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出臺了新的行業質量標準,對印刷質量提出更高要求,這就對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通過這幾年實踐,筆者認為,只要熟練掌握機器性能,了解機器結構,將機器調整到最佳工作狀態,及時發現和處理運轉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改進不合理結構,國產設備完全能夠印出符合新標準的印品。
單張紙膠印機的改進
安徽新華印刷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購進一臺北人產YP4A1對開四色機。在幾年使用中,操作人員通過熟悉機器的性能和結構,改進不符合質量要求和不方便操作的機構,及時調整套印超標情況等措施,使機器印出了符合新標準的印品,方便了操作人員的操作。
1.裝版銷的改進
原機器的裝版定位通過兩只帶手柄的定位銷完成。裝版時,操作人員須將兩只帶手柄的定位銷插入版夾的定位孔中,按照定位銷的位置在印版上剪出兩道寬8mm、長15mm的槽口,再將印版對準定位銷,插入版夾,緊固版夾螺絲,最后拔出定位銷。
新機器運轉不到半年,一次夜班時,由于操作人員在裝版時不慎將機器正點車.使兩只帶手柄的定位銷從結合部位打斷,慌忙中操作人員又將機器反點車,斷了的定位銷夾進了壓印滾筒和橡皮滾筒之間,損傷了兩滾筒表面,導致被迫停機維修。
為確保此類事故不再發生,技術人員根據進口設備的版夾定位原理,在每組版夾定位銷上加工了兩只定位銷緊配合,這樣在換版時只需將印版插進去,緊固版夾螺絲即可。改進后無論是正點車還是反點車都沒有問題,使用至今操作方便、效果良好。
2.下擺牙軸的改進
YP4A1的下擺牙軸是由無縫鋼管加工而成,表面硬度低且不耐磨。新機器使用一年,就出現紙張交接不穩定、開牙時間不正確的現象,影響了印品質量。經檢查,牙軸表面磨損最多的部位直徑相差0.5mm。裝拆更換一次牙軸,熟練的操作人員也要兩三天時間。
技術人員根據進口設備牙軸的材料結構,將40號鉻鋼鍛打調質加工后.表面鍍上0.2mm的硬鉻,將其磨削加工至所要尺寸。既保證了牙軸具有足夠的剛性,又保證了牙軸的表面耐磨性,保證了最終生產質量,裝機后使用至今效果良好。
安徽新華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鄭文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