥行業產業結構得到調整優化,實現了規模擴張,也有效地改善了焦作市的環境質量。環境監測表明,2004年1~6月份,焦作市4個省定水質責任目標斷面達標率為83.3%,較上年同期提高65.4%;市城區二級天數達標率為57.1%,較上年同期提高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