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首頁新聞中心商務中心價格行情數據中心紙業搜索紙業社區服務中心
新聞中心首頁
國內 國際 財經 環保 企業 印包 專題 分析 參考 直播 視點 紙業行 圖片
 

四川環保部門和造紙企業解析污染問題根源所在

2004-07-26 四川日報
 

      今年是四川省環保史上的多事之秋,僅在沱江就造成兩起重大的水污染事故———川化大量氨氮水外排,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19億元;不到兩個月,仁壽縣東方紅紙業超標偷排漏排造紙廢水,造成沱江資中段死魚4萬多公斤,直接經濟損失89.7萬元。

    事故發生后,社會輿論紛紛指向企業及環保部門,一個更為關鍵的問題擺在人們面前:怎樣才能有效地、從源頭上控制污染?

    帶著這個問題,記者從6月底到7月中旬,走訪了眉山市的幾家造紙企業和環保部門。在采訪中,記者深深感到,要真正治理住污染,科學的態度和社會責任感是萬策之源。

    眉山市環保局副局長郭才文認為,一味強調經濟發展,缺乏對環保的統籌和安排,有時甚至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發展,這是造成對環境破壞的重要原因。

    以科學發展觀解決環保問題,首先要有一批掌握環保先進科技和知識的人才隊伍,但現在環保隊伍的素質卻令人擔憂。據統計,眉山市、縣(區)共有環保人員170多名,而學環保專業的大中專畢業生只有16人,不足10%。重點污染企業較多的東坡區環保局沒有一個人是學環保專業的,丹棱、彭山兩縣環保局也沒有人是學環保專業的。

    缺乏必要監測手段和設備。全市有9家年產1.7萬噸以上的造紙企業,其中5家分布在東坡區,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大大小小企業3200多家,該區環保局只有24名工作人員,就連一臺COD快速檢測儀都沒有,更別提廢氣、噪音等檢測設備了。對污染情況也只能憑肉眼判斷,缺乏科學、準確的執法依據,難以令被處罰的企業信服。該區環境執法大隊竟沒有一臺執法車輛。

    對污染企業處罰過低,缺乏威懾力。按照有關規定:省、市、縣對造成污染的企業罰款最高限額分別是20萬、5萬和1萬元。郭才文算了一筆賬:以一家年產1.7萬噸的紙廠為例,如果不治污的話,1噸紙就可以節約500-600元,按每年只生產10個月計算,一年就可以節約治污費850萬元。省、市、縣環保部門即使是同時每月處罰一次,10個月共罰款260萬元,這樣企業還是有“賺頭”。所以,一些企業寧肯被罰款,也不肯治污?上驳氖,有關部門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去年底,國家環保總局對地方環保部門的罰款限額予以取消,適用環保法、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的規定。

    現行環保體制還有不科學的地方。環保部門做了監管、檢查和督促職能以外的事。眉山西城紙業有限公司2003年5月投資1140多萬元上了一套治污設備,今年4月在申請試運行時,有關部門認定治污工程不完善,不能制漿?偨浝砝畋虃b說,當初的治污設計方案是經有關部門層層報批上去的,沒有人說方案不完善。工程完工了才說不合格,我這1000多萬不是打水漂了嗎!

    沱江污染的慘痛教訓給政府和企業上了一課。

    治污不僅僅是生產企業的事情,同時需要全民的參與、監督。眉山市環保局、經貿委制定了違法、違規排污行為的有償舉報制度,對舉報者給予2000-50000元的獎勵。

    今年5月,洪雅縣關閉了6家造紙企業和13家“地條鋼”生產企業。此舉使該縣每年減少1000萬元的稅收?h領導卻說:不這樣做對不起人民群眾,對不起子孫后代!

    眉山豐華紙業投資7000多萬元,上了一套目前世界上較為成熟的堿回收技術設備。在試生產階段,環保部門進行了連續的在線監測,該廠的COD、BOD等各項指標都遠遠低于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有關專家為豐華紙業算了一筆經濟賬:如果年生產能力達到5萬噸,一年可回收燒堿1.7萬噸、蒸汽26萬噸、硫化堿8000噸,價值1000多萬元。

    人民群眾希望有關方面真正落實科學發展觀,盡快補上對環境的欠債。

(《四川日報》記者王青山)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相關報道:
安徽省環保局暗訪滁州治污 10家企業全部超標排污
大慶市環保局檢查 兩家不法排污造紙廠停產
江蘇環保新成果:紙漿污泥等工業廢料變成優質肥料
環保總局對造紙等企業推廣“清潔生產”
鄭州市環保局公布5起典型環境違法案件
環?偩志珠L:淮河污染反彈是由多種原因引起
西安進行環保專項行動 造紙廠成整治重點
熱點推薦
晨鳴紙業通過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有效融合,異軍突起,被業內譽為“晨鳴現象”,中國造紙協會秘書長趙偉為此專門接受了筆者采訪……
服務中心
會員服務
歡迎投稿
圖片新聞
利樂公司傳播事務總監楊斌女士(前排左3)代表公司領獎
 
 
公司簡介 | 本站動態 | 服務條款 | 版權條例 | 免責條款 | 聯系方式 | 公司招聘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00-2004.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紙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