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前中國國內紙漿市場現狀:
自2003年夏季以來,國內市場紙漿價格、尤其是漂針漿價格在經歷了非典時期的混亂和低迷后,開始逐步回升,并于2004年春節前后出現了價格驟升的局面。與此同時,國內漂闊漿市場由于供應相對充足,總體價格相對穩定,與漂針漿的價格差距不斷拉大,并受漂針漿帶動而呈漲勢。
二、成因及影響因素
1、當前局面形成因素:
A、國內方面:自去年春天非典發生以來,國內造紙廠及主要供應商出于對當時經濟環境的擔憂及對后期發展情況的不明朗判斷,紛紛減少了各自手中的庫存及后期訂貨,從而造成了當時市場價格的快速下滑及期貨定單的減少,在非典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國內造紙行業對木漿的需求開始回升,國民經濟步入高速發展軌道,新增需求增加,而國內現貨一時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市場價格不斷上漲,此時的漿價也已達到近幾年的高位,部分國內貿易商及工廠基于風險考慮不敢輕易訂貨,而外方供應數量也沒有明顯增加,從而形成了國內紙漿價格不斷上揚的局面。(2003~2004期間國內各主要工業原材料幾乎都出現價格上漲的跡象)
B、國際方面:自去年以來,美元匯率不斷下降,加拿大元、歐元匯率相對堅挺,從而使得美元價格不得不連續上調;而國際能源價格、運費價格不斷上調,美國經濟也擺脫疲軟,逐漸步入正規,需求增加,而同時期市場供應能力并沒有明顯增加,所以上述因素也導致了紙漿美元價格的不斷上揚。
C、歷史及規律性分析:從國內造紙行業發展的歷史規律來看,幾乎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律在里面,就是“十年一波大行情,五年一波小行情”,如95~96年,漿價、紙價均曾有過一次狂漲,當時漿價甚至達到¥10000/噸,而99~2000年,漿價也曾沖高到¥7000以上價位,時光荏苒,進入2003~2004年后,紙漿市場價格有可能因應歷史規律而進入新的一輪好行情。
2、影響因素:
對當前市場來講,有以下幾個影響因素可能對未來市場的走勢產生影響:
A、紙價能否同步上漲?國內成品紙價格已經長期處于低位,此次因應漿價上漲,各品種成品紙均已實現不同程度的調漲,其中以高檔紙最為明顯,紙漿畢竟是造紙業的主要原料,漿紙互動,才能形成齊頭并進的良好局面;
B、外方報盤情況及供應量:當前價格的不斷提升,除了國內市場的因素外,也有外方成功控制產量及出貨量、維持市場平衡的功勞,只有供需平衡,才能維持市場的健康發展;
C、國內紙廠需求變化:隨著漿價逐步走高,國內眾多中小造紙企業將由于成本因素不得不考慮其它代替原料,如國產漿及草漿等,所以一旦漿價漲勢嚴重脫離紙價,造成需求銳減,則價格將難以得到有力支撐;
D、后期港口到貨:中國是典型的現貨市場,而后期(一、二個月內)港口到貨的數量則將直接決定屆時的市場價格,如果后期港口出現大量且集中到貨的局面,則市場價格面臨風險;
E、各供應商心態及策略:雖然中國進口漿的貨源國很多,但也相對集中在一些確定的公司(漿廠)手中,這些公司均有操縱或影響某一市場的能力,比如加拿大月亮、智利銀星、俄羅斯伊利姆、印尼小葉、巴西克魯茲等,一旦其中某家因個別因素采取了令人意外的市場策略,也將造成市場波動。
三、應付對策:
當市場風險達到一定程度時,必然出現大浪淘沙的局面,許多中小工廠及中小貿易商將因為自身抵抗風險的能力有限,或者貨源問題而陸續出局,剩下的將是大廠(用戶)和大公司(供應商)建立合作的局面,而作為一個具備一定規模的紙漿用戶來講,在市場緊張時與相對實力較強的公司密切聯系,才是保證自身用量、避免供應鏈中斷的最佳方案。
當前國內經營紙漿的公司眾多,但規模、實力達到一定規模(年經營30萬噸以上)的公司屈指可數,且各公司各有千秋,所經營的品牌差異較大,作為紙漿用戶,當選擇自己最必需的品牌供應商建立密切聯系,以保證用量。同時密切關注市場動態,正確分析市場走勢,以減少市場風險,實現最大利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